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崇拜马斯克,马斯克在崇拜这个硬核奶奶
2025-10-21
夜色压在窗外,像一层厚厚的幕布。屋内的灯光温柔得近乎克制,屏幕上的视频正播放着:马斯克穿着那件标志性的黑T恤,神情冷峻而兴奋。后台的倒计时刚刚归零,他举起一个小巧的设备,说,那是一枚可以与人类大脑直接对话的“芯片”。现场掌声雷动,有人惊叹,有人怀疑,但所有人都盯着他,像看一个活着的未来。
那一刻,全世界都在膜拜马斯克。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膜拜另一个人——一个七十多岁仍然走在纽约T台上的女人。她叫梅耶·马斯克,是他的母亲。
她不是那种“母凭子贵”的角色,而是自己成了神话。
她的脸,像一面镜子,映出命运的锋利与不屈。那银白的头发,是被岁月打磨过的盔甲。你看着她,会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她不是在老去,而是在发光。
而她的故事,才是真正让马斯克“着迷”的地方。
梅耶出生在1948年的加拿大。那是个战后的年代,物质匮乏,世界一片重建的喧嚣。两岁那年,她的父母带着她和兄弟姐妹移民到南非,说是为了“看看更远的地方”。他们真的看到了——沙漠、草原、鳄鱼、星空。那时她才五岁,就知道:这个世界不属于安稳,而属于探索。
十五岁,她去做模特;二十一岁,她成为南非小姐选美赛的决赛选手。闪光灯下的她,笑容干净,步伐笃定。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光亮的女孩,很快会坠入十年的黑暗。
她嫁给了一个飞行工程师。婚礼那天,她穿着白纱,心里想的不过是“幸福”。可那男人的手,在不久之后,成了暴力的工具。她被打,被辱骂,被监视,连护照都被没收。怀孕时,她在帮他刷飞机;宫缩疼得快晕过去,他却说:“别装了,继续干。”
那时的南非,法律还没站在女人那一边。梅耶说,她曾经怕得不敢告诉任何人,因为一旦说出口,可能连命都没了。
1979年,南非颁布离婚条例,她终于有了合法的出口。那一年,她三十一岁,带着三个孩子净身出户。
她说,那一刻她没想“可怜”,只想“自由”。
离婚后,她几乎穷到极点。她带着孩子挤在医院宿舍里,自己睡厨房。孩子穿二手衣服,她白天做模特培训,晚上去讲营养课,还得抽时间去攻读硕士学位。一天打五份工,睡眠被切成碎片。
可她从不抱怨。
马斯克回忆说:“她从来不会说自己苦。她总是笑。”
那笑不是装出来的,是一种选择。她明白,孩子不会听你说什么,他们只会学你怎么活。
于是,她给孩子的第一个“实验”,就是让他们看见——在废墟上,也能重新盖一座房子。
梅耶的模特事业,从南非到加拿大,再到美国,一次次归零。她在四十多岁时重新考取营养师资格证,因为标准不同,考了三次。坐骨神经痛让她几乎无法久坐,她就躺着看书。有人劝她放弃,她淡淡地笑:“为什么不呢?”
这是她最常说的一句话。Why not?
别人问她,四十岁重新开始,不怕吗?她说,怕,但怕又能怎样?
这句话,后来被马斯克写进了他的人生逻辑。
1989年,她的女儿在她回家前把家当全卖了,拉着全家去加拿大。梅耶回来后,家徒四壁。别人都觉得她该暴怒,她却笑着说:“做得好。”
因为她知道,勇气比秩序更重要。
搬到加拿大那年,她四十一岁。所有资产被冻结,她带着三个孩子挤在一居室公寓。冬天的暴雪厚得像铺了地毯,她早上要换几趟公交和地铁去拍摄。人家问她,你是怎么来的?她说,坐公交啊。那天所有人都看她的眼神不一样。
努力本身不一定改变命运,但会让命运无话可说。
她靠演讲、模特、营养咨询三条腿生存。为了宣传自己,她一次次在营养学会议上登台演讲。她明白,如果世界没看到你,那就自己去发声。
有人说她太拼,她反问:“难道我还有别的选择吗?”
那时候她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向前的机会已经来临,那就不要退后。”
梅耶用一生证明,命运不是谁的对手,只要你敢动手去改写。
而她对孩子的教育,更是“硬核”。
她不哄孩子,也不替他们做选择。她说:“我从来没把他们当孩子。”
马斯克三岁时不爱说话,别人以为他有问题,她却说:“他不是不行,他在思考。”
她给十二岁的儿子买了电脑,哪怕家里连餐桌都没有。那是家里唯一的一件“奢侈品”。马斯克在地上打代码,做了一个小游戏。她鼓励他投稿,后来杂志社给了五百美元。那一刻,马斯克第一次感到:原来梦想可以兑现。
当马斯克从斯坦福博士退学去创业时,全家人都震惊了。只有梅耶说:“如果这是你想做的,那就去吧。”她把全部积蓄投给了儿子。
多年后,马斯克说:“母爱的最高级形式,就是给孩子自由。”
她不只是母亲,更像一面风。
有人问她,怎样教育出三个亿万富翁?她笑了笑,说:“我没教育他们,我只是示范给他们看,怎样努力、怎样重新开始。”
她从没教孩子“要成功”,而是教他们“要有热情”。
她说:“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得先成为那样的人。”
梅耶的三个孩子,如今都成了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可她依然每天阅读营养学文献,保持学习状态。她说:“我不想被时间淘汰。”
她十五岁登上T台,人们说模特的黄金期只有三年。她偏不信。
于是,她六十多岁登上了《VOGUE》封面,七十岁成了化妆品牌代言人。那张银发红唇的照片,霸气又优雅。
她说:“我现在就像一颗出膛的子弹,还在飞。”
有人夸她不老的秘诀,她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秘诀,就是别听别人说你不行。”
有一次采访,她被问到:你怎么看待年龄?
她笑了笑,说:“年龄不是问题,态度才是。”
这个世界总在贴标签——年轻的、老的、成功的、失败的、母亲、妻子、女人。梅耶说,她不属于任何一个标签。她只属于自己。
她说:“我的人生,由我。”
那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她花了一辈子去证明。
她经历暴力、贫穷、流离,却从未把痛苦当成身份。她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用行动告诉所有人:女人不是靠别人定义的。
她身上的光,不是来自镁光灯,而是从伤口里透出来的。
很多人说,她是“被马斯克成就的母亲”。可事实上,马斯克才是被她点燃的儿子。
如果你读过她的自传《人生由我》,你会明白,她的每一次选择,都在回答一个问题——当生活不再温柔时,你要不要继续温柔?
她选择了要。
正如她所说:“别害怕重新开始,这一次你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从经验开始。”
在一个采访的结尾,记者问她,如果可以对年轻人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她说:“Don’t wait. Go do it.”
别等,去做。
这句话,马斯克后来也说过,只不过他换了种说法:“我妈告诉我,想做的事就立刻去做,哪怕失败也比什么都不做好。”
看吧,英雄的母亲,才是真正的英雄。
有人说,马斯克代表人类的未来;但我更觉得,梅耶代表人类的勇气。
当世界赞叹他飞向太空时,她早已飞过生活的风暴。
马斯克造火箭、造车、造未来,她造了他。
合十。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