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决定你赚钱层次的,是你的人生商业模式
2025-11-18
前几天有个朋友跟我吐槽,说他在公司干了五年,工资从七千涨到一万二,感觉已经到头了,看不到什么希望。
我问他,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
他说,可能是行业不行吧,或者自己能力有限。
我说,都不是,你的问题在于你只会用一种方式卖自己的时间。
他愣了一下,说什么意思。
我说,人这一辈子,本质上就是在卖时间。你卖时间的方式决定了你能赚多少钱,能到什么层次。
很多人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他们以为赚钱就是找个工作,拿份工资,努力干活,等着升职加薪。
但这只是卖时间最基础的一种方式,也是天花板最低的一种方式。
说起这个我想起来,人生就是一段时间。
有个小学生写过一篇作文,好像叫《看沙漏》,记不清了,但里面有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
他说,如果把出生那一刻定义为拥有全部时间,那时光确实在流逝。但如果把死去那一刻定义为拥有全部时间,那你其实一直都在获取时间。
这个角度特别有意思。
你从出生开始,就在匀速地获取属于你的时间,直到死去那一刻,你拥有了自己这段时间的全部。
而你一生获取的所有财富,都是基于对这段时间的出售所得。
你一边获取时间,一边售卖时间,一边获取财富。
这就是人生的本质。
所以什么叫人生商业模式,就是一个人出售自己时间的方式。
可能我理解错了,但我觉得大部分人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自己的人生。
他们只是机械地上班下班,觉得只要够努力就能多赚钱。但他们从来没想过,自己卖时间的方式对不对,效率高不高。
根据出售时间的方式,人生商业模式基本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最常见的,同一份时间出售一次。
比如你每天去上班,月月领工资,相当于你把一个月的工作时间打包卖给老板,老板每个月给你结算一次。
这个过程中,你每天的八小时只能出售一次,也只能收益一次。
这种模式有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天花板特别低。
因为一天就二十四小时,你不可能卖出三十个小时。就算你拼命加班,一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也是有极限的。
而且更要命的是,你的时间不是全都能卖出去的。
你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卖不出去的,它一秒一秒地流逝,但你的财富并没有增加。
等等我想想,这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本质上,你的时间能不能卖出去,取决于市场上有没有人愿意买。
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人,就是没人愿意买他们的时间。那些特别渴望稳定工作的人,本质上是害怕自己的时间卖不出去。
你试试,想想那些特别在意铁饭碗的人,是不是都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值钱,所以想一次打包卖个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
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的时间特别值钱,市场上从来不担心没有买家,他还会那么渴望稳定吗。
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那怎么优化这种模式呢,有几个方向。
一个是提高出售占比,就是尽可能多地把你的时间卖出去。
比如找有绩效考核的工作,这样你就可以多干多赚。我第一份工作做小编,月薪只有五千块,但实际上一个月能赚两万。
为什么,因为有稿费,我多写一篇就多赚一份钱。所以除了上班时间,我下班、周末、节假日都在写稿,把这些时间也卖掉了。
虽然时间不值钱,但卖得多,也能月入两万。
我最多一个月写了五十多篇稿子,拿了一万八的稿费。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因为你不可能一直这么拼。
更重要的是提高单位售价,让你的每小时更值钱。
怎么提高呢,有几个办法。
一个是学习更值钱的技能。你的时间之所以值钱,是因为你的技能给它赋能了。
什么是更值钱的技能,就是市场需求量大,目前会的人不多,学习门槛相对较高的技能。
比如新媒体编辑就比传统媒体编辑值钱,区块链行业的编辑就比情感文章编辑值钱。
另一个是提高技能水平。同样是写文章,有人一篇五百块,有人一篇五千块,这是十倍的差距。
你出售时间的量能提高十倍吗,完全不能。所以别选错努力的方向。
对了,还有一个特别重要但经常被忽略的,就是提高售卖水平。
同样的技能,不同人卖出的价格能差好几倍。你要学会选买家,不同买家给的价格不一样。你要学会选平台,不同平台给你的赋能完全不同。
我见过太多写作能力很强的人,去了一家不入流的企业,运营一个根本没人看的公号,写一些根本没价值的文章。
这不是在浪费自己的才华吗。
然后就是,要避免对单一买家的依赖。
有一类人的时间价格不会很高,就是那种离开这家公司就屁都不是的人。
你在为老板拼命干活的时候,也要注意去市场上走动,和一些潜在买家保持联系。
记住,市场的原则是交易产生连接。你不跟人家做点交易,人家凭什么跟你保持联系。
还有就是缩短售卖路径,减少中间商赚差价。
你去公司打工,公司就是你的中间商。成为自由职业者之后,你可以直接把时间卖给最终买家。
但这里有个误区,不是说砍掉所有中间商就好。
因为砍掉中间商提高了价格,但可能会降低销量。你要学会平衡价格和销量。
最好的方式是,一定比例靠平台出售,一定比例直接出售,然后在不同阶段调整比例。
扯远了说回来,第一种商业模式还有个王道策略,就是做自己时间的买家。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去公司打工,把时间卖给老板赚工资。但同时,你也把这份时间卖给自己,赚能力成长。
一份时间出售两次,一次卖给老板赚钱,一次卖给自己赚成长。
一旦你意识到这第二次出售,你上班的时候就不会磨洋工,不会只愿意做简单的事情,不会觉得多付出一点就吃亏了。
但这里有个更深的问题,第一种商业模式再怎么优化,天花板都是看得见的。
所以你要升级到第二种商业模式,重复出售同一份时间。
一份时间出售一次,和一份时间重复出售无数次,效果是天壤之别。
作家是典型的第二种模式,花一年写一本书,可以卖十年。这就相当于把写书的那一年重复卖了十年。
但不只是作家可以用这种模式,所有内容输出的工作都属于这个类别。
写书出版,长期售卖。写文章发在网上,持续被人阅读。做线上课程,一次录制,重复售卖。讲线下课和企业内训,备一次课,讲三十场。
这个时代,我们要特别抓住线上课程和线下培训这两个机会。
因为这本质上就是做讲师,把技能产品化。
关键在于,要从技能达人转变成技能输出者。
技能达人只是提高了时间的单价,但天花板是固定的。技能输出者把技能变成产品,可以大量重复出售,天花板就高得多了。
前阵子我听一个做投资的朋友说,他认识一个人,原本就是个普通上班族,靠做PPT线上课一年赚了几百万。
这种机会其实到处都是,但大部分人看到了也抓不住,为什么。
因为他们总觉得这是鸡汤,总觉得这跟自己没关系。他们从来不认真思考这些问题。
那怎么优化第二种商业模式呢。
一个是选对技能,要选那些需求强劲、长期需求的技能。
另一个是多渠道分发,不要依附在单一平台上。因为你做产品的时间是固定的,服务一万人和十万人,时间成本是一样的。
所以最好的方式不是做多款产品,而是做爆款产品去多渠道分发。
还有就是同一款产品,开发不同的形式。
比如一个知识产品,你可以做音频课、出书、线下课、企业内训、社群、训练营。这比开发多款产品的性价比高太多了。
然后是第三种商业模式,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出售。
典型的就是创业者和投资人。
创业者购买员工的时间,让员工为你赚钱。投资人购买创业者的时间,创业者赚到的钱分给投资人。
这显然是更高级的商业模式,实现财富自由最大的机会就在这里。
但问题是,这种方式不适合大部分人,创业九死一生,风险很大。
哦对,还有一件事,第三种商业模式给我们最大的启发不是去创业,而是告诉我们,人人都可以购买他人的时间。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学会并舍得花钱购买别人的时间,来节省自己的时间。
时间和金钱哪个更重要,很难讲。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时间越花越少,金钱越赚越多。
所以解决之道就是,花钱买时间。
我从月收入超过两万之后,就开始花钱买时间了。
出行一律打车,不坐公交地铁。定期请阿姨来打扫卫生。基本选择品牌服装,降低决策成本。大量使用跑腿服务。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我感觉这些钱花得特别值。
因为省下来的时间,我可以用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更大的应用是花钱买知识服务。
买书、买课、加入学习社群,这些都是在购买别人的时间,让别人给你打工。
有人会说,我买了很多书没看,买了很多课没听。
其实我也一样,但我从来不觉得这是问题。
我宁可买了很多书没看,也不愿意在需要的时候没有。我买一门课,其中几节让我收获很大,我就觉得值了。
前面是不是说过,学习本来就是按需来学。每买一门课从第一节听到最后一节的才是傻子,因为你未必全都需要。
你买知识服务,就是购买那些知识达人的时间,本质是为了节省自己的有限时间。
别人总结出的经验你可以直接用,别人踩过的坑你可以避免,这比自己摸索要快太多了。
所以说到底,每个人都有机会实践第三种商业模式,购买他人的时间,让他人为你做低价值的事情,节省自己的时间去做高价值的事情。
这就是三种人生商业模式。
其实所有人都在同时使用这三种模式,只不过占比不同。
你可以优化每一种的效率,也可以根据自己发展的不同阶段,调整每一种的占比。
比如刚毕业的时候,你可能百分之九十都是第一种模式,只能靠出卖时间换工资。
但工作几年之后,你应该开始思考怎么启动第二种模式,把自己的技能产品化,重复出售。
等你有了一定积累,就可以开始实践第三种模式,花钱买时间,让别人给你干活。
这是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没有谁能一步到位。
但关键是你要有这个意识,要知道自己现在在用什么模式,未来要往哪个方向升级。
很多人一辈子都在用第一种模式,从来没想过要升级。他们就这样把自己的时间一份一份地卖掉,卖了几十年,然后退休了,人生也就那样了。
这不是说这样的人生不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
但如果你想要更多,想要突破,你就必须升级你的商业模式。
最后我想说的是,人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自己的和别人的之分。
但如果你想赚更多的钱,想要到更高的层次,你就必须认真思考自己是在用什么方式卖时间,这个方式是不是最优的。
因为说到底,决定你赚钱层次的,不是你有多努力,而是你的人生商业模式。
合十。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