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马云最新演讲:如果事情都准备好了才去做,那你一定不会成功
2025-11-19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演讲视频,说的是创业这事儿。演讲的人挺有名的,就不具体说是谁了,反正说的那些话让我挺有感触的。

他说了句特别有意思的话,如果事情都准备好了才去做,那你一定不会成功。这话乍一听好像有点反常识,但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我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前几年刚开始做自媒体那会儿,什么都不懂,也没准备好。有朋友劝我说,你再等等吧,多学习学习,多准备准备,把该懂的都搞明白了再开始。

但我当时就想,如果我真的什么都准备好了再开始,那得等到什么时候。而且说实话,你永远都不可能完全准备好。总有新的东西要学,总有新的技能要掌握。如果一直等着准备好,那就永远开始不了。

所以我就直接开始干了。刚开始确实很糟糕,写的东西没人看,做的内容也不专业。但是吧,做着做着就慢慢有感觉了。遇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不会的就去学,就这么一点一点往前走。

那个演讲里还说了另一个观点,我觉得特别对。就是机会永远藏在人们抱怨的地方。人们抱怨的声音越大,你就去解决问题,抱怨越多,机会越大。

这个我深有体会。我记得有段时间,大家都在抱怨找不到好的学习资源,说网上的课程要么太水,要么太贵。我当时就想,既然这么多人抱怨,那是不是意味着这里面有机会。

然后我就开始琢磨,能不能做点不一样的东西。既要质量好,又要价格合理,还得真正能帮到大家。想是这么想,但真做起来才发现有多难。

刚开始做的时候,我花了好长时间准备内容,自以为做得挺好的。结果发出去之后,反响平平。有人说内容太浅,有人说讲得不够细,还有人说价格定得不对。

那会儿我挺沮丧的,觉得自己准备了这么久,怎么还是做不好。后来冷静下来想想,这不就是正常的吗。第一次做,怎么可能一下就做好。于是我就根据反馈重新调整,把内容重新打磨了一遍。

这一次就好多了。虽然还是有人不满意,但大部分人的反馈都不错。这个过程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失败其实是常态。关键不是避免失败,而是从失败里学到东西。

对了,说到学习失败这事儿,那个演讲里还提到一个特别重要的观点。就是不要去学别人怎么成功的,要去学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因为大多数的失败都有相同的原因,但成功却各有各的不同。

这话说得特别在理。现在到处都是成功学,教你怎么成功,怎么赚钱,怎么走上人生巅峰。但你想想,如果成功真的有那么简单的套路可以复制,那大家不都成功了吗。

真实的情况是,每个人的成功都有自己独特的原因。有的是运气好,有的是赶上了风口,有的是背后有资源支持。你看到的成功表面,背后可能有一百种你不知道的因素。

但失败就不一样了。失败的原因通常都是那么几种。准备不足、执行不力、方向错误、团队不行,来来去去就这些。所以与其花时间研究别人怎么成功的,不如多看看别人是怎么失败的,然后尽量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我有个做生意的朋友,前两年创业失败了,亏了小几十万。他跟我说这事儿的时候,我问他觉得最大的问题出在哪儿。他想了想说,最大的问题是太理想化了,没有真正了解市场需求。

他当时做的是个教育产品,自己觉得特别好,功能特别全,设计也很漂亮。但推向市场之后发现,用户根本不买账。不是说产品不好,是用户根本不需要那么复杂的东西。他们需要的是简单、直接、能解决问题的产品。

这个教训挺深刻的。很多时候我们做东西,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觉得这个好那个好。但用户需要什么,我们真的了解吗。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创业者应该经常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有什么,你想要什么,你愿意放弃什么。这三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真要回答清楚,还挺难的。

先说你有什么。很多人创业的时候都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没钱、没资源、没人脉。但其实你总有点什么的。也许你有时间,也许你有技能,也许你有梦想和信念。这些都是你拥有的东西。

然后是你想要什么。这个问题更重要。你到底想要什么,是赚钱,是实现梦想,还是证明自己。不同的目标,决定了你会走不同的路。

最后是你愿意放弃什么。这个可能是最难的。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放弃任何东西,又想要这个,又想要那个。但现实是,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你必须做出选择,放弃一些东西,才能得到另一些东西。

我自己当初做选择的时候也很纠结。是继续打工拿稳定的工资,还是出来自己干。打工的话,收入稳定,压力小,但天花板也低。自己干的话,风险大,压力大,但天花板也高。

最后我还是选择了自己干。不是因为我有多大的勇气,是因为我想明白了一件事,就是我愿意放弃稳定,来换取更大的可能性。这个选择到底对不对,现在也不好说,但至少我不后悔。

说到这儿,我想起来之前看过一个数据,记不太清是哪个机构统计的了,大概意思是说创业失败率特别高,能坚持三年以上的公司只有百分之二三十。这个数字听起来挺吓人的,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创业确实很难。

但难归难,还是有人能做成。为什么有的人能成,有的人不能成。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心态不一样。

那些能成的人,通常都有个特点,就是他们不怕失败。或者说,他们早就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他们知道创业这条路上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肯定会犯各种错误,但他们愿意去面对,愿意去承担。

反过来,那些失败的人,很多不是因为能力不行,是因为心理承受不了。遇到点挫折就想放弃,出点问题就开始怀疑自己。这种心态下,很难坚持下去。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要找对方向。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这话听起来像废话,但确实是这样。

我见过一些特别努力的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周末也不休息,真的特别拼。但拼了好几年,还是没做出什么成绩。为什么,因为方向错了。他们做的事情,市场根本不需要,或者竞争太激烈了,根本没机会。

所以说,努力很重要,但选对方向更重要。怎么选对方向呢,我觉得有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去看人们在抱怨什么,在需要什么。哪里的抱怨多,哪里就有机会。

比如说,现在很多人抱怨工作太忙,没时间做饭,外卖又不健康。那这里面是不是就有机会,能不能做个既方便又健康的产品。或者很多人抱怨学习效率低,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那能不能做个工具或者课程,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了,看到机会是一回事,能不能把握住又是另一回事。这就涉及到执行力的问题了。有些人很会发现机会,但就是做不出来。要么是能力不够,要么是资源不够,要么就是坚持不下去。

那怎么办呢。我觉得有个办法可以试试,就是先从小处着手。不要一上来就想做个大项目,搞个大事业。先做点小的,能快速验证的东西。如果行得通,再慢慢扩大规模。如果不行,损失也不大,可以马上调整方向。

这个方法我自己用过,确实挺有效的。当初我想做课程的时候,没有一上来就做个大课。而是先做了个小的训练营,就七八天的那种。看看大家的反响如何,收集大家的反馈。

结果发现效果还不错,大家的反馈也都挺好的。然后我就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完善内容,扩大规模。现在回头看,当初那个小训练营虽然简单,但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别指望别人来帮你。这话听起来有点冷酷,但确实是现实。为什么别人要帮你,大家都很忙,都有自己的事儿要做。愿意帮你,那是你的幸运。不帮你,那是正常的。

所以别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当然了,如果有人愿意帮你,那当然很好,要心存感激。但如果没有人帮,也别抱怨,自己想办法解决就是了。

我创业这几年,遇到过不少困难。有时候真的觉得撑不下去了,想找人帮忙。但大多数时候,你会发现,别人帮不了你,或者不愿意帮你。这个时候,责任谁来承担,还不是得自己扛。

有一次特别难,账上只剩几千块钱了,下个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我去找了几个朋友,想借点钱周转一下。结果有的说自己也困难,有的说要回去考虑考虑,反正就是各种理由。

我当时特别失落,觉得平时关系挺好的,怎么关键时刻就靠不住了。但后来想想,这很正常啊。人家凭什么要借钱给你,又不是人家的责任。最后还是靠自己想办法,把这个坎儿过去了。

经历过这些之后,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靠人不如靠己。不是说不要跟别人合作,不要寻求帮助。而是说,最终能救你的,还是你自己。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个意思。创业这事儿,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不要等着什么都准备好了再开始,不要指望别人来帮你,不要害怕失败。想做就去做,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一步一步往前走。

当然了,这不是说盲目地去干。该学的还是要学,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但不要陷入无休止的准备当中,不要总觉得还没准备好。有时候,开始本身就是最好的准备。

合十。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