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人脉,不是那些能帮到你的人,而是那些你能帮到的人
2025-11-03

那天在咖啡馆,我听见隔壁桌一个男生说:“人脉就是认识的人多。”他语气笃定,像是刚领悟了成功的密码。我忍不住笑了。人脉,从来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愿意因为你而点头。你认识的人,只是一串通讯录;你能帮到的人,才是一张真正的关系网。

我想起十年前的自己,刚进职场那会儿,也曾为“人脉”两个字焦虑。每次参加行业沙龙,我都在名片上写满笑容,生怕错过一个潜在贵人。可名片散了几十张,换来的只是一些礼貌性的寒暄。那时候我还不懂,一个人真正的人脉,不在于你能向谁伸手,而在于有多少人愿意伸手拉你。

后来我认识一个女生,叫韩蕾。她是公关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工资不高,但她身边总有一群愿意为她出头的人。一次公司活动出状况,合作方临时撤资,所有人都在抱怨,她却挨个给老客户打电话,不求人帮自己,而是问他们:“我能不能帮你在现场展示产品?费用我来出。”她的语气真诚,不带功利。那天晚上,她为三家客户免费展示,活动居然没垮。三个月后,那三家公司都成了长期客户。她说:“我不求人脉,我帮人。”

我那时才明白,人脉不是请客吃饭堆出来的,而是用价值换来的信任。

在《社会资本论》里,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写过一句话:“资源之所以能被共享,是因为信任先被建立。”这句话的重点,不在资源,而在信任。人脉的核心,不是“我能从你那儿得到什么”,而是“你觉得我值得你信任”。

我后来做过一个小实验。连续三十天,我每天花十分钟,主动给朋友圈里一个人提供小帮助:有人写简历,我帮他修改;有人做项目,我给他提供资料;有人情绪低落,我只是听完不评判。没有求回报。一个月后,我发现,一些平时几乎不联系的人,开始主动找我聊天。一个设计师朋友甚至说:“我一直记得你帮我改的那份文案。”那一刻我意识到,人脉其实是时间累积出的善意,而不是一场精算的互利交易。

可我们这一代人,太习惯用结果去衡量关系。你能帮我,我就对你好;你暂时帮不了我,我就消失。于是,社交变成了交易,帮忙变成了算计。可是,真正能帮你的人,往往不是你跪求来的,而是你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手的那一个。

有个朋友在创业初期,为了融资,四处找关系。他跑遍了所有熟人,参加了无数饭局。结果没人投他。他后来无意中帮一位做财务的同行解决了税务问题,对方感激不尽。几个月后,这位同行把他介绍给一位天使投资人。那笔钱救了他的公司。他笑着说:“我那时候没想求回报,只是帮个忙。没想到,这就是缘分。”

真正有力量的人脉,往往藏在那些你曾经无意帮过的人身上。

很多人以为人脉是往上攀,其实最稳固的关系,往往是横向甚至向下的。你能帮到一个刚起步的人,他记你一辈子;你去讨好一个高位的人,他忘你一转身。

我认识一个摄影师朋友,叫阿斌。刚入行时,他给别人拍活动照,没拿一分钱。有一次,一个小企业家请他拍公益宣传片,他拍得极认真,甚至自掏腰包租灯。三年后,那位企业家成了某集团副总裁,第一件事就是把公司品牌全交给他拍。阿斌说:“我那时不想积人脉,只想拍好片。”他没刻意去靠谁,却被人记了一路。

人脉的关键,不是认识谁,而是被谁记住。而让人记住的,从来不是你的名片,而是你曾经做过的事。

心理学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叫“互惠偏误”。意思是,人对帮助自己的行为有强烈的回馈冲动。换句话说,当你真心帮别人一次,对方会自然想还你一个人情。这不是操控,而是人性。真正懂人脉的人,不是去要,而是去给。

不过,帮人也有边界。你不能把帮助变成讨好。曾有个年轻同事,每次我发文章,他都秒点赞、留言,甚至帮我转发到各种群里。起初我以为他热情,后来发现他私信我说:“老师,我这周能不能请你帮我改份简历?”那语气让我有点不舒服。他不是想帮我,而是想通过帮我换来好处。关系一旦有了目的,就不再干净。

我后来告诉他:“真正的帮,是你能创造价值,而不是换取注意。”他有些失落,但第二年,他靠自己的努力拿到了更好的职位。那天他发来消息:“我终于懂了,你当年不帮我,其实是帮我。”我笑着回复:“人脉的起点,是自立。”

每次有人问我,怎样才能拓展人脉,我总会反问:“你能帮到谁?”这不是反语,而是根。想要别人对你有兴趣,先得让自己有价值。不是攀附,而是生长。

哈佛商业评论有一项研究,调查了全球两百多位高管的职业路径。结论很有意思:真正改变他们命运的关系,不是来自行业顶层的人,而是那些曾经共事、互助的同行。那些关系看似“平凡”,却因为长期互信,反而最能在关键时刻产生力量。

人脉这两个字,前一个字是“人”,后一个字是“脉”。人是基础,脉是流动。没有“人”的真诚,“脉”就不通;没有“脉”的互动,“人”也会冷。

我曾经见过一个企业家,他习惯每周给员工写一封手写信,感谢他们的努力。起初只是十几封,后来成了公司文化。几年后,他要融资,员工主动为他推荐资源。那一刻,他说:“原来我这些年写的信,都是在积累人脉。”那种人脉,不靠权,不靠钱,靠的是心。

也许你觉得这些道理老套,但请记住一句话:越基础的东西,越不会过时。就像树的根,看不见,却决定一切。

我常建议年轻人做一个小动作:每周选一个人,写一段真心感谢,不求回应。你会发现,关系的温度是可以养出来的。

也曾经有人问我:“我帮了那么多人,为什么没人回报?”我说:“因为帮人,不是投资。”人脉不是储蓄账户,不是你存多少就得取多少。它更像花园,你浇水,它长花;你计算,它荒芜。

人脉的真意,不在你能拉谁一把,而在你愿意多放一盏灯。因为终有一天,那光,会照回来。

合十。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