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并不是「获取知识」,而是「构建能力」 而构建能力——已经变成一种稀缺技能
2025-11-17
评论区暴露的五大真实痛点
痛点一:资源不是问题,「不会用」才是问题
大家普遍共识:
书、课程、论文、视频都有
AI也能问、也能拆知识点
z-lib、YouTube、B站、ChatGPT都在那儿
但真正的问题是:
“给我资源我也不会学”
典型反馈:
“AI能解释,但不比自己啃书简单多少”
“我不知道该从哪开始”
“基础不齐,一步就断了链”
能力缺失 > 资源缺失
痛点二:系统性能力崩塌,信息越多越学不会
大家疯狂吐槽:
讲得零碎
视频切片化
知识断片化
信息量大却无结构
真正缺的不是内容,是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尤其看到那句:
“即使看懂了证明,也不代表能自己想出来”
说明大家意识到:
理解 ≠ 掌握
会抄 ≠ 会用
知道答案 ≠ 会解题
痛点三:「前置知识缺口」是绝大多数人卡住的根本
评论里反复出现:
“这本书我根本读不了几页”
“我不知道上下文是什么”
“不知道缺什么知识”
“连问题都不知道怎么问”
这就是:
你以为自己是零基础
其实你是负基础
AI能帮,但:
“AI只能补逻辑,补不了理解力与长期积累”
痛点四:学习动机被长期破坏,自主性严重退化
高赞直戳:
“为什么还要学怎么学习?我只是想马上学会。”
这揭示:
学习心智被学校扭曲
只想要速成,不想积累
没耐心,没长线动力
过度依赖外界结构(老师、课程表、刷题)
这届人是被动输入型,不是主动构建型
痛点五:AI没法救所有人,它只帮「会学的人学得更快」
关键共识:
AI很强,但浅层
能拆知识点,不帮构建体系
能解释,不替你吸收
输入错误 → 输出更错
一句话总结:
AI帮你抄答案,但不能给你理解和能力
而最扎心的是:
AI只降低了“找知识”的门槛
没有降低“学会知识”的门槛
这些痛点背后的终极事实
大家心照不宣地发现:
学习并不是「获取知识」
而是「构建能力」
而构建能力——已经变成一种稀缺技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