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前一定要想明白的3件事
2025-10-17
夜深了,他在公司空荡的办公室里抬头看了眼天花板,忽然有个念头冒出来:我真的还在当“巨婴”。他伸手按住额头,心跳得很沉。项目迟交、领导催稿、同事埋怨,这些日子他都习以为常。可他从没想过——问题可能不是外部,而是他自己习惯性的一个心智停滞。
“小心,你职场的婴儿期可能比你预想的还要长。” 他在心里默念这句话,像迷雾中一根微弱的探照灯。
很多人讲“老了就是要成熟”,可在办公室里,成熟并不会自动长出来。很多人年纪到了三十、四十,做起事来却像任性小孩。我们给他们起个名字:职场巨婴。心理学界尚未形成统一定义,但流行语语境里,“巨婴”指的是心理未成熟却已具备成年身份的人。公开资料显示,“巨婴”往往伴随几种特征:过度依赖、以自我为中心、责任空缺、缺乏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他开始回想,这些特征在自己身上有多少呢?比如上周那件事:主管让他查一份数据,他没问清细节就做了。交上去后被退回,要重做。他心里恼火,却先骂同事没说明白,而不是承认自己没问清楚。那是典型“推卸责任”的动作。巨婴式行为里,犯事不自省,只想着谁不帮就怪谁。
也许你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别人眼里靠谱异常、你眼里“我等他出错”那种。无端抱怨项目难、流程不顺、文档太乱,却从不主动做反馈和沟通。团队会议里你提了两次他就叹气、翻白眼、说:“这能行吗?”可下一刻又躲在角落不说话。从表面看风度翩翩,实际上是在用冷语瓦解信任。那就是“阴阳怪气”——巨婴特有的心理武器。
效率低是它另一个标签。有个人项目deadline临近,他却还在微信里聊人生、拍表情包,说工作太多“忙不过来”。可细看他的时间线:上午开微信交流群,中午闲聊半小时,下午三点还在敲标题。他压根没用时间管理能力。一个团队里,总有几个人被“事情太多”绑架了人生,却连自己都没意识到。
有个词叫“责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意思是一件事多人负责时,人人觉得不是自己责任,自然也就没人扛。这在团队里最让人心寒。你做得努力、承担得多,他在旁边等着“搭车”。巨婴就是把责任留给别人,把荣耀留给自己。
你可能会说,这样说人太苛。但这不只是道德批判,而是现实逻辑。公司越来越倾向“不招巨婴”。据报道,一些企业在文化设计里明确要求“只招成年人”,意思是选那种能自己推项目、自己察觉问题、自己反馈的人。巨婴者迟早被淘汰。
我见过一个例子:某公司一个新人,做推广活动。前期培训阶段,他干劲十足,问问题、记笔记、出点子。活动正式上线后,他开始抱怨流程繁琐、审批多、催款难。后来一次挽救行动时,他主动挑了一个环节承担。他熬夜排版、催流程、调对接,直到凌晨四点。第二天他被主管夸:“我看到你成长了。”那一刻,他不仅从“巨婴”身份里蹦出来,还得到了信任的钥匙。
磨炼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就像肌肉训练,总要先受伤再修复。成长就要有失败与返工,那一次新人被质疑、被改稿、被打回重做几次,他差点心灰意冷。但他坚持了。那种反复打磨,让他在第三次提交前就拿出一个成熟版本。那一次他笑,说:“我把失败当预期,才没被打败。”
你也可以做一点小动作,当天就能检验自己是不是职场巨婴:在工作群里,针对自己负责的事,下班前发一条“进度 + 下一步计划 + 需要帮忙的点”的消息。哪怕没人回复,这条“闭环反馈”能改变别人对你的判断。成年人的标志之一,就是你让别人知道你在做什么、要做什么,而不是神秘消失。
还有一种实验性检验:下次接任务时,不要默认听别人说的流程。你先梳理一遍 —— 任务要什么、时间要求、责任人、资源清单 —— 然后把自己理解的版本发回来确认。那些巨婴往往怕“麻烦沟通”,宁可糊里糊涂做错,后来再吵。但成年人会主动确认,降风险。
这两个小实验,做得流畅了,你就离“成年人”近一点了。
成长不是立刻能看见的成就,而是别人对你多了一份安全感。项目交给你时,他不担心;方案给你做,他不紧张;你开口要资源,他不会嗤之以鼻。成熟的核心,不是你聪明,而是谁敢把任务交给你。
有人问我,职场巨婴能改吗?答案是能,但不必羞赧。每个人都有婴儿期。改的步骤是:承认不成熟——承担责任——学沟通——打造可预期。长路漫漫,但每一步都算成绩。
你有没有想过,别人之所以推你,是因为你让别人觉得承担才会吃亏。而别人之所以愿意给你,是因为你让承担有价值。成熟不是无错,而是每次出错都能让人放心再交给你。
在一本心理学读物里写道:人际交往的信任,是从“我冒险一次,你没拒绝”开始。巨婴在团队里犯错多拒绝也多,别人不会冒险给他机会。成年人虽然会犯错,但每次错误后,别人看到你还敢站起来,那就是信任基石。
我记得那晚他趴在桌子上,头贴着键盘,泪水没落下来,却在心里翻腾。他想:我要学成年人思考、成年人承诺、成年人行动。那一刻,他拉掉耳机,起身去倒水,给自己一个暂停。他给自己说:“明天早晨,我要按时到岗,不加班不拖延。”那种对自己的“再承诺”,比承诺别人更重要。
成长要有仪式感,也要在日常里不断检验。成人礼不用走形式,你的礼物是责任感、可预期、清晰反馈、敢担当。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会在关键时刻体现出差别。
有句话说得好:成熟不是你看起来像大人,而是别人把事给你,你会交出结果。巨婴的路很长,成年人的路很窄。愿你能早一点缩窄这条路,把“不靠谱”留给昨天,把可托付留给明天。
合十。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