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存不住钱,大概率是这个原因
2025-11-12
前几天有个朋友跟我抱怨,说她今年又没存下什么钱,明明收入也不算低,但就是不知道钱都花哪儿去了。她特别困惑,说自己也知道该存钱,可就是存不下来,每次有点钱就想花掉,控制不住。
听她说这话的时候,我突然想起自己前些年也是这样。那会儿刚做心理咨询没几年,收入不太稳定,但有次天气冷了,我去买了件挺贵的毛衣,好像是两三千吧,记不太清了。结果买回来穿上之后,我整个人特别难受,就是那种说不上来的感觉,不是开心,反而觉得心里空空的。
当时我脑子里全是各种念头,什么"你这个月工作没上个月好,凭什么穿这么好的衣服","你太自私了,这钱应该给家里人用","家里供你花了那么多钱,你怎么就想着自己"。总之就是各种自我攻击,现在想想也挺好笑的,但那会儿是真的很难受。
后来我跟我的咨询师聊到这件事,她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这件毛衣像面镜子,照出了我跟自己的关系。我对自己太苛刻了,任何一点对自己好的事情,都会引发内心强烈的自我攻击。
说起这个我想起来,其实我跟钱的关系,某种程度上就是我跟自己关系的一个投射。我总是在审判自己,也就总是在审判钱,审判那些赚钱的机会。有时候有好的项目找过来,比如出书啊做课程啊,我心里总会冒出一个声音说,你还不够好,你不配赚这个钱。结果就是,别人不仅赚到了钱还丰富了阅历,我却还在那儿跟自己过不去。
这大概就是问题的核心吧,虽然我也不确定是不是每个人都这样,但至少对我来说是这么回事。
对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人对自己的钱完全搞不清楚。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他们不知道自己账户里有多少钱,也从来不做什么理财规划,甚至有时候账单逾期了也不当回事。看起来好像是懒或者糊涂,但深究下去,往往是因为他们从小到大,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就没被重视过。
有个朋友小远,他海外名校毕业的,但生活过得特别混乱。找工作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要多少薪水,被朋友借了一大笔钱也不记得催,身体不舒服了也得过且过。后来他做了挺长时间的咨询,慢慢开始关注自己的需求。他跟我说过一句话,我觉得特别有道理,他说赚钱或者理财,其实是一种很高程度的自我关怀行为。一个能认真对待自己的人,自然会认真对待自己的钱。一个连自己的感受都选择无视的人,怎么可能精心去打理自己的财富呢。
这话听起来挺有道理的,虽然我也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了,但至少当时他是这么想的。
然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拼命赚钱,但驱动力不是热爱,而是焦虑。我有个来访者小琳,她做市场策划的,能力挺强的。她跟我说,比起给自己花钱,她更愿意给别人花钱。给家里支付开销,给朋友买礼物,想认识新朋友的时候也是请客吃饭。我问她为什么,她想了很久才说,我觉得这样大家就会需要我,喜欢我了。
听到这话我心里挺难受的,因为这种情况真的不少见。很多人,尤其是女性,都陷在这样的困境里。我们没法自己善待自己,只能通过别人的认可和善待,来让自己觉得被爱,有价值。所以在钱这个问题上也是,我们没法为自己花钱,没法允许自己享受富足,而是通过赚钱然后给别人花,等着别人回应自己,来让自己感到踏实。
但这种踏实是不稳定的,因为外界是不可控的。一旦外界没给出预期的回应,巨大的虚无感就会袭来。我辛辛苦苦工作赚钱,又有什么用呢?这种感觉会让人从亢奋迅速滑向疲惫,对赚钱这件事本身也索然无味了。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那怎么办呢?
老实说,我也没有什么特别完美的答案,因为这些东西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你可能还会在困顿里待一段时间,甚至会经历崩溃和迷茫。但好消息是,觉察本身就是改变的开始。当你意识到自己跟自己的关系有问题,你跟钱的关系也会慢慢变得顺畅一些。
我自己做过一些小练习,现在也还在做,效果怎么样不好说,但至少比以前好一些了。
比如说,当"我不配"的声音响起来的时候,我会在心里跟自己说,我听见你了,我知道你觉得自己不配。你觉得自己不配一件好的毛衣,不配一次犒劳自己的旅行。但请你先相信我,我会让你明白你值得美好的事物。
然后在行动上,做一些很小的"配得感"练习。允许自己心安理得地享受一顿美食,毫无愧疚地休息一个完整的下午。每一次小小的"我允许",都是在一点点消除"我不配"的感觉。这个过程很慢,有时候还会反复,但总归是在往前走的。
还有就是,试着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自己。这个方法我是在网上看到的,具体谁说的记不清了。就是问问自己,今天我累了吗,我饿了吗,我难过吗,我能做点什么让自己舒服一些。先回应这些最基础的需求。给自己倒杯水,允许自己早点休息。当你在这些小事上开始关怀自己,这种自爱的能力会慢慢生长出来。
对了,还有一个就是,下次花钱的时候,试着给它赋予一个主动的意义。这杯奶茶不是放纵,而是此刻我在满足自己的需求。这瓶香水不是乱花钱,而是我在营造一个我喜欢的氛围。这顿饭不是为了讨好别人,而是我发自内心想跟对方分享。让每一次钱的流动,都成为一个"为了自己"的行动。
这种主体性很重要,它会让我们意识到,原来我真的可以无条件对自己好,原来我根本不需要通过爱别人来爱自己。
有个投资家,好像是巴菲特吧,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真正的富有是每天早上起床后你都可以说,今天我允许自己去做想做的事,因为我把自己当作最好的朋友。当时看到这话觉得挺触动的,虽然现在我也还做不到这个程度,但至少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说回来,存不住钱这个问题,表面上看是钱的问题,实际上是跟自己关系的问题。我们对钱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如果我们总是苛责自己,觉得自己不配,或者忽视自己的需求,那在钱这件事上也会是同样的模式。
这个道理我现在是明白了,但要真正改变还需要很长时间。有时候我还是会陷入那种自我攻击的模式,有时候还是会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某些东西。但至少现在我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能在它发生的时候察觉到,然后尝试着做出不同的选择。
忘了前面说没说,其实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扰,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有人是存不住钱,有人是不敢赚钱,有人是赚了钱就想全给别人。但归根结底,都是跟自己的关系出了问题。当我们能够善待自己,能够把自己当作最好的朋友,很多问题可能就会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这话听起来有点虚,但确实是这么回事。我自己这几年慢慢在调整跟自己的关系,虽然还远远谈不上做得好,但至少比以前好多了。现在花钱的时候没那么多愧疚感了,赚钱的时候也没那么多自我怀疑了。虽然还是会有反复,但总体来说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的。
可能还有其他原因吧,这个我也说不准。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适合的方法也不一样。但至少对我来说,意识到问题所在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当你知道自己为什么存不住钱,为什么对赚钱没感觉,你才能开始真正的改变。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来,有次跟一个做心理咨询的朋友聊天,她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她说,你对金钱的态度,本质上就是你对生命的态度。当时听到这话我愣了一下,后来慢慢想明白了。钱不只是钱,它是我们跟这个世界交换的媒介,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也是我们照顾自己的方式。所以我们怎么对待钱,某种程度上就反映了我们怎么对待自己的生命。
这个角度可能有点大了,也可能我理解得不对,但至少对我来说,这个想法挺有启发的。它让我意识到,存不住钱不只是个理财技巧的问题,更是个人生态度的问题。当我们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生命,认真对待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钱的问题可能就不再是问题了。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不一定对,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但如果你也在为存不住钱而困扰,或许可以试着从这个角度想一想,看看问题的根源是不是在于你跟自己的关系。
合十。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