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当一个中年女人天天出去跑步,回家还不骂老公、孩子,说明了什么?
2025-11-19

前两天在小区碰到一个邻居,她的变化让我挺惊讶的。

这个邻居姓王吧,四十出头,以前见她总是一脸疲惫,头发也乱糟糟的,穿着也很随意。但那天看到她,整个人气色好得不得了,穿着运动装,头发扎得利落,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了好几岁。

我忍不住问了一句,最近是发生什么好事了吗?她笑了笑说,也没什么,就是开始跑步了,每天早上跑五六公里吧,已经坚持了小半年了。

我当时就觉得挺好奇的,因为印象里她以前特别忙,天天围着孩子转,哪有时间跑步啊。后来聊了几句才知道,她这半年不光开始跑步,整个人的状态都变了。

她说以前她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给孩子报了七八个辅导班,自己每天就是接送、陪读、检查作业。累得要死不说,孩子成绩也没见多好,反而越来越不爱学习,母子关系也搞得很紧张。

有一次孩子跟她吵架,冲她吼了一句,你能不能别管我了,我都快被你烦死了。她当时就懵了,自己这么辛苦都是为了孩子好,怎么反而成了孩子的负担?

那天晚上她想了很久,突然就想明白了一些事。她发现自己这些年活得太拧巴了,把自己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搭在孩子身上,结果孩子不领情,自己也过得很累。

于是她决定做个改变。她先是把孩子的几个辅导班砍掉了一半,只留下孩子真正感兴趣的两三个。然后腾出来的时间,她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

一开始她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就想着锻炼身体吧,于是开始跑步。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出去跑个五六公里,回来洗个澡,整个人神清气爽。

说实话我听完之后挺有感触的。因为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中年女人了,她们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围绕孩子转的陀螺,结果累死累活的,孩子不见得感激,自己也过得很憋屈。

我有个表姐,情况跟王姐差不多。她儿子上初中那会儿,她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着孩子转。早上六点起床做早饭,然后送孩子上学,白天在家准备晚饭,下午去接孩子,晚上陪孩子写作业到十一二点。

那段时间她整个人都是紧绷的,动不动就发脾气,看孩子哪哪都不顺眼。孩子写作业慢了要骂,考试成绩不理想要骂,玩会儿手机也要骂。家里的气氛特别压抑,老公也不敢多说话,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她的出气筒。

后来孩子受不了了,直接离家出走了。虽然只是出去了一晚上,第二天就找回来了,但这件事把我表姐吓坏了。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这么做不仅没帮到孩子,反而把孩子逼到了绝境。

那次之后她也开始改变了。她不再天天盯着孩子学习了,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然后她自己呢,开始学着放松,去跳广场舞,去学画画,慢慢找回了自己的生活。

说起来也神奇,她一放松下来,孩子反而自觉了。成绩虽然没有突飞猛进,但至少稳定了,而且孩子跟她的关系也缓和了很多。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说法吧,好像是某个教育专家说的,具体谁我忘了。大概意思就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盯着孩子学习,而是让孩子看到父母积极向上的样子。你天天跑步锻炼,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这个道理其实挺简单的,但很多人就是做不到。因为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觉得只要孩子好了,一切就都好了。但实际上呢,你自己不好,怎么可能把孩子教育好?

对了,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点,就是情绪管理。

我有个同事,也是中年妈妈,她以前脾气特别暴躁。在公司里还好,回到家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动不动就冲老公孩子发火。老公说句话不对她心意,她就能唠叨半天。孩子作业写错了,她能一边骂一边让孩子重写。

时间长了,她老公越来越不爱回家,孩子也越来越沉默。她自己呢,每天都在一种焦虑的状态里,睡眠也不好,身体也出了毛病。去医院检查,说是内分泌失调,还长了些小结节。

医生就跟她说,你这个情况啊,主要还是情绪问题。你得学会放松,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然身体会越来越差。

她当时也没太当回事,但后来有一次她实在受不了了,就去找了个心理咨询师聊了聊。咨询师给她的建议就是,每天给自己留点独处的时间,做点让自己开心的事。

于是她开始每天早上出去走路,不跑步,就是走,一边走一边听音乐或者听书。走完之后心情就会好很多,回到家也没那么容易发脾气了。

慢慢的,她脾气好了,家里的氛围也好了。老公愿意跟她说话了,孩子也不那么怕她了。她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改善了不少,睡眠好了,气色也好了。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一个事,关于责任的问题。

有个朋友跟我抱怨过,说她老公什么事都不管,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全是她一个人扛。孩子的事她管,老人的事她管,家里的水电煤气费她管,连老公的衣服该换季了都是她操心。

我当时就问她,那你老公为什么什么都不管?她想了想说,可能是习惯了吧,从结婚开始这些事就都是我做的,他也就顺理成章地当起了甩手掌柜。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很多女人总是习惯性地把所有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觉得不放心别人做,或者觉得自己做比较快。但时间长了,家里人就会觉得这些本来就应该是你做的,你不做反而不正常了。

所以我就跟她说,你得学会放手。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做,老公的事让老公自己管。你不是保姆,也不是管家,你是这个家的一份子,不是全部。

她听了之后半信半疑,但还是试着放手了。一开始确实有点乱,孩子忘了带作业本,老公出差忘了带充电器。但慢慢地,他们都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而她呢,终于有时间做自己的事了。她开始去健身房,开始学做烘焙,整个人的状态好了很多。

忘了前面说没说,其实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身体健康。

疫情那会儿吧,我听说好几个中年人突然出事的。有的是心梗,有的是脑溢血,都是平时看起来好好的,突然就倒下了。这些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长期熬夜、压力大、不运动。

有个数据我记不太清了,好像是说中年人的猝死率这些年一直在上升。具体数字我忘了,反正就是挺吓人的。这让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身体健康真的不能忽视。

我有个远房亲戚,四十多岁吧,就是因为长期不注意身体,最后出了问题。她平时工作特别拼,回家还要照顾孩子和老人,基本上没什么休息时间。晚上经常熬夜到一两点,早上五六点又得起床。

就这么撑了好几年,有一天她突然晕倒了。送到医院一查,血压高得吓人,还有心脏方面的问题。医生说再晚点送来可能就危险了。

她在医院住了十来天吧,出来之后整个人就变了。她开始注意休息,开始锻炼身体,把工作也调整了一下,不再那么拼命了。现在过了两三年了吧,她的身体状况比以前好多了。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人到中年真的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胡来了。你以为自己身体好,能扛,但实际上身体早就在给你发警报了,只是你没注意而已。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当一个中年女人开始天天出去跑步,回家也不再唠叨老公孩子的时候,说明她想明白了一些事。

她明白了,与其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别人身上,不如先把自己照顾好。只有自己状态好了,才有能力去照顾别人。

她明白了,很多事情没必要事事亲力亲为,放手让家人去做,他们才能成长。

她明白了,情绪管理比什么都重要,你心情好了,全家人的心情都会好。

她还明白了,身体健康是一切的基础,没有好身体,其他都是空谈。

这些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能做到的人不多。因为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为别人付出,为别人牺牲,却忽略了自己也需要被照顾。

但其实啊,照顾好自己不是自私,而是一种智慧。你把自己活得精彩了,才能成为家人的榜样。你自己幸福了,家人看着也开心。

我现在也在慢慢学着这样做。每天早上留出半小时给自己,出去走走,或者在家做做瑜伽。有时间就看看书,听听音乐,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说实话,一开始还挺不习惯的,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不能这么闲着。但慢慢地就发现,其实给自己留点时间真的很重要。这半小时的放松,能让我接下来一整天都精神饱满。

而且我发现,我状态好了之后,处理事情的效率也高了,脾气也好了。家里人跟我相处起来也更轻松了。

所以啊,如果你现在还在为家庭为孩子拼尽全力,如果你觉得自己累得喘不过气来,不妨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该给自己一些时间了?

不一定要跑步,做什么都行。重要的是,你要开始关注自己,照顾自己,让自己活得轻松一点,快乐一点。

合十。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