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失败
2025-11-19
前段时间跟一个做游戏的朋友吃饭,他跟我说起自己创业这几年踩过的坑。听完之后我挺有感触的,因为他犯的错误,其实很多人都在犯,包括我自己以前也犯过类似的。
这个朋友姓王,八零后,那会儿在一家大厂上班。他嫌工资太少,就跟几个同事一起业余时间做手机游戏。那时候智能手机刚开始火起来,大家都觉得这是个机会。
他们花了大半年时间,做了个挺简单的游戏,好像是什么炸潜艇之类的。左手控制移动,右手控制发射武器,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上线之前,几个人还打赌,猜能赚多少钱。
有人猜一万,有人猜五万,还有人猜十万。结果你猜怎么着,上线之后就几百个下载,一共赚了三百来块钱。这落差够大的吧。
但是吧,我朋友看到这个结果,不但没有气馁,反而更兴奋了。他跟我说,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个残酷的真实世界,才觉得特别有意思,特别想继续干下去。然后他就拉着两个同事辞职创业了。
说起来,这种心态其实挺重要的。很多人一看失败了就放弃了,但真正能成事儿的人,往往是那种越挫越勇的。当然了,这话说起来容易,真做起来难。
然后呢,他们总结了这次失败的经验。觉得要做网络游戏才能有规模收入,还有就是操作方式要适合触屏,不能搞什么虚拟摇杆。带着这些想法,他们成立了公司,开始做新游戏。
这次他们做的是个卡牌游戏,玩家可以点击屏幕上发亮的头像来发动技能。这个玩法在当时算是挺新颖的。对了,他们还借用了一些端游里的设计,那会儿版权意识确实不太强。
上线之前,他们又开始预测收入。我朋友猜一个月能赚两千来万。结果这次真的火了,首月流水过亿,后来总流水达到了几十个亿。
这次成功之后,我朋友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就是一定要做创新,创新才能成功。你看,这个结论听起来挺有道理的对吧,但其实这就是他后来所有麻烦的根源。
接下来他们开始做第二款游戏,选了个特别赚钱的品类。因为觉得创新这么重要,所以他们从头到尾全部重新设计,什么战斗表现啊、操作方式啊、用户界面啊,全都要创新。
结果发现这么搞太慢了,公司不能长时间不出新东西啊。于是他们成立了发行部门,准备代理其他公司做的游戏。但我朋友给下面的人定了个规矩,不创新的项目不要。
这个规矩看起来挺有原则的,但其实就是把自己给坑了。商务团队在全国到处找项目,一年多时间看了一千多个,面聊了一百多个。但是吧,真正做创新的团队本来就少,筛选下来剩不了几个。
后来他们就降低了要求,微创新也行。但问题是,创新这个筛选器太强了,筛完之后对其他方面的要求就降低了,比如美术品质啊、团队积累啊,这些都没那么看重了。
然后我朋友就签了十来个项目,投了一个多亿进去。你猜最后收回来多少,只有三千来万。这些游戏不是留存不行,就是付费很差,或者根本没人下载。
更惨的是,这些项目失败了,那些初创公司也跟着倒霉。十来个公司里,后来只剩四五个还活着。我朋友跟我说这段的时候,语气挺沉重的。毕竟这不光是钱的事儿,还牵涉到那么多人的生计。
对了,在公司内部,他还孵化了十几个创新项目。结果也是一个都没成,死因各不相同。这个时候他才开始意识到,原来创新并不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这是个挺重要的转折点。我朋友说,作为全程参与者和最重要的决策者,他对之前的成功有着重大误解。他把创新本身当成了目标,而不是达成目标的手段。这种认知上的偏差,导致了后来的一系列失败。
那为什么他会这么看重创新呢。这里面其实有个心结。他那款最成功的游戏,用了别人的IP打擦边球,后来还因为知识产权问题打官司,花了不少和解费。
我朋友内心深处不愿意承认,那款游戏的成功跟IP有很大关系。所以他就把成功归结到其他地方,比如创新。这种心理其实很正常,谁都愿意相信自己的成功是因为自己做对了什么,而不是运气好或者占了别人的便宜。
但错误的归因会导致错误的认知,错误的认知又会导致错误的决策。我朋友在这上面付出的代价,是一个多亿的真金白银,还有十来个团队的破产。这个责任谁来承担,说到底还是他自己。
后来他们做的第二款自研游戏上线了,月流水也过了亿。这个时候我朋友的心结才算解开,也才有了更坦诚的反思。
他跟我说,如果现在有人问他当初为什么成功,他会说,那是因为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大潮,那时候大厂还没完全反应过来,而他们做的游戏质量全面领先市场,又完全符合市场需要。创新重要吗,重要,但只是众多重要原因之一。
说到这儿,我朋友又跟我讲了另一个误判。他之前做游戏的时候发现,虚拟摇杆的游戏肯定不行,不适合手机操作。所以后来看到市面上有人做虚拟摇杆游戏,他都强烈建议人家换方向。
结果你知道后来怎么样,过了两三年,那些最火的游戏全都是虚拟摇杆的。这事儿把他的脸打得啪啪响。
听完这些故事,我就在想,创业这事儿真的挺难的。你以为自己找到了成功的规律,结果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的误解。你以为市场会按照你的判断发展,结果市场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有人说创业就是跟真实世界不断碰撞的过程。每次碰撞都会导致一次认知修正。真实世界就在那儿,不会管你努不努力,成功意愿强不强,或者有没有贷款卖房。
而且真实世界还会不断变化,你一个不留神,可能就已经不认识它了。这种不确定性,既可怕又迷人。
我觉得从我朋友的经历里,至少能学到几个东西。一个是不要过度迷信某个单一因素。成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时机、执行、资源、运气,缺一不可。你如果把成功归结到某一个点上,很可能就错了。
还有就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市场在变,用户在变,技术在变,你的认知也要跟着变。不能因为之前成功过一次,就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
对了,还有个很实际的建议。如果你要投资或者代理项目,别光看创新不创新。得看团队靠不靠谱,执行力强不强,对市场的理解深不深。这些基本面可能比创新本身更重要。
当然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总是容易被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局限住。我自己也经常犯这种错误,看到什么事情就想套用自己之前的经验,结果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数据,好像是说创业公司里有百分之七八十最后都失败了。这个数字听起来挺吓人的,但仔细想想也正常。创业本来就是在不确定性中摸索,失败是大概率事件。
关键是失败了之后怎么办。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能从失败中学到东西,然后继续往前走。我朋友就属于后者,虽然他踩了不少坑,亏了不少钱,但每次都能爬起来,修正认知,继续干。
说实话,能做到这点已经很不容易了。很多人失败一次就再也爬不起来了,不是因为没钱,是因为心态崩了。觉得自己不行,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觉得运气太差。这种心态一旦形成,基本就废了。
我朋友跟我说,他现在回头看这些失败,反而觉得挺值的。因为每次失败都让他对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这些东西是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当然了,这话说起来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毕竟他后来还是成功了,如果一直失败下去,他还能不能保持这种心态,那就不好说了。
但不管怎么说,从别人的失败中学习,总是比自己去踩坑要好。所以我觉得我朋友愿意把这些失败的经历分享出来,挺难得的。很多人成功了之后只愿意讲成功的故事,失败的那些都藏着掖着,生怕别人知道。
其实失败的故事往往比成功的故事更有价值。因为成功可能有运气成分,但失败总有实实在在的原因。搞清楚这些原因,下次就能尽量避免。
最后说回到我自己。听完朋友这些故事,我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是不是也把某些偶然的成功当成了必然,是不是也对某些事情有误判。
想来想去,还真有不少。但这也正常,人不可能一直对。重要的是保持警醒,时刻准备修正自己的认知。真实世界就在那里,它会用各种方式告诉你,你哪里错了,哪里对了。
合十。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