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人这一生最好的活法:没事早点睡,有空多挣钱
2025-10-24

凌晨两点,北京东三环的路灯还亮着。出租车司机靠在座椅上打盹,街角的24小时便利店门口坐着一个年轻人,手边是一杯已经没气的可乐。他低头刷着手机,屏幕的蓝光照得他眼神空洞。朋友圈里,全是“睡不着”的人。有人在抱怨加班,有人说自己又失眠,还有人写:“最近真的太焦虑了。”他看着看着,忽然笑了一下——笑自己,也笑这个世界。原来,我们都在熬。可谁又不是一边熬夜,一边想着活得更好。

有句话听起来像笑话:“人这一生,最好的活法,就是没事早点睡,有空多挣钱。”可越活越发现,它其实是门极深的哲学。

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往往能从他几点睡觉,看出来。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失业。她原本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年底裁员,她刚好在名单上。离职那天,她奶奶突发脑梗去世。两件事一起来,整个人崩溃。她白天哭,晚上发呆。凌晨三点,还能看到她发朋友圈:“怎么睡都睡不着。”一个月后再见,她瘦了一圈,黑眼圈像两枚墨印。医生看完她的检查单,只说了六个字:“先回去,好好睡觉。”

那天晚上,她听话地关了手机,九点上床。躺了两个小时没睡着,第二天头痛欲裂。她差点想放弃,但第二晚继续尝试。第三天、第四天,慢慢地,身体像被拧紧的发条,开始松动。两周后,她第一次自然醒,看见窗外的阳光,竟然笑了。她跟我说:“原来早睡不是养生,是救命。”

心理学家卡罗尔·里夫曾说,人类面对危机的第一步,不是思考,而是恢复生理秩序。睡眠,就是最朴素的秩序。波士顿大学神经科学实验室在2019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大脑在睡眠时会利用脑脊液清除代谢废物,其中包括“β淀粉样蛋白”——一种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症的物质。也就是说,不睡觉的人,不只是“精神不好”,是在慢慢让大脑变钝。

一个人,越睡不着,越想控制生活;但生活从来不是靠清醒支撑的,而是靠休息恢复的。你以为熬夜在抵抗焦虑,实际上是在让焦虑生根。

她后来重新找到了工作。入职那天,早起的她在地铁上拍了一张照片,配文:“睡饱的人,连风都柔软。”

我记得鲁迅说过一句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都与我有关。”我想加一句——睡得好的人,才能走向远方。

当然,光睡觉,不挣钱也不行。

另一个朋友阿杰,大学毕业后做客服。薪水不高,工作不忙,生活也没什么波澜。他常说:“够吃就行,人生嘛,轻松点。”直到有一天,他妈在电话那头说:“爸住院了。”那一刻,他慌了。手里只有两千块,银行卡余额不足,支付宝花呗爆红。他第一次体会到“没钱的恐惧”。

那晚,他坐在医院走廊,看着缴费单上的数字,突然觉得自己连个病都治不起。

从那以后,他变了。白天上班,晚上做外包。别人下班打游戏,他在电脑前学Python。半年后跳槽,工资翻倍。他第一次在月底不用担心房租。后来又升职,给爸妈换了更好的药。那天他发了一条朋友圈:“挣钱,真的是成年人的体面。”

有一次我们聊起这段经历,他说:“以前我以为钱俗,现在我知道,没钱更俗。”

这不是功利,而是现实。人活在世上,情绪稳定的底气,从来都不是心态好,而是钱包厚。

英国作家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写过:“人追求的当然不只是财富,但必须要有足以维持尊严的生活,使自己能够不受阻挠地工作,能够慷慨,能够爽朗,能够独立。”这句话我读了很多遍。它像一面镜子,照出成年人的真相——努力挣钱,并不是虚荣,而是为了活得更像自己。

看过《我的前半生》的人,大多记得罗子君。她曾是全职太太,生活体面,但全靠丈夫。丈夫出轨后,她被迫离开。那场离婚让她明白,靠别人给的安稳,是最脆弱的安稳。她去找工作,被拒绝无数次。最后在朋友帮助下重新站起来。她说:“我以前以为婚姻是避风港,后来才知道,它只是一个港口,你得有船。”

挣钱,就是造自己的船。

前段时间我做了个小实验。连续30天,早上七点起床,不碰手机,写完计划清单再出门。晚上十点前睡觉。每天记录支出、储蓄、收入。我发现:焦虑减少了,效率提升了,甚至连脾气都变好了。那一刻我明白了——规律和挣钱,是相通的。你能管好时间,就能管好生活。

但也有失败。第十天那晚我加班到一点,第二天状态全崩,计划也断了。那一周我情绪低落,想放弃。直到我想起朋友说的一句话:“失败不是崩溃的理由,而是提醒你——节奏还没调对。”我从那天起,把目标改成“每天做三件小事”:睡够、动一动、学一点。就这样,慢慢重启。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焦虑越来越多?其实答案很简单:我们太容易让自己空转。身体没停下,脑子却在内耗。想赚钱,但晚上刷短视频到两点;想休息,但心里放不下未读消息。于是,越忙越乱。

其实,真正的生活智慧,从来不是拼命,而是有节奏。睡觉,是为自己加血;挣钱,是为生活充能。

有研究显示,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在2023年的报告里指出,成年人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抑郁风险比正常睡眠者高出60%以上。而《金融时报》统计,拥有稳定储蓄账户的人,在面对经济危机时的心理压力指数,比无储蓄人群低近一半。看似两个不同的指标,本质却是同一个词——掌控。

你能掌控身体,就不被情绪拖垮;你能掌控金钱,就不被生活推翻。

一个睡得早、挣得稳的人,面对世界时,是平静的。

我认识的一个设计师阿玲,每天晚上十点准时关灯。朋友聚会再嗨,也不超过十点半。她说:“我爱朋友,但我更爱明天的自己。”她早起跑步,吃完早餐才去地铁。工资不算高,却稳稳攒下十万。有人笑她保守,她笑回去:“这叫底气。”去年公司裁员,她没慌。反而趁机接私活,收入翻倍。她发朋友圈写:“熬夜没让我变厉害,早睡早起让我变清醒。”

是啊,清醒的生活,不靠鸡血,而靠规律。

我们常常羡慕别人的运气,却忘了,运气往往藏在习惯里。

你早睡一小时,可能少掉一场无意义的焦虑;你多挣一点钱,可能多了一个更好的选择。睡得好,能治愈坏情绪;挣得到,能撑起一生的尊严。

人活到后来,拼的不是聪明,而是持久的精力和稳定的收入。

有人说:“没事早点睡,有空多挣钱。”我曾觉得这话俗气,如今却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浪漫。因为它说的,不是算计,是热爱。早睡,是爱自己的身体;挣钱,是爱自己的生活。

当你不再熬夜、不再抱怨、不再靠运气活,你会发现:幸福其实就是一场体面的自救。

合十。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