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和解,别让内心的小法官绑架你:创业路上持续行动才是最好的答案!
2024-09-23
创业的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挑战、质疑和不确定性。但你看到的成功者,不是因为他们拥有了多少资源或者天生有多么卓越的才能,而是他们始终在走一条自己的路,并不断与自己对话、修正、前行。刘润刚创业时,一个人躲在咖啡厅埋头工作,而你拥有了现成的办公室和客户资源,看似起点不同,却在他那平实无距离的文字中,感受到一种朴素却有力的能量。这些力量的背后,其实是对自我认知、对言语警觉的深刻洞察。
1. 是什么:对话自己的内心,才能掌握真正的主动权
我们常说,言语有力量,它们影响我们的情绪、认知,甚至行为。并不是玄学,而是有科学依据的:大脑对自己说出来的、想出来的话高度敏感,并在无形中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动。所以,当我们在对外界认知下功夫时,也要对自己的言语保持警觉,因为这不仅影响我们的思维,还会引导我们的人生方向。
创业过程中,每一句自我对话都可能成为一把钥匙或一把锁。你是鼓励自己,还是给自己设限?是选择笃定前行,还是犹疑退缩?当我们在心里说“我做不到”时,实际上已经对自己下了定义,而这句看似无关痛痒的话,背后却是一次次自我打击。相反,当你在困境中对自己说“我可以坚持再试一次”,这就是一种自我鼓励和自我领导。
我们是自己言语的领导者,当你对自己下定义时,大脑会自动寻求与这种定义匹配的行动和认知。正因为如此,在面对困境和不确定性时,我们更要谨慎对待每一句自我评价。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失败与挫折,因为每次努力和选择都是在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
2. 为什么:与其和别人比较,不如和自己和解
我们身处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很容易被他人的成就和速度左右。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方向,盲目比较只会带来无谓的焦虑和自我贬低。粥左罗的十年复盘,他的成功并非因为比谁跑得快,而是在自己的人生牌桌上一直坐着,从原子行动开始,坚持到今天。他复盘找心法,保持简单和定力,遇到困难就复盘、找策略,然后继续行动。
不要急于对自己下结论,不必因为看到别人的好,就觉得自己不行。每个人的路径不同,你需要的不是与谁竞争,而是如何在自己面前过得去。面对世间永恒的不确定性,最重要的是管住自己的下意识、洞察自己的人性,这样你就已经把握住一种确定性。你见过世界和众生,开了悟、开了智、开了眼界,最后还是要回来做自己。
3. 如何做:专注内心对话,解锁自己的无限可能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小人,它爱评判、爱挑刺,总在我们耳边絮絮叨叨。这个“小法官”无时无刻不在给我们下定义,让我们产生怀疑、恐惧,甚至自我设限。而真正的成长,恰恰是要学会与这个“小法官”对话,与之和解。以下是如何通过自我对话,解锁自己的无限可能。
(1) 对言语保持警觉,管理内心的声音
管理好自己的言语,不只是对外表达,更是对内的自我对话。每一句话都是自我认知的塑造,是对未来行动的引导。创业的过程充满了未知和挑战,在遇到困境时,避免用负面的词汇和评价来定义自己。比如,不要说“我不行”,而是说“我可以再试试”;不要说“太难了”,而是说“这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你的大脑会忠实地执行你告诉它的命令,正如刘润所说,当我们把一句话说出来,大脑会察觉并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行动。保持言语的正面、积极和有力,不是为了自欺欺人,而是为了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信念和方向。
(2) 不断试错,不要害怕过程中的卡壳与困顿
创业是一场持久战,不会因为你一时的犹豫或退缩而失去全部。重要的是选择了一块田地,就踏踏实实地去种花施肥,即便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卡壳和困顿,也要明白这些是你走在正确道路上的勋章。当你知道它们是必然的经历,而非对自己的否定,便不会被一时的挫折打倒。
遇到困顿时,不要忙着评判自己,而是少言取静,持续向前。正如你所说,“言多必失”,面对不确定性时,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内心,找准方向,不断去做。卡壳时继续走,困顿时继续思考,走得慢不要紧,重要的是不被自己打败。
(3) 把握自己的节奏,持续行动中找到突破点
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试错、持续行动才是最好的应对方式。你要关注内心那个“吧唧吧唧说话”的小人,不让它轻易左右你的人生方向。把它当作你成长的伙伴,而非敌人,学会与它和解,而不是被它拖累。
你去年底决定创业,亲友反对、内心拉扯、反复摇摆,但最终你还是迈出了那一步,两周内便入账20万。这就是选择对的方向,持续行动的回馈。在你专注于做自己的过程中,好的结果会自然到来。你选对了一块田地,就用心去耕种,哪怕看不到立即的收获,也要坚信它会在未来某一刻绽放。
结论:不要自我设限,用持续行动定义自己
我们总是在和自己的内心对话,这个对话决定了我们走多远、爬多高。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顿就下定义,不要因为别人的光芒就自我贬低。创业也好,成长也罢,重要的不是你拥有多少资源或天赋,而是你如何与自己和解,在持续的行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你要相信,积累的过程是有意义的,卡壳和困顿是前行路上的勋章。每一次自我怀疑都是在锤炼内心的强度,每一次不退缩都是在为未来积蓄力量。对自己的言语保持警觉,不给自己设限,敢于走在自己的道路上,持续去做,持续去耕耘,终有一天,你会看到一个更加厚重和强大的自己。
prompt:
刘润刚创业的时候,一个人到咖啡厅工作;我刚创业的时候,有现成的公司和办公室,客户的也可以给我用——那时候我看到他回顾自己创业的文,觉得平实又没有距离,获取能量。
言语当中有神灵,不是玄学。而是也符合脑神经学。把一句话说出来想出来,大脑都会察觉,塔察觉后自然对你有影响,或指挥我们的动作,或渗透到认知里去。所以我在对认知下功夫的时候,也约定,要对言语警觉。以免误导自己,以免自己把自己带歪了,毕竟我们自己是自己的领导者。而后根本不在意评价了,只在乎选对做对一直做,就能做高做厚,滚雪球。
以上面的讨论为基础,提炼有价值的观点,用第一性原理进行深度剖析,拉满情绪价值。
看了粥左罗的十年复盘,看了三遍,有不少共鸣,他做了十年。很多事情,从原子行动成为习惯做起来一直做,做的时候保持简单保持定力找策略,复盘找心法,而后还是一直行动一直行动,别人下牌桌我们不下就好。
看记忆承载/西风罗盘的号,他说胜人半子就好,其实也不必和谁比,也不必看到谁好,就给自己下评语我真怎么样怎么办,那可能都是一种枷锁。而是和自己,在还没有把握到确定性的策略前,面对世间永恒的不确定性,管住自己的下意识、洞察自己的人性,就已经是把握住一种确定性。
最后你一定会发现,你见过世界和众生,开了悟开了智开过眼界,你还要回来做自己。
怎么做的?
你要关注内心那个习惯吧唧吧唧说自己的小人,那个爱当法官的人,解套、释放、开发、挖掘、绽放自己,你就能成为『我要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
而奖励馈赠有时候来的很快。
我去年底要创业,亲友都反对,那个过程很拉扯。我也摇摆退缩过,但是我就是出去了。结果11.13宣布开始,两周内入账20多W。
所以,每当我要做什么,我都问自己选对没选对我就憨憨地纯粹地去做。你吃不准什么时候会拿到成果,但是你选对了一块田你就要去种花施肥待它结果。
这个过程里会遇到卡壳遇到困顿,不过知道它们就是个历程,是在给自己打勋章,就“言多会泄”少言取静,持续向前就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