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个领域用3年努力,超过别人10年成长,成为最会赚钱的那20%?
2025-11-18
前几天有个做了五六年运营的朋友找我聊天,说自己挺迷茫的,感觉这些年好像一直在原地踏步,看着那些后来进公司的人一个个升职加薪,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我问他,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他想了想说,可能是自己不够努力吧,或者运气不好。
我说,都不是,你的问题在于你一直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他愣了一下,说什么意思。
我说,你每天忙得要死,但你有没有停下来想过,你到底在忙什么,你这么忙能把你带到哪里去。
很多人都有这个问题,他们觉得只要够努力就能成功。但现实是,方向错了,你跑得越快,离目标就越远。
在任何一个领域想要快速成长,想要用三年超过别人十年,核心不在于你有多努力,而在于你有没有想清楚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你知道这条路通向哪里吗。
说起这个我想起来,我刚开始玩微博那会儿,大概是零几年吧,记不清具体年份了。
那时候我还在上大学,挺文艺的,喜欢在微博上发点东西。我发现自己挺会写的,粉丝涨得比身边同学都快,他们都只有一两百个粉丝,我有三千多。
当时我还挺得意的,觉得自己挺厉害。
但后来呢,没有后来了。
等我几年后进入新媒体行业,看到那些微博大V的发家史,我才意识到,原来那个时候就是微博的红利期,很多人通过微博赚到了大钱,有的做到了几十万粉丝,有的甚至上百万。
而我当时在干什么,我在工地上搬砖,一天赚八十块钱。
你说我当时缺什么,我不缺时间,大学生闲得要命。我不缺能力,我的文字功底不差,知道什么内容大家爱看。我唯一缺的,就是见识。
我根本不知道微博还能赚钱,我压根没有这个概念。所以那个机会就从我眼前溜走了,我甚至都不知道那是个机会。
这就是见识的重要性。
你的见识决定了你的判断,你的判断决定了你的选择,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的成长,你的成长决定了你能赚多少钱。
等等我想想,这个逻辑链条怎么运作的。
当你进入一个新领域的时候,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是什么,是赶紧干活,赶紧学技能,赶紧做出点成绩来。
但其实这是错的。
你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是认路,是涨见识。
什么叫认路,就是你要搞清楚,从你现在这个位置出发,往前走都有哪些路可以走,每条路能通到哪里,你最差能混成什么样,最好能混成什么样。
这个特别重要,因为如果你连路都不认识,你怎么知道该往哪里走。
我刚进入新媒体行业的时候,摸索了两三个月,就把这个行业的路摸得差不多了。我知道以我的能力,最差也能做到一个百万级大号的运营主管,如果混得好,自己可能也能做个号出来。
这个认知让我心里不慌,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能到哪里去。
但很多人不是这样,他们进入一个行业,埋头就干,干了几年还不知道这个行业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知道牛人都在哪里,不知道天花板在哪里。
这就是没有认路。
然后就是,你要知道这个领域里最牛的人是谁,他们牛到什么程度。
你试试,随便打开一个招聘网站,看看你这个职位的薪资范围。然后再去搜搜这个领域的大牛,看看他们的收入水平。
这个动作很简单,但很多人从来不做。他们只知道埋头干活,从来不抬头看路。
我刚做新媒体那会儿,同事写个三四万阅读的文章,我就觉得好厉害啊。但后来我知道有人篇篇十万加,有人一篇文章几百万阅读,有人一篇文章能涨粉几十万。
这些认知不断刷新我的眼界,让我知道这个行业的天花板在哪里,让我知道我还差得远,让我保持饥饿感。
如果你不知道顶尖水平是什么样的,你就很容易满足于现状,觉得自己已经挺不错了。
对了,我每次做线下培训的时候都会发现,太多人对自己所在的行业了解得太少了。
我说到一些行业内很牛的人或者案例,他们都一脸茫然,从来没听说过。这怎么行,你在一个行业里混,连这个行业最牛的人都不知道,这不是盲人摸象吗。
这事儿让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见识不够,成长就会受限。
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你就很难变得更好。你不知道标准在哪里,你就很难达到那个标准。
所以进入一个新领域,先别急着干活,先花点时间把这个领域摸透了,知道路在哪里,知道牛人是谁,知道天花板在哪里。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两个月,但这是值得的,因为这决定了你后面几年的方向。
说完认路涨见识,接下来说学习。
学习这件事,大家都知道重要,但怎么学,很多人都搞错了。
最常见的错误是什么,是循序渐进。
什么叫循序渐进,就是觉得自己是新手,应该先学初级的,再学中级的,最后再学高级的。
但我觉得这是个误区。
大部分技能,其实不需要你一步一步来,你可以直接学最好的。
比如说你想学打篮球,你是先找个业余的教你,再找个专业的教你,最后找个NBA球员教你吗。不需要,你可以直接跟最好的学。
比如说你想学写作,你是先学写得一般的人,再学写得好的人,最后学写得最好的人吗。也不需要,你可以直接学最好的。
可能我理解错了,但我觉得在大部分领域,直奔顶尖高手是最快的学习路径。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一开始就学了一个七十分的人,后来发现他的方法有问题,你还得花时间去纠正。但如果你一开始就学九十分的人,你就不会走弯路。
我自己就是这么做的。
我学写标题,就直接研究那些最会起标题的人。我学做活动策划,就直接研究那些刷屏案例。我学任何东西,都是直接奔着最好的去。
但这里有个问题,有人会说,我能复制他们吗。
当然不能。
如果能复制,这个世界上早就有一万个马云了。
所以学习顶尖高手,不是要复制他们,而是要学他们背后的东西。
学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是四个层面。
第一层是学具体的技巧。比如他怎么起标题,怎么写开头,怎么做排版,这些都是技巧。
第二层是学技巧背后的方法。为什么他要这么起标题,为什么他要这么写开头,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第三层是学方法背后的认知。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方法,是因为他对这件事有什么样的理解。
第四层是学认知背后的成长路径。他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他踩过哪些坑,走过哪些弯路。
这四个层面,越往下越重要。
很多人学习只学到第一层,学了点皮毛技巧就以为自己会了。但其实真正有价值的是后面三层。
扯远了说回来,学习这事儿还有个大问题,就是坚持不下去。
这才是最要命的。
我观察过很多人的学习轨迹,发现一个规律,百分之八十的人在进入一个领域的前三个月成长很快,但半年之后就开始放缓,一年之后基本就不成长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刚开始学的时候,一切都是新鲜的,学一点就有反馈,学一点就有进步,这个过程是快乐的,有成就感的。
但半年之后,该学的都学得差不多了,再学也看不到明显的进步,这时候就开始觉得无聊了,没动力了。
一年之后,更糟糕,所有东西都变成了重复劳动,你就开始混日子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工作五年十年,能力还停留在第一年的水平。
那怎么办呢。
我觉得核心是两个字,耐力。
你不能指望靠爆发力,你得拼耐力。成长这件事,不是百米冲刺,是马拉松。
有个很牛的投资人,好像是巴菲特的合伙人,记不清名字了,他说过一句话,你要确保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比早上起床的时候更聪明一点。
这就是每日精进。
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因为大部分人过了新鲜期之后,就开始重复昨天的自己,不再进步了。
但如果你能做到每天都比昨天进步一点点,哪怕只是一点点,积累起来是很可怕的。
我进入新媒体行业才两年多,就已经能给五百强企业做培训了。很多人觉得很快,但我觉得不快。
因为两年是七百多天,如果你每一天都在进步,七百多天的积累是巨大的。
很多人十年都没什么长进,不是因为十年时间不够,而是因为他们真正在进步的日子加起来可能还没有一年。
哦对,还有一件事特别重要,就是你得放长线。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总想着马上见效。
你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相信时间的复利。
那些真正厉害的能力,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你着急也没用,该花的时间一天都省不了。
但好消息是,如果你愿意花这个时间,大部分人都会在中途放弃,所以你只要坚持下去,就已经赢了。
然后就是赚钱这件事。
我们辛辛苦苦学习成长,最终目的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为了多赚钱。
那怎么才能多赚钱呢。
答案很简单,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我刚入行的时候,月薪五千块,已经觉得挺好了。但八个月之后,我跟老板提加薪,张口就是好几倍的工资。
你猜老板怎么说,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为什么,因为我变得不可替代了。
我走了,他短时间内找不到第二个我。市面上有很多人想挖我,开出的价格都比我当时的工资高得多。
这就是不可替代性的威力。
但反过来,我之前做过服装店店员,被店长当着所有人的面开除。为什么,因为服装店店员太好找了,他一天能从招聘网站上找十个来面试,我走了对他没有任何影响。
你试试,想想你现在的工作,如果你走了,老板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找到一个跟你一样的人。
如果是一两天,那你就不值钱。如果是半年一年,那你就很值钱。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怎么提高呢,我觉得核心是两点,专注和选择。
先说专注。
很多人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会,结果什么都不精。这是最大的问题。
我那会儿月入两万的时候,不会修图,不会做PPT,不会做动图,我就会一件事,写爆款文章。但我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所以我值钱。
你什么都会,但每样都只会一点,那你就不值钱。因为你每一项技能都有人能替代你。
所以专注在一个点上,把它做到足够好,这比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精要重要得多。
再说选择。
每一次选择,你都要问自己,这个选择能不能提高我的不可替代性。
我以前有个机会,可以去管理一个百万粉丝的大号,带六个人,在公司很风光。但我没去,我选择去从零做一个新号,只带一个人,又苦又累。
为什么做这个选择,因为能从零到一做出一个号的人,比能管理现成大号的人更稀缺。
后来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因为这个能力让我的不可替代性大大提高了。
所以做选择的时候,不要只看眼前的风光,要看长远的价值。
那些能提高你不可替代性的事情,就算当下看起来吃亏,长远来看也是赚的。那些只是让你显得厉害但实际上没什么门槛的事情,就算当下很风光,长远来看也是亏的。
前面是不是说过,成长这事儿要拼耐力。其实赚钱也是一样,要看长远。
你今年多赚一万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能力有没有提升,你的不可替代性有没有提高。
因为只要你的能力在涨,你的收入迟早会涨。可能今年不涨,明年一定会涨。如果你现在的老板看不到,他的竞争对手会看到。
市场可能会有偏差,但这种偏差都是暂时的。你值多少钱,市场最终会给你一个公平的答案。
所以不要太纠结眼前的收入,要把注意力放在提升能力上,放在提高不可替代性上。
说到底,想要在一个领域用三年超过别人十年,没有什么秘密,就是几个关键点。
一是要有见识,知道路在哪里,知道天花板在哪里。
二是要会学习,直奔顶尖高手,学他们背后的东西。
三是要有耐力,每天都要比昨天进步一点,坚持个三年五年。
四是要会选择,每一步都要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这些说起来都不难,但做起来很难。因为大部分人连第一步都做不到,他们连自己在哪里都不知道,就开始埋头苦干了。
但如果你能把这几点想清楚,然后踏踏实实去做,三年超过别人十年真的不是梦。
合十。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