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如何抓住公众号系统推荐红利?关注2个指标,做2个动作
2025-11-13

去年还是前年来着,有个做公众号的朋友跟我说,他那个号粉丝也就两三千,结果有篇文章突然就十几万阅读了。我当时还挺纳闷的,问他是不是买了推广,他说没有,就是正常发的。后来我才慢慢明白过来,公众号这套玩法已经变了。

以前做公众号,大家都知道得先涨粉,有粉丝才有阅读,一个粉丝一个粉丝地积累。现在不太一样了,系统会主动把你的文章推给可能感兴趣的人,哪怕你一个粉丝都没有。听起来挺玄乎的,但确实就是这么回事。

我自己也见过不少这样的例子。有个刚开始写公众号的,文章发出去,系统给推了一波流量,然后阅读就上去了。具体涨了多少我记不太清了,反正挺明显的。当然也不是说每篇都能这样,但机会确实比以前多。

那这个推荐到底怎么回事呢?说白了,系统就是在测试你的文章行不行。先给你几百个曝光,看看有多少人愿意点进来看。如果点的人多,系统就觉得这文章还不错,继续给你推。如果点的人少,那可能就到此为止了。

具体来说,第一个关键指标是打开率。就是说系统给你推了五百次,有五十个人点开了,那打开率就是百分之十。这个数字要是能到百分之十左右,基本上就有戏了。我听一个做得还可以的博主说,他们一般都盯着这个数字看,低于百分之七八就得想办法优化了。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话题冷门一点,打开率低一些也正常。

第二个指标是关注率。就是读完文章以后,有多少人关注了你。比如一万个阅读,有两百个人关注,那就是百分之二的关注率。这个数字如果能到百分之二以上,算是挺不错的了。当然我也见过更高的,有的能到百分之三四,不过那种比较少见。

这两个数字在哪儿看呢?公众号后台有个数据分析,点进去找到内容分析,然后看具体文章的详情。里面有个推荐漏斗分析,曝光次数和阅读次数一除,就是打开率了。关注率也在那个页面,不过得仔细找找,我有时候也得翻半天。

说起来,系统为什么愿意推你的文章?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你的文章能留住人。读者愿意点,愿意看,看完还愿意关注,这对平台来说就是好内容。平台希望用户在上面多待一会儿,你的文章能做到这一点,系统自然就愿意给你流量。这是个双赢的事,你涨粉了,平台留住用户了。

那怎么提高这两个数字呢?这个问题我也琢磨了挺久。

先说选题吧。这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关键是你得知道大家现在在关心什么,在讨论什么。有些话题天生就容易吸引人,比如热点事件,比如大家普遍焦虑的问题。这种选题配上一个还不错的标题,打开率就不会太差。

我自己找选题的时候,通常会刷刷微博热搜,抖音那些。不是说天天盯着看,就是每天固定几个时间看一眼,有合适的就记下来。有时候在地铁上,有时候晚上睡觉前,反正就是顺手的事。看多了你就会发现,有些话题是反复出现的,换个角度又能写一遍。

还有个办法是看同行的爆款。我记得谁说过来着,火过的选题会再火。这话听起来有点绝对,但确实有一定道理。别人写火了的选题,说明这个方向是被验证过的。你可以参考一下,但不是说照搬,而是看看为什么会火,有没有自己的角度可以切入。

不过说实话,选题这事还是挺靠经验的。刚开始写的时候,我也经常选错题,写出来的文章就是没人看。后来慢慢摸索,才找到一些感觉。有时候想想,如果当初有人带一带就好了,可能会少走很多弯路。现在好像有些做公众号的圈子,大家互相交流选题,这种方式应该会快一些吧。我也不太确定,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

选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内容了。这个更重要,但也更难说清楚。

我见过一些号,流量挺高的,但关注率特别低。为什么呢?因为内容质量不行。可能标题很吸引人,点进来一看,就是些拼凑的东西,或者纯粹为了煽动情绪。读者看完了,该走还是走,不会留下来。

好的内容得有价值。这个价值可以是知识,可以是观点,也可以是故事。总之读者看完得有收获,不能白看一场。我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也会想这个问题:读者看完能得到什么?如果连我自己都说不清楚,那这篇文章多半是有问题的。

但这个价值也不是说越多越好。有些文章恨不得把所有干货都塞进去,读起来特别累。我觉得还是要有个度,该详细的地方详细,该略过的地方略过。有时候一个小故事,一个小细节,反而比大段的理论更有用。

还有个事,就是写作这个东西,细节真的很重要。可能一个小小的调整,效果就不一样。我有个朋友,他很注重标题里的用词,每次都要改好几遍。有时候我觉得差不多了,他还在那儿琢磨。但确实有用,他的打开率一直挺稳定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来还有一点。做公众号其实挺像创业的,不是说随便写写就能有结果。你得研究数据,得优化细节,得持续改进。这些事情单独看可能影响不大,但加起来就很明显了。我见过一些人,开始做得挺好的,后来就不行了,很可能就是忽略了这些细节。

现在回过头来看,公众号这个平台对普通人还是挺友好的。以前你可能得先有几千几万粉丝才能有点起色,现在不用了,只要你的内容过关,系统会帮你找到读者。当然这不是说随便写写就能火,该下的功夫还是得下。

有时候我也会想,这种推荐机制能持续多久?会不会过段时间又变了?这个谁也说不准。但至少现在,机会是实实在在摆在那儿的。如果你想做公众号,想通过写作积累一些影响力,现在确实是个不错的时机。

我认识的那个朋友,后来又出了几次小爆款,粉丝涨到了一万多。具体现在怎么样了我也不太清楚,反正前段时间还在更新。他跟我说,做公众号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还有就是要不断学习优化。这话听起来挺像废话的,但确实就是这么回事。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是那两个数字:打开率和关注率。把这两个数字做上去了,系统自然会给你流量。怎么做上去?选题要下功夫,内容要有价值。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需要时间去琢磨。

我自己也还在摸索中,说不上有多成功。但这些经验教训,都是实实在在踩过的坑总结出来的。写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算是互相学习吧。如果对你有用,那就最好了。如果觉得说得不对,也欢迎交流讨论。

公众号这条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有人做了好几年,还是那几百个粉丝。也有人几个月就起来了。区别在哪儿?可能就是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细节,还有持续的投入和优化。这话可能有点啰嗦了,但我还是想说,做公众号是个需要耐心的事。

最后想说的是,不管做什么,最重要的还是踏实。公众号也好,其他平台也好,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那些看起来很容易的成功,背后往往都有很多看不见的努力。这话说得有点像鸡汤了,不过确实是我的真实感受。

对了,差点忘了说,如果你真的想系统学习做公众号,可能加入一些相关的社群会有帮助。虽然我没加过,但听说有些圈子里大家会互相交流经验,分享选题,这样会快很多。当然这个看个人选择,有些人喜欢自己摸索,有些人喜欢抱团学习,都没问题。

总之就是,现在公众号的推荐机制对新人更友好了,但也不是说躺着就能成功。该做的功课还是得做,该优化的细节还是得优化。如果你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机会还是很多的。

写到这里,感觉说得有点多了。其实很多东西也是边做边学,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方法也不一样。我说的这些,你可以参考,但不一定完全适合你。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去尝试,去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合十。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