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0918群聊内容的思想精华摘要与深度剖析
2024-09-18

1. 关注内容的价值与差异化

精华:
在自媒体和内容创作中,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的独特性和差异化。内容创作者必须深刻理解自己的受众,明确自己的价值主张,从而通过差异化的内容吸引特定的用户群体。

剖析:
这表明成功的内容创作者不仅需要掌握创作的基本技能,还需要具备市场化思维。不同的受众群体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兴趣,内容创作者需要通过对受众需求的理解,提供有针对性的内容。差异化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如独特的观点、创新的表达方式或特定的价值观输出。只有在内容上形成鲜明的特色和风格,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2. 从需求出发设计产品与服务

精华:
要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首先要明确用户的具体需求和痛点,然后根据不同的用户类型进行产品和内容的匹配与优化。

剖析:
这一点强调了“以需求为导向”的产品设计原则。所有成功的商业模式背后都离不开对目标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理解用户的需求、痛点和目标是设计有效产品的前提。产品和内容的设计应该从用户需求出发,满足他们的真实问题和期望。更重要的是,需求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因此产品和内容也应进行多样化的组合,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3. 长期主义与过程思维

精华:
在内容创作和个人成长中,要有“做一年看三年,做一年看十年”的长期思维。重视过程的积累和优化,而不是单纯追求短期的结果和流量。

剖析:
这是长期主义的体现,即关注长期价值的积累,而非急功近利的短期收益。长期主义要求创作者保持持续的内容输出和质量提升,同时不断积累经验和优化方法。过程思维能够帮助创作者在面对短期挫折时保持心态平衡,不被一时的成败左右,通过不断的改进和优化,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

4. 付费社交与人际关系的经营

精华:
付费社交是一种有效的破冰和建立关系的方式,尤其是在与不同层次、不同价值观的个体互动时,付费社交可以帮助快速建立信任和连接。

剖析:
付费社交的本质在于将人际交往看作一种投资,通过付费的方式来缩短建立信任和关系的时间。这种策略特别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资源差异较大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付费打破层级壁垒,快速获得对方的注意和信任,从而建立更紧密的关系网络。同时,这种模式也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长尾效应”:虽然多数关系可能不会立即产生回报,但只要有足够多的投入,最终会有关键的关系带来突破性的收获。

5. 知识的加工与创新表达

精华:
知识和内容的核心在于不断创新和加工,通过不同的形式(文字、视频、图文等)来吸引和保持受众的注意力。

剖析:
这是关于内容创作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将原材料(即基础知识和信息)通过创意和表达的创新,转化为高价值的内容产品。不同形式的表达(例如文字、视频、语音)能够满足受众的不同偏好和消费习惯。因此,内容创作者需要具备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并根据不同的媒介特性进行灵活选择和组合,才能最大化内容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6. 利用热点和人性需求创造流量

精华:
通过利用热点和人性的基本需求,创造吸引流量的内容入口。热点是一种新鲜的“原材料”,要懂得如何将其加工成有吸引力的内容产品。

剖析:
热点作为一种市场中瞬时产生的关注点,其本质是一种短期的“注意力红利”。通过巧妙地将热点与自身的内容主题相结合,可以迅速吸引眼球并获得流量。然而,热点内容必须与长期的价值主张保持一致,避免因短期流量牺牲品牌或个人的核心价值。同时,还要结合人性需求,如好奇心、认同感、危机感等,增加内容的感染力和转化率。

7. 自我成长与迭代思维

精华:
自我成长是一个不断迭代和反思的过程。要敢于否定自己、挑战自己,不断通过新的学习和实践进行自我升级。

剖析:
迭代思维强调在实践中不断试错、总结和优化。个人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续的探索过程。通过反思和复盘,我们可以识别出自己的盲点和不足,然后通过学习和实践进行改进。这种思维模式要求个体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变化时保持开放和灵活,既能接纳失败和不足,又能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和成长机会。

8. 选择合适的赛道与深耕

精华:
在内容创作和商业发展中,选择合适的赛道至关重要。一旦确定赛道,就要深耕细作,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分散精力和资源。

剖析:
赛道的选择决定了未来的成长空间和方向。合适的赛道应当与创作者的兴趣、能力、资源和市场需求相匹配。选定赛道后,要在其中不断精进,通过深度的内容和服务吸引特定用户群体。同时,避免在多赛道中分散精力和资源,而是在一个赛道上精耕细作,逐渐建立起专业性和权威性。

总结

这次群聊记录涵盖了多个核心思想,从内容创作、产品设计、长期主义、社交策略到个人成长方法等,提出了大量关于如何在自媒体和内容创作中取得成功的建议。通过分析这些思想,我们可以看出,成功的关键在于对价值的深刻理解和持续投入,合理选择赛道与用户需求匹配,不断通过创新表达和付费社交建立信任和连接,并始终保持成长和迭代的心态。


prompt:

你站在关注者的角度上看待“关注”的问题,倒是我之前没有考虑到的。

系统应该不会,我觉得一方面是我确实有擅长和不擅长的,那写那些不擅长的东西自然就吸引不了关注。另一方面,关注的人也会看你的历史文章,一看清一色是技术文还不错,可能就关注了。

专业类的账号不用纯看流量,用户的粘性都会比较强

但符合你号调性的,并且写的好的文章,你的粉丝互动和点赞会更多,那么系统推荐也会更好。这可能是间接导致系统倾向的原因。

我也是[破涕为笑][破涕为笑]原本我也想写剖析啊、分析啊、那种特别深的文章,然后发现阅历不够写不出来,写出来的很浅[捂脸]刚开始写作就是围绕自己擅长的写,后来释怀了,因为猫老师说: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体验,基于生命体验去写文字,一下子就不纠结了

粘性确实还行,不过也在掉。我大概三四万粉丝的时候,均阅读就 5000,现在 10w 粉了还是 5000。然后广告行情也没原来好了,我的号原来广告阅读比是 1,现在已经 0.5 都不到了。

你在原始时期就有积累粉丝的账号,平台就基本不给你推荐流量了

这个精辟了,我也是发现,写的时候很痛苦很别扭,根本不能长久。先让自己写着舒服才是关键,舒服的基础上,再把文章写好,让读者喜欢,就厉害了。

嗯好像确实很少了,不过写的特别好且有趣的文章,确实推荐几率会大。

最好是,蹭上了热点,写的又专业有趣,但这个就难了

我有篇技术文章,被推荐了最后 7w 多阅读,涨粉 2000 多。另一篇是个水文,也被推荐了,涨粉就 10 个不到。

7万多阅读涨2000多这个转化率非常高了

对,现在我也在慢慢适应推荐机制下的涨号方式,有的时候思维还停留在之前了。

为什么有账号迁移这个动作?目的是什么?

这个历史背景就很长了[破涕为笑] 要追溯到 18 年公众号突然禁止了新账号开通留言功能的时候[破涕为笑]

总之就是我的号是个体户公众号,绑定的个体户注销了,我需要换绑个新的个体户,按腾讯规定需要迁移才行。大部分公众号应该都是个人号,不会遇到这个问题的。

对,公众号主体不能换,只能一个号迁移到另一个号,就出现了这些事

看了您的号专业文很牛 粉丝粘度+转化都会更好 我自己的第一个号也类似 粉丝不多 但转化和复购多 从公众号写到现在一直跟 出一个产品拿下一个产品

唐韧 和我一样来自同一个老东家,是产品出身,写书+自己创业,做垂类用户,主要是产品咨询、训练营、用户人群的星球,变现很狠,也许您可以参考看看。

方便问下您的这些服务,付费人群的,流量来源主要是来自哪里么?收入情况大概是怎样的?

去年底出来,企业咨询几十万、训练营6月开始做的十几万、读书会是反哺以上的小W(专栏是在职时候写到现在的小W)

我没啥流量,在职写的文都很佛,纯粹为总结提炼分享但也聚集了粉一直跟着,所以去年就一篇也没怎么掉粉。今年开始常更才有2篇过万。

我的组合是:tob企业在线下,基本靠自己开发+朋友介绍,下一步是看看协会和圈子;线上是社群+星球+直播传播,训练营是很快跑通的优先选择~

@闪客 觉得你的内容受众要思考一下,还有你到底能解决谁的问题。那在选题上面就会有更好的思路了,我结合之前我分享的copywriting这本书里说的内容,我应用一下关于流量模型。

赛道是编程,那你要会有编程基础的想进阶的人,还是高手,希望有个更好的科技和技术交流的平台(社群),还是希望更多的人从0开始学编程。

这是决定了你流量池大小的基础,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单选题,而是侧重点的不同。

那你根据这3类人群的不同,你的选题,你的内容就是不一样了。

比如最大的人群一定是不会编程,也没想过编程的人,那这一定是比有需求,会编程的人更大的流量总池,那你就需要制造需求,让没有想法的人看了你的内容心中埋下了一个锚点。那你就不能讲编程的事,要讲一个会编程的人的故事。

比如说失业这个词,现在失业形式有多严重?在上海早晚要失业。用这种故事去让别人认识你到是编程的,你可以说别人失业的事,最后说有一种人不怕失业,编程的这群人,理由,观点,结束。那这就是你的流量口。

当别人认识你之后,并且发现编程有这样的好处,或者能解决什么问题,你能给他们解决什么问题,这就是第二个内容策划了。

用户有了需求,就有痛点,渴望解决痛点,那根据不同类型的用户会有不同的痛点。

比如不会编程的,怎么无痛学习,快速掌握,甚至变现。会编程的有什么痛点等等

比如标题是:新手学编程如何10天内变现,大量自媒体人都开始学编程了,所有学编程都需要避免的5个学习误区,每个在想学编程前要知道的事,5个学编程的快速捷径,即使你现在零基础

从而还可以考虑选题的角度,比如编程是可复利的行为,那就可以通过致富角度去写,也可以从育儿教育的角度去让父母意识到孩子学琴棋书画没有用,早点培养孩子学编程才能出人头地,用孩子的前途去讲,利用人性的趋利避害的心理。

从而产品的设计可以是多样但且单一的。多样指的是零基础,进阶,高级。单一是产品越简单,越容易打磨。

最后思考,你教别人编程到底可以做什么,结果是什么?赚点外快,还是做好一个螺丝钉,还是发家致富?还是利用编程来协助某个行业?(比如做排版设计,赋能自媒体博主)

以上是个人的建议,而我觉得多结合AI,利用编程的基础,搭建一些产品,赋能自媒体电商,博主,或许轻松点,客单价也能更高点。那这就是你的能力+编程到底可以做什么事,提供什么价值。如果上不了这个纬度,那就是一个教别人学会一门技能的老师,那就走不了高大上的了。

然而感觉可以不光是公众号,知乎或许也是一个很好的获客渠道。而写作是一个撬动你编程这件事的一个系数,一定要重视,你做编程的,应该秒懂我所说的系数这个意思,你的编程能力只是你的基础值

利他也是利己的一个过程,最近自己也在琢磨是不是做个知识星球和知乎回答回答各种问题[破涕为笑]

@鼬 非常感谢!一个字一个字看完了,很多内容和分析确实是我的号最致命的一点,很大的问题就是我受众不清晰,一会儿想要高逼格写一些技术干货,一会儿又想要扩大自己流量池写一些小白入门,一会儿又想着讲自己的故事。

上周看了另外一个社群的内部直播,其实就是卖课的,看完就知道卖不出去产品,我给力他一份销售建议,其实也是copywriting这本书里面先学的理论,正好自己运用一下,之后这个博主在这周五重新直播了一场,立竿见影的发生变化

我最近在学习AI制图,然后就发现一个痛点。市面上的课程都是教你怎么商用,就业的。可我就一个需求,然后让我去系统化的学习,我怎么学?那些课程都是针对失业,想就业,想做副业的人,还包分配什么的,可我没这样的需求,我的需求就是学习某一个点,你让我花几千,上个百节课不适合。

而编程我也想学,我唯一一次想学是因为我想搭建AI工作流,好像需要点编程知识,以及GitHub好像是一个有很意思的网站,可我完全不懂,那个网站我看都看不懂,最多用用有些开源已经搭建好的,让我自己搭建环境,我直接cmd那边就把我劝退了,比如前几天一个开源的语音配音大模型,搭建的时候需要一个cmd命令来看自己显卡一个参数来安装不同的一个插件还是什么东西,我命令过去直接报错

还有一次就是想学点爬虫技术运用采集资源,其实这些都是运用层面的事

人的驱动力一定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现了更高级更好的好处,才会去系统化的学习。为什么做博主成长很快,因为要不停的倒逼自己,可大多数人是不会倒逼自己,那就是要解决痛点,从而解决的路上去深入学习

你的文其实就是产品,它吸引不同的人群,要对人群进行拆解和匹配更结构的产品。


1、TOB

也许有想找你做企业技术团队编程的这就是TOB咨询你的客户是企业家、企业技术团队负责人(参照唐韧是产品,我的是企业经营管理,我们这一层的用户都是TOB),这一块的定价一般都不会低,你要先亮出来而后告诉有需求的客户们


2、TOC

学编程用编程的,也许有初阶中阶高阶。

最快捷是做线上,比如编程人员的1对1咨询、陪跑(3-12个月,我给我们领域里在职的HR给过产品建议出了陪跑咨询、他陪跑部门负责人岗位的一年12888)、单课、训练营、企业线上培训等

也有长期主义的线下,参考唐韧的线下产品经理训练营。


3、场景类的比如举例我的例子读书会,吸引的是读书的企业家 创业者 和学习成长的人

我女性成长情感博主[破涕为笑]不过在转型了,想退到幕后,做商业创业副业的内容。现在的规划是未来的产品是一个是写作,一个是拆解产品,分析,评估,实操,然后把这个打包进小报童,市面上的拆解我觉得不够深入,看问题不够透,所以我觉得这或许对我来说是个弯道超车的优势,而且我更愿意去免费分享核心的内容,付费的重点是后补车票,当然我这种方式不适合大多数人,因为我本身是付出型人格。所以我是觉得知识是用来传递的,而不是教的。能教的是思维方式,而最值钱的产品应该是社群。就比如这个社群的含金量,至少我进了几十个社群,我觉得万元的含金量都没这个群里大家分享的多,况且国内的盗版是各行业的问题,知识付费其实是很难的

我还是觉得情感类现在在公众号属于一个好赛道,没有什么大头部,一般做流量主的这些工作室和散户也开发不出来产品。情感话题也是永恒的话题,读者有瓜吃就有流量,有需求有转化

推测你的技术人员多?成长类?我分析过我的用户:HR居多。

分析他们的需求中,转型BP(一个角色)的需求高,所以就推了角色的训练营,传导怎么做好这个角色。

内容就是:角色理解与认知、路径、练习

而后这个跑通 再出一个训练营 就裂变持续

如果你有大量知识,做一个专门的知识星球沉淀你的知识也行,里面包含你的付费文+其他比公众号更高点的知识。这种运营最简单。一个人能搞定。我就是星球/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抖音这些自媒体,和 咨询 培训 读书会都一个人做,职场出来10个月

情感赛道的问题是交付。人有情感问题需要咨询或者付费,通常都希望马上解决问题。

那情感赛道最赚钱的,在挽回,捞男人钱,嫁入豪门也算一个吧

这是我一直不想去碰的东西,在我看来,需要挽回的底层逻辑是自身价值问题,而捞男人钱是眼光短浅。那正向的引导就是自我提升,可你现在痛苦的要死,或者你面前有个男人很有钱你想变现,你和他说,你要自我学习,自我提升个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的,她愿意付费也找别人去了。而嫁入豪门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做的事,可被各种博主拿出来做割韭菜的镰刀了,其实说白了,以上三大板块,核心变现都是贩卖欲望,给与希望。我其实是擅长解决问题的,所以在做转型

真希望你做成功,我也是在想要解决问题。总是看到太多贩卖焦虑的,搞得大家其实更加退缩了,要不就是更想依赖了。

真的是搞得环境太差了,有的博主甚至定义这是作恶[捂脸]

可是就像猫老师文章说的,解决问题,完成成长必然要触痛伤口,这个怎么也绕不过去的。

你一年要赚1000万,怎么做?

一个帐号一天做300容易不容易?一个月就是一万,一年12万,那一个号通过流量主,或者小量的内容,做到一个月5000-10000其实不难的

那我有100-200个号达成这样的体量

一年就有一千万的利润

200个帐号,一天每个帐号136,就可以了

那剩下的就是技术层面的难题,1,怎么搞那么多帐号。2,怎么生成内容

其实这就是做mcn公司企业的逻辑

生成内容,其实核心的一个方法就是,知识你可以理解为是原材料。不同的方式去加工,就能有新的流量,无非就是加工的方式

举个例子,最早的心灵鸡汤,是不是就是一段文字,之后加工方式变成了一个图片+语音,再之后,是视频+文案+配音

内容还是那些内容,只是加工方式不断的在换

你越低级的加工方式,就是你路边摊卖,你加工方式越高级,那你可能就是米其林餐厅

而AI是增加生产力,降本增效的方法

那我只需要把加工这个环节跑通了,然后就去复制就行了

我的学员来我这里,不是来给你造梦的

中国10亿+人收入不超过5000

我每个月带你做副业,你提供一个帐号给我

我给你多赚1000香不香?

在这个过程中有优质的人,那也可以赋能,这就是大流量口里筛选的过程

相当于素人账号分发

其他的交给数据,赛马筛选

这件事难的是0-1,而1-10的裂变会巨快

举个例子,一个5线城市宝妈,我帮他一个月增加500-2000收入,他都会很开心。同时他还有他的亲戚朋友

一个人跑出来了,会影响带动其他人的积极性和驱动力

这是一开始我就预判到的,因为人性就是这样

一开始抱着试试的想法

慢慢看到别人有苗头了,自己的投入就会加大

人是很容易被身边的事影响的

从大道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渡人的方式,但比讲道理有用的多

这个逻辑没毛病,

重点是内容生产和强执行。

做内容分发,就撇去需要学员的强执行,

只需要用AI辅助内容生产。

然后就是博概率

这就是我对自己的人生事业最后的规划了,干成了就干成了,干败了我继承家产躺平了

其实我3年前准备做情感账号,一开始就是情感只是我流量切入点,以及做这件事的切入点

讲了那么多,其实我分享的不是自己要干嘛。而是知识的加工

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牵[旺柴]

不管哪个博主,他表达的观点,其实早就有了,只是可能有更新颖的角度

写作能力也是一种加工方式

做成演讲稿,做成视频,做成图文都是一种加工知识的方式

原材料是取之不尽的,关键是在于你如何去加工成美味

你加工的不好,就是路边摊的里脊肉,你加工好了,就是麦当劳的麦乐鸡块

很多人都说追热点,用我的角度来看,热点就如同于菜市场里今天刚到的一批新鲜的海鲜

这海鲜你拿来怎么做这道菜,就是你加工的方式

就是如此简单的逻辑

这样再去看看,口播视频做的好的人,是他们的表达力和镜头的表现力。图文笔记做的好的是他们精美的图片制作,公众号做的好的是他们的写作能力

这就是他们的厨艺

因为每个博主都是大量的输入,你理解为去市场进货

输出就是你这道菜做完的展现

同样的食材,不同厨艺,就是天壤之别

小红书批量分发很容易进入增长裂变贼快

疗愈 搞笑 也是这个时候稀缺的一种情绪价值[握手]

我也这么认为,纯净这个词好,你的感知力很强/:strong,要是有那些,就破坏“氛围”,整体像是被割裂了。

我自己看文章是这种感觉,要是我们的广告艺术性很高的话,还好一些,不然我就会“回魂”[汗]

搞笑不少,但是我觉得做得高级的不多,还把搞笑博主累抽抽了[恐惧][捂脸]

确实 智慧级别的叫幽默[握手]

其实感觉可以多关注些 10+ 大号,看多了也总能有点启发

分享:今天看到的

文章被系统推荐,是根据文章频率来确定的,而不是根据时间频率

比如7篇文章,日更有两篇爆了

分两天发3+4,也是两篇爆

分一个月发,还是两篇爆

这是一个人分享的,经过矩阵号跑出来的,可以参考

不是一个月2篇,1个月发100就爆得多,发30就少,发7可能没有,这样子,这是针对新号的,最好今年的号,主要是说推荐的,不是说文章内容质量

这本书的方法很值得练习写作,我试了两天了,一次半小时,打出2000多字。很适合用这种方式引导自己内部的创造力跟价值

对于不善于发现自我价值,或者写作薄弱的伙伴可以去试,就是噼里啪啦敲键盘,标点都不要

30年前的书,在漂亮国都是小学写作课本好像,我们才发现,真是相见恨晚

很多人其实对读书 还是比较魅化的

其实读书社群也是好做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不过我给他们的定位只是让他们感受到流量怎么来的,账号怎么做的,调动积极性和认知

而且做海外书有个好处

客户全是老外

他们的知识付费意识很强

不过这只是一个赛道,我分了好几个赛道在测试

是我对读书会理解不对么,周围我了解到的读书会,都是一次四五十块钱一起读本书[捂脸]

[强]主要服务项目呢?是带着一起读书还是分享你读书的心得体会?

我的收费逻辑很简单

费用只是社交行为

如同请我吃个饭

平时有什么问题,困惑,可以有个人问问,把把关

我是精读12本(很多人不会选书),每个月一本,提供思考清单(很多人不会读书),而后也陪读。这样会略重,好处是自己也读,也能多向输出。现在看的赛道多了在看25年的形式怎么设计。

然后有什么福利,我会在这群里发布

比如带学员做小红书

比如做mcn公司找投资,当然找投资我是4999的社群里找

有人打印思考清单出来读书

付费社交,悟透这四个字

《和你读同一本书的有缘人》

群里有个大佬ip 付费进群也没说过话

[捂脸]真的 到了头部之后都是付费加社群 就呆着也不说话

公众号这里 这个大佬矩阵应该有几十万粉丝了

在迪斯尼宣布前的一年,有一次我有幸参加了一个大佬的饭局。当时管迪斯尼这个项目的某大佬就在饭局上和我的另一个大哥朋友说了局,你去青浦什么地方买几套房子吧。当时酒后就这样一句话。我那大哥事后就买了11套。一年后迪斯尼宣布,然后拆迁,资产翻倍

而我这个大哥和这个领导认识相处6年,逢年过节烟酒没断过,平时那个体制内大佬要什么帮忙,服务也没停过,但我这个大哥从来没开过口要干嘛

花了6年的时间,这一笔瞬间赚了3000多万

而我这个大哥,他的社交圈里这样的大佬有几十个

他对每个人都这样

付出,不求回报,最终都有开花结果

特别是和体制内打交道的人都明白,这种级别的人,和你相处都是有防备心的

靠时间,靠付费,靠做人搞定关系

换位思考,有个人来问你行业的问题,你的同事来请你帮忙,给你买个奶茶咖啡,过节送你个月饼蛋糕的,你会很开心,这个是情绪价值

你的帮忙也会更热心,更有责任心一点

这就是人性,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

可大多数人没这个意思,觉得朋友之间不就是互相帮忙的嘛

可朋友这个关系最开始是怎么建立的呢?特别是2个水平,段位,价值不同的2个人

那付费一定是最快最有效的破冰方式

这也是中国人所谓的人情世故,“你有空吗?请你吃个饭”

可现在的人忙的很,谁有空吃饭,谁没饭吃呢

所以这个“饭”不是重点,重点是付费

顶层人聊的都是利益,是价值交换

底层人反而喜欢搞些无用的社交关系

那你就是冤大头本头了

大多数人的问题是在意点对点的计算

我对你付出,我看看你回报没有

没有,我亏了 ,我冤大头

10个没有,我亏了,我超级冤大头

100个人没有,我就是傻逼

其实不是这样算的

1000个人里面,你这样换来一个欣赏你,高层次,高段位,高修养的伯乐

那你付出的1000个人的动作,换来这样一个人是值得的

就和你买1000个股票,你不能单看一个股票

看总账的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也要有识人的能力

这个就跟做内容一样的 正常人理解做一个视频就赚一个视频的收益  实际上是发了1000个视频都是0收益 最后发了一个视频爆了 顶上过去几万个视频

可识人的能力就是付出过程中实践检验真理

在人际关系中有个概念

就是人分为3种

索取型,互利性,付出型

索取的人就是永远在消耗和掠夺自己的资源,那最终人际关系会走到头

互利性就是我给你点,你给我点,大家互惠互利,这样的人天花板不高

付出型就是到处给,就是在索取型眼里的那种傻逼

底层人都是索取型

可是付出型最终他是不断的在积累资源

然后爆发的

同时付出是最好的筛选,也是主动权在自己手上

那我举个例子,方便大家听得懂

你是一个女生,你认识一个男生,见面就很大方,给你花个几万块甚至十几万

然后你是索取型,你就会觉得我拿的理所应当

你是互利性,你也会给一些反馈或者回馈

那这个男生在付出之后,他其实能迅速判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你们的关系的主动权从来不在你身上

而因为付出型是到处在付出,所以他的选择权更多

我有个项目,分别给了3个人

其中1个人不干,一个人混,一个人拼命干

我再把3个人的资源全部给到拼命的那个人

那到底谁损失了呢?

@鼬 我是这么理解的,付出的越多,所以他有更多机会选择,本质上是在过滤

其实付出型是最大收益

还有一个隐形的好处

我真心付出,别人是感受得到的

那我也会吸引更高阶层的同类

那我有难的时候,同类会伸出援手

高位者都是付出型,但是这种付出随时可以收回

那这样的人的资源会越来越好

只不过大多数人做不到付出型这种人格

因为你付出的过程中,你会计算得失

而真正付出型是不算的

所以去算,还是互利型人格

我之前有个大哥是服务雷军的,处理雷军的政府关系的那种

有一年春节前和我说

雷老板每年春节前,会有无数人来送钱,他投的项目分红

可雷军自己都忘了他投资过这些项目

有一次一个项目的分红是2000万

雷军就说,你就给团队所有人分了吧

这里面说明了什么

雷军很多的投资不是在投资项目

而是在投人

我根本不在乎你的成败,我也不在乎你的分红

我要的是人才

换位思考,你今天做个项目,有人给你钱让你发家致富,财富自由,你一辈子忘不了当初投你的那个人

对于不差钱的人来说,这种投资才是最大的价值

手下的兵决定了将的高度

很多人改命,可能真的就是因为别人的一句话

比如安妮当时对小杨哥说,你试试反向带货

有了这句话,才有了三只羊的今天

那你说这句话值多少钱?

前段时间还有个模仿科比的主播

也是评论区的一句话,一个人在评论区发了个照片,说求高人指条路

然后听话做了,直播间10万+

确实[破涕为笑][破涕为笑]我加猫老师微信的时候,我的账号像我的电子日记本,内容一个字:乱。


猫老师说:你试试专门写猫呢?

补充一句。

没资源的人先不要考虑与人相处,先考虑投资学习和提升自己,选一个适合自己的赛道深耕。

其实跟u哥分享的人情世故是一样的底层逻辑,大多数人付出学习的过程,都会计算短期回报率,能速成的只有运气,这是规律。普通人成功一次就会认为是自己的实力,殊不知是偶然的运气,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了。积累小胜慢慢成就大胜,更适合每一个普通人。

群主说的对,我说的是付费社交。还有一个叫付费学习,这个社群其实就属于付费学习的过程中也因为付费社交了

我的留言区有太多这种一次性成功的人了

付费社交是一个杠杆,是你的系数。而学习是你的基础值

回到刚刚说的读书群,我想了一下,我感觉我的读书群和别人的区别在于,我不是找书给大家分享,而是我根据我的学员的需求,我告诉他去看什么书,当下最应该学的是什么。因为我本身洞察人的能力很强,这或许是我读书会和别人的读书会的价值区别吧,所以你们要做社群的,把自己的优势搞明白就好了,加强你的优势

是这样的 我现在也觉得 自己没有结果之前 社交都很难 自己没有价值很难互换啥的 即使你付费了 但价值太低了

我有个前老板,亚马逊跨境电商挣了一笔, 然后黑天鹅事件,公司关门了。 想验证一下自己当年不是运气而是实力,然后又接着搞搞亚马逊跨境电商,1年把过去几年的钱都陪进入了,还 负债了。 个案分享一下, 对我触动挺大的

99次都可能是运气,别说只是一次,究竟还得有自己的核心力量,否则泼天的富贵只是压力

每个人都是一个宝藏, 需要一把钥匙, 而这边钥匙可能是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建议,这个建议可能是他看到了你自己的闪光点和可能性,让你自己也看到,然后你用自己的优势去行动,发挥最大的势能

今天在群里我又学到了[强]

曾经非常苦恼为什么自己在一个阶段赚不到钱

为什么别人看起来还不如我,但是收入比我高


沉下心里深耕了一段时间发现,人跟人看起来都一样,是看不见的东西决定了看得见的结果

努力还是要努力的,自己有高价值,运气才会眷顾你

我认为努力没结果,是努力的方向可能错了

或者对努力的定义错了

留言区看多了,骂人的话都那么相似

外卖小哥勤奋努力吗?

高认知穷人少吗?

是的,端盘子每天干十六小时终究还是个端盘子的

一年看100本书算努力吗?

可看完,不思考,不应用,最后最多变成一个夸夸其谈的高认知穷人

思想上的贫,让自己还用清高,自命不凡来包裹着自己

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同行很多,但是能一眼看出来牛人和同行的区别,比如都是写历史,我就感觉渤海小吏是渤海小吏,别人是别人,都是写ip文,猫老师是猫老师,别人是别人[破涕为笑]我之前刷到一个小红书图文博主:东边有水,她那个赛道的博主超级多,内容同质化很严重,但是看多了依然觉得东边有水是东边有水,别人是别人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事[呲牙]

我之前刷到一个送外卖的,因为救了一只猫,后来就带猫一起送外卖,就火了,火了以后也没放弃送外卖,还是天天带猫送外卖,感觉也是和普通人做出差异化了

没点本事也趁不住那么多钱

曾经群里有个外卖小哥,属于比较早的群友了,我看他写的几篇文章还是可以的,或许可以帮助,还建议他去看看《我在北京送快递》。大概他是在一个环境呆久了,思想都被同化了,都能想象出外卖群里都在聊些什么东西,经常在群里发没营养的内容,最后被我踢了。

人是环境的产物,在这种环境下,能出一个胡焉安确实是小概率。

财富是认知的变现。就像查理·芒格说:你想拥有某样东西,就得先配得上它

这和我前几天和一个学员说的观点一样,我说你别在乎你过去的朋友,圈子,除非你很满意你的生活。否则你最终会和他们越来越远,当你在往上走的时候,第一步一定是开始和过去的人隔绝,也不用在乎这个友谊的关系,而且大多数人的友谊说白了,就是一个玩伴,这种玩伴的关系真的可有可无,你渴望友谊,那请你去找战友,每天陪你学习,搞钱,你不上进会骂你,骂了你依然不上进会远离你,那你就生活会越来越好了

所谓的觉醒就是要把现在的自己仔细剖析复盘,站在上帝视角把现在的自己打碎、否定,然后重塑,如果一直拘泥于当前的圈子、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没办法觉醒。有些人就是呆在自己的圈子里,不敢否定自己,注定很难破圈

付费社交的本质,是自己有价值,价值不够的时候先深耕一个领域,价值上去了,才能吸引到更优质的人

我经历过类似的,以前我从不刮刮奖,我姐每次就喜欢带我去刮,她说带我去就算不赚也不会亏,久而久之我就真以为自己有这种魔力,后来我自己单独去刮了一次十块钱中了888,更加飘了[破涕为笑]觉得自己一定是有魔力的,后来有段时间就沉迷刮刮奖,888以后每次都是亏的,应该早就把那888亏出去了,直到有一次一口气刮了几百块的,就中了几十块,再也没碰过那玩意了

我正在看《我在北京送快递》,我总感觉作者在体验生活,并非认同自己的处境

我有学员也跟我说:“你上啥课,我一点都不在乎,我只在乎我需要的时候,能找你咨询”。确实,平时固定时间直播课,她很少来听…可能就是信任吧。 也不怎么找我,我有时候还问候她一下近况。

其实课程不那么值钱

圈子,人才值钱

本质上还是思维模式[让我看看]

抛去家庭背景啥的,人和人区别最大的地方就是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是的,思维就决定了行为

普通人本质还是要提高认知

我第一阶段提高认知靠大量读书,读书让我瞬间觉醒。第二阶段是付费学习,节约时间,少走弯路。

格局越大越愿意分享,越愿意带教[强][强][强]

谢谢u哥说那句话,让我有了总结。别人永远是别人,你为什么不能是你。手下的兵决定将高度,有些事与学习无关,不要看人家做什么,选什么,用什么,看它对这件事角度以及态度。俗话说大海捞针的过程中,不影响勇者驾驭船航行

《微习惯》一书开启了我的自媒体之路,回过头看简直不可想象。上次记得龙姐说自己是i人,我以为只有我,哈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两本书不少企业家和企业的管培生/领导力培训都是在用的,大家可以看看,微信读书有~也是今年开年读书会我给我读书会选的,用来打基础框架。认知、时间、框架等都很实用


以上是一个高价值群群聊记录,请你以第一性思维,对以上内容里的思想精华进行摘要,并深度剖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