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董宇辉活得好好的,急坏了谁?
2025-11-19

前两天刷手机,又看到有人发帖说董宇辉人设崩了,配了几张不知道哪来的截图,评论区一堆人跟着起哄。我点进去看了看,说的那些事要么是几个月前就辟谣过的,要么就是完全编出来的,反正就是那一套。想起来好像从去年什么时候开始吧,这种帖子就没断过,隔三差五就有人跳出来说董宇辉怎么怎么了,结果呢,人家该直播直播,该做事做事,活得好好的。

我当时就在想,这些人到底图什么啊。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没太当回事,网上嘛,什么人都有,看热闹的多,较真的少。但后来发现这事有点意思,那些造谣的人好像有点上瘾了,一次两次也就算了,三番五次地来,而且手法都差不多,无非就是那几招。有时候我就琢磨,他们到底是真的相信自己说的,还是明知道是假的故意要这么干?

认识一个做自媒体的朋友,有次聊天说起这事。他跟我讲,现在这个环境啊,流量就是钱,你要是能蹭上热点,特别是那种有争议的热点,数据蹭蹭往上涨。董宇辉算是个现象级的人物吧,关注度摆在那,你随便编个料,哪怕是假的,只要标题够劲爆,点击量就不会差。他说有些人就是吃这碗饭的,专门盯着这些有热度的人,隔一段时间就搞个大新闻出来,真假无所谓,反正先把流量搞到手再说。

我问他,那不怕被告吗?他笑了笑说,怕什么啊,大不了删帖道歉呗,反正流量已经吃到了,钱也赚了,道个歉又不会少块肉。而且你看啊,真正去较真要告的人其实不多,大部分人顶多在评论区骂两句,骂完就完了,不会真的去走法律程序。就算真告了,那也是后面的事了,先把眼前的利益拿到手才是正经。

听他这么一说我才明白,原来有些人造谣真的就是生意,跟什么爱恨情仇没关系,就是纯粹为了钱。这种人你跟他讲道德讲良心,那就是对牛弹琴,人家压根不在乎这个。

不过我觉得吧,为了流量造谣的只是一部分,还有一些人可能动机更复杂一点。

记得去年还是前年吧,董宇辉刚火那会儿,我有个同事特别喜欢他,天天看直播,买东西也在他那买。后来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开始说董宇辉这不好那不好,说他装,说他做作,反正就是各种嫌弃。我问她怎么突然变了,她想了想说,可能是看多了吧,觉得有点腻了,而且总感觉他好像不是表面看起来那样。

我当时就觉得这个挺有意思的,从特别喜欢到特别讨厌,中间好像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就是慢慢就变了。后来我琢磨,这可能就是那种……怎么说呢,期待落差吧。你一开始把一个人想得特别好,捧得特别高,时间长了发现他也是个普通人,也有缺点,也会犯错,心理上就接受不了。本来应该是你自己的问题,是你期待太高了,但你不会这么想,你会觉得是对方骗了你,是对方伪装的。

这种人造谣可能自己都不觉得是在造谣,他们真的相信自己说的,或者说他们需要相信自己说的,这样才能合理化自己从爱到恨的转变。你要是跟他们讲道理,说那些都是假的,他们反而会更生气,觉得你是在帮着董宇辉骗他们。

还有一种人吧,我观察下来,好像是看不得别人好。

这个怎么说呢,不太好形容,但确实存在。就是你看着一个人从默默无闻到突然爆火,从普通人到大网红,心里就不是滋味。凭什么啊,大家都是人,都在努力,就他运气好?就他能成功?越想越不平衡,越想越觉得不公平。这种心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想要找点事出来,证明这个人其实也不怎么样,甚至还不如自己。

我有个远房亲戚,做生意的,这几年生意不太好做,赔了不少钱。有次过年聚会,不知道怎么就聊到董宇辉了,他当时就开始说,这种人啊就是会演戏,真要让他去做生意早就赔得底朝天了,还不是靠着镜头前装装样子骗骗那些傻子。我听着挺不舒服的,就说了一句,人家也是靠本事吃饭,又没碍着谁。他当时脸就黑了,说你懂什么,这种人迟早要露馅的,你等着看吧。

后来我妈跟我说,你那个亲戚这几年过得不顺,看谁火就眼红,看谁好就不舒服,你别跟他一般见识。我当时就想,这种心态其实挺可悲的,自己过得不好不想着怎么改变,反而把精力都花在盯着别人,希望别人也倒霉,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

但说实话,这种人还真不少。网上那些造谣的帖子下面,你仔细看评论,很多人就是这种心态。他们不一定真的相信那些谣言,但他们愿意相信,因为相信了就能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你看,那个成功的人其实也不怎么样,我们其实是一样的,甚至我还比他强。

有时候我就想啊,这种造谣的事为什么屡禁不止,可能就是因为总有人愿意信,总有人需要这种负面信息来平衡自己的心理。造谣的人摸准了这个脉,知道这种东西有市场,所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搞。

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更微妙一点。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心理学方面的文章,好像是哪个教授写的吧,记不太清了,大概意思是说人有一种天然的倾向,就是喜欢看英雄陨落。你看那些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很多都是这个套路,一个人站得越高,摔下来的时候就越惨,而观众就越兴奋。这可能是人性里本来就有的东西,跟善恶无关,就是一种本能。

董宇辉这种从普通老师到顶流网红的经历,本身就很有戏剧性,所以大家关注度高。但关注度高就意味着,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传播速度也会特别快。有些人可能就是享受这种参与感,享受自己也能在这个大事件里说上两句,至于说的是真是假,好像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也发声了,我也是这个事件的一部分了。

我记得有个做传播学研究的老师说过一句话,好像是这么说的吧,大意就是在信息时代,真相反而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叙事。谁的故事讲得好,讲得有冲击力,谁就能占领舆论场。董宇辉人设崩塌这个叙事,比董宇辉一切正常这个叙事有冲击力得多,所以就算是假的,传播起来也特别快。

说到这我又想起一件事,去年还是什么时候,有个朋友转发了一条关于董宇辉的负面消息给我,问我知不知道这事。我一看就觉得不对劲,那个逻辑漏洞百出,明显是编的。我就跟她说这个是假的,已经辟谣了。她当时愣了一下,说是吗,我看评论区好多人都在讨论,我以为是真的。我说你下次看到这种东西,先别急着转发,查一查再说。她说哦哦好的,但我能感觉出来她其实没太当回事。

后来我就在想,可能对很多人来说,转发这种东西并没有什么恶意,就是看到了觉得挺有意思就转了,也不会去想这是真是假,会不会伤害到谁。这种无意识的传播,可能比那些故意造谣的人还可怕,因为基数太大了,每个人转一下,影响力就出来了。

造谣的人当然该骂,该承担责任,但那些无意识传播的人,好像也有责任吧。只不过这个责任没法追究,你也不能说人家有多坏,人家就是没多想而已。

网络这个东西啊,真的是把人性的各个面都放大了。你想想看,以前要是有人在村里造谣,大家面对面的,造谣的人会有心理负担,周围人也能很快澄清真相。但现在不一样了,隔着屏幕,造谣的人没有负担,看到谣言的人也很难第一时间辨别真假。而且网络上的信息太多太杂,一条谣言还没澄清完,下一条又来了,追都追不上。

我有时候也会想,董宇辉本人看到这些谣言会是什么感受。可能已经习惯了吧,毕竟火了这么久,什么风浪没见过。但说习惯了也只是表面上的,心里怎么想谁也不知道。我记得他在某次直播里好像提过一句,说网上说什么都有,他也不想一一回应,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听起来挺洒脱的,但我总觉得,再洒脱的人,面对这种持续不断的攻击,心里多少也会有点什么吧。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事也不是董宇辉一个人遇到。你看那些稍微有点名气的人,基本上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好像成为公众人物就意味着要接受这种待遇,被人关注,被人喜欢,也被人造谣,被人攻击。这可能就是代价吧,想要流量想要关注度,就要承受这些。

但我总觉得这样不太对。不管一个人多有名,造谣都是不对的,这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是公众人物,就觉得造谣他没关系,反正他有团队有律师,能保护自己。这种想法其实很危险,它会让造谣者觉得自己做的事没那么严重,会让整个网络环境越来越差。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那些天天在网上造谣董宇辉人设崩塌的人,动机无非就那么几种。有的是为了钱,有的是心理失衡,有的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还有的可能就是无意识的跟风。但不管是哪种,本质上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你可以不喜欢一个人,可以批评一个人,但不能编造事实去诋毁一个人。这是最基本的规矩。

只是这个规矩在网络上好像不太管用,太多人觉得在网上说话不用负责,反正谁也不认识谁,说完就走,根本不会想后果。这种心态如果不改变,这种事就会一直发生,今天是董宇辉,明天可能是别人,后天可能就是你我身边的人。

想想也挺无奈的,本来网络应该是让人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地方,现在却变成了谣言满天飞、人人自危的地方。不知道这种情况什么时候能改善,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吧,也可能永远都改不了,谁知道呢。

反正我现在看到那种爆炸性的负面新闻,第一反应就是先别信,等等看,查一查再说。这可能也是这几年网上冲浪学到的一点经验吧,保持怀疑,保持清醒,别轻易被带节奏。虽然很累,但好像也没别的办法。

合十。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