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阿娇14个月婚姻“被终结”:失去婚姻不是失败,失去人生的掌控才是
2025-10-24

那天,香港的雨下得很细,像一层轻雾笼在城市的肩上。有人在咖啡馆里翻看新闻,屏幕上那一行标题——“阿娇离婚”——被无数双眼盯住、放大、转发。
十四个月的婚姻,一句“被离婚”,像一记耳光落在这个曾经万众瞩目的女人身上。
消息一出,网络像被点燃,评论区满是同情、揣测、嘲讽。有人说她终于看开了,也有人说她一如既往不幸。
可没人注意,那天的阿娇,其实一句话都没说。

她静静地关掉手机,坐在梳妆镜前,卸妆的动作很慢。卸到眼角那一刻,她笑了一下,说:“原来,幸福不是找对人,而是先找回自己。”
那一笑,不是释然,是清醒。

十四个月前,她穿着一袭白纱,笑得像个孩子。她说自己终于要有一个家了。那时候的她,还相信婚姻能修复生活的裂缝,相信有人能弥补命运留给她的伤。可现实很快告诉她,依赖不会换来温柔。婚姻不是避风港,是第二次选择。选择对了,是彼此庇护;选择错了,是一起坠落。

那段婚姻,从一开始就不对劲。

赖弘国是医生,温和、体面、让人安心。可婚后不久,阿娇就察觉到一种不安——他们之间的距离,不是空间的,是心的。她在综艺里被问起“幸福吗”,她愣了几秒,说:“应该吧。”那句“应该”,是所有假装幸福的人最真实的破绽。

有人说,她太急了。也许吧。但有时候,人不是因为爱结婚,而是因为害怕孤独。

她在节目里说过一句话:“我就是很想有人照顾。”那种语气,不是任性,而是疲惫。一个从小缺乏安全感的人,会在感情里格外渴望依靠。可偏偏,依靠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崩塌的东西。

当新闻说她“被离婚”,有人为她鸣不平,有人讥讽她活该。可真正懂她的人都知道,她失去的不是婚姻,是幻想。那场婚姻像一场梦,梦醒后,她终于明白——安全感从来不能借,必须自己造。

她的故事,让人想起另一个女人——刘敏涛。那个曾经在婚姻里隐形七年的演员。那时候的她,放弃事业,依附丈夫,甘心做个传统的贤妻良母。可是有一次去日本,她站在甜品店门口,看着橱窗里的抹茶冰激凌,掏口袋,连一百日元都没有。她笑着对丈夫说“我想吃”,丈夫头也不抬地说:“回去吃。”
那一刻,她突然觉得冷。那种冷,不是气温,是被生活抹去存在感的绝望。

七年后,她离婚了。没人挽留,她也没哭。那天,她对朋友说:“我想重新活一遍。”
几年后,她在舞台上唱《红色高跟鞋》,眼神坚定、姿态自信,整个人像被光照亮。那支抹茶冰激凌,她后来自己买了。她说:“味道没变,是我变了。我终于有了买冰激凌的钱,也有了买它的勇气。”

这是两种女人的对照——一个被动等待拯救,一个主动夺回自己。

阿娇曾经是前者。她以为被爱就能抵消伤害,可人生不是交易。真正的安全感,是自己养出来的。

我记得阿娇曾说过:“我想结婚,不是因为爱情,是因为想有归属感。”
多么真实的一句话。
太多人都这么想。有人因为害怕孤独而结婚,有人因为害怕流言而妥协。可婚姻不是终点,是放大镜。它放大了彼此的真相,也放大了自己的软弱。

有个心理学研究说,人类在关系中最容易犯的错,是“安全错觉”——以为靠别人就能稳。
可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靠自己,才不会塌。

阿娇的婚姻失败了吗?表面看是。可换个角度,她赢了。因为她没继续错下去。

她不是第一个被动结束婚姻的女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她做了最难的一步——离开。那一离开,是她重新掌控人生的起点。

我有个远房表妹,二十八岁结婚,三十岁失业,三十一岁离婚。她曾经以为找个男人就能一劳永逸,结果被现实推下悬崖。孩子要养,房贷要还,她一度每天只睡三小时。她说:“那时候我才明白,人生的烂尾楼,都是自己没打好地基。”
后来她重新工作,开了一家花店。她给花取名——自由。她说:“我终于有资格喜欢自己了。”

有人说失去婚姻是失败,其实失去掌控才是。
一个人能不能过好这一生,不在于他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他能不能承受失去。

掌控,不是控制一切,而是知道该留什么、该放什么。就像刘敏涛放下了“贤妻”,阿娇放下了“被爱幻想”。放下不代表认输,而是重新定义了人生。

我曾看过一段话:“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心之所向。”
这句话,阿娇用她的经历诠释得淋漓尽致。

离婚后的她,没有沉溺。她继续拍戏、健身、旅行。她说:“我不是为了谁变好,我是为了不再害怕。”
那句话很轻,却是重生的标志。她终于明白,一个女人的底气,不在于有人爱,而在于自己不怕失去爱。

电影《婚姻故事》里有一句台词,我一直记得:“我不想再做你生命的附属品。”
这句话,说给别人,也是说给自己。
婚姻里最可怕的,不是争吵,不是出轨,而是一个人渐渐失去了自我。

阿娇曾经也是那个被命运推着走的人,从艳照门到婚姻风波,她无数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她不是没有伤痕,而是选择带着伤往前走。那种走,不是逃,而是成长。

心理学家荣格说:“当向外寻找的目光转向内心,人的灵魂才会苏醒。”
阿娇这一路,从寻求依靠到学会独立,从追问“为什么我不幸福”到接受“幸福要靠自己”,那就是灵魂苏醒的过程。

掌控人生,不是掌控外界,而是掌控自己。
是你能选择,不被恐惧操控,不被别人定义,不被过去绑架。

想要做到这一点,有两个“练习”,我曾推荐给很多人。

一个叫“孤独练习”。
每周给自己半天时间,不和任何人说话,不刷手机,只独处。静下来想:现在的我,是为了谁在活?这不是让人变冷漠,而是让人清醒。

另一个叫“断联练习”。
在一段失衡的关系中,试着暂时断开联系三天,看看你是否能平静度过。你会惊讶地发现,离不开的,其实不是那个人,而是你对“依赖感”的上瘾。

这两个练习,看似简单,却能让你重新拿回主导权。

阿娇这几年就在做这样的事。她减少曝光,学着独处。她说:“我终于学会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她不再害怕被遗忘,因为她知道,只有自己记得自己,才算真正活着。

人到某个年纪,会明白一个真理:
人生最难的,不是得到,而是舍得。
你必须学会在失去中,重新获得。

阿娇失去了婚姻,却重新得到了自己。
刘敏涛失去了“完美女人”的标签,却重新拥有了自由。
我那表妹失去了所谓的依靠,却学会了靠自己。

所有的失去,都是另一种掌控。
掌控不是控制别人,而是管理自己。
当你能从容面对失去,你就赢了。

这世界没有完美的剧本。爱会结束,关系会破裂,人会变。可真正的成熟,是在混乱中依旧能稳住方向。

阿娇经历了太多误解和风波,却依旧温柔。她说:“我现在不恨任何人,因为他们都成就了今天的我。”
那句话,像一朵莲花,长在泥里,却清醒地盛开。

失去婚姻不是失败,失去人生的掌控才是。
因为婚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人生,永远在自己手里。

合十。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