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没有父母托举的人,要尽快培养这5个赚钱思维
2025-11-21

那天晚上我在小区门口的便利店买烟,碰见了之前公司的老同事小李。他现在自己做点小生意,看起来气色不错。我们就站在店门口聊了能有半个多小时,他跟我说了些这两年的经历,我听完之后突然有点感慨。

说实话,我们这些没啥家底的普通人,想要赚到钱,真的得琢磨点门道。不是说非要学那些成功学的套路,而是得明白一些基本的道理。小李那天跟我说的那些话,让我想起了很多事儿。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不太懂这些。那会儿刚毕业,觉得只要肯干活就行了。每天加班到很晚,周末也不休息,心想着老板总能看见我的努力吧。结果呢,干了两三年,工资还是那个样子。后来才慢慢明白过来,这事儿不能这么想。

我记得有一次,大概是前年还是大前年,记不太清了。公司来了个新人,刚来没多久就升职了。当时好多人都不服气,包括我在内。觉得人家凭什么啊,我们在这儿死磕了那么久,他来了几个月就能上去。后来仔细琢磨琢磨,发现人家确实有两把刷子。

这就跟卖东西一个道理。你把自己想象成一件商品,放在市场上卖。值多少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是市场说了算。我之前就犯过这个错误,总觉得自己很努力了,老板就应该给我涨工资。但老板不是看你累不累,他看的是你能创造多少价值。

说到这儿,我想起来了一个朋友。他之前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做了能有四五年吧。每天就是接任务、做图、交稿,日复一日。工资倒也不算低,一个月能拿个万把块钱。但他自己总觉得不太对劲,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反正就是感觉这样下去没啥意思。

有一天他突然跟我说,他想去学点新东西。我当时还笑他,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还折腾啥。他说不行,再不学就真的来不及了。然后他就真的去报了个班,学那个什么三维建模。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就学到半夜。

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挺痛苦的。他跟我说,有好几次都想放弃了。因为白天工作已经很累了,晚上还要硬着头皮去学那些新东西,脑子根本转不动。而且学了一两个月,感觉还是啥也不会,钱倒是花了不少。

但他硬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了。大概过了小半年吧,他开始能接一些私活儿了。虽然一开始做得不太好,甚至还有客户不满意要求返工的。有一次他做了一个项目,客户看了之后说完全不是想要的效果,让他重新做。他当时就挺崩溃的,因为已经熬了好几个通宵了。

但后来他跟我说,就是那次返工让他真正学到了东西。因为客户给他提了很多具体的意见,他照着那些意见一点一点改,慢慢就明白了一些诀窍。再后来,他的活儿越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好。到现在,他已经不在那家广告公司了,自己在家接活儿,一个月能赚个两三万,有时候运气好能到四五万。

这个故事其实说明了一个道理。你得想办法让自己值更多的钱。怎么才能值更多的钱呢,就是得不断学新东西,不断提升自己。但这里有个很重要的点,就是你不能把所有时间都用来赚眼前的钱。

我见过太多人,就是拼命干活,恨不得一天当两天用。看起来是赚到了一些钱,但过了几年回头一看,还是在原地踏步。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给自己留出成长的空间。就像那些搬砖的工人,如果一直就是搬砖,十年后还是搬砖,工资不会涨太多的。

但如果他能抽出一些时间,学点别的技术,比如说水电工、木工之类的,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可能刚开始会少赚一些钱,但学会了之后,赚的就比单纯搬砖多多了。

然后呢,还有一个事儿我觉得挺重要的。就是你得有点好胜心。我知道现在很多人都说什么佛系啊、躺平啊,但说实话,你要是真的想赚钱,就不能太佛系。

我以前有个同事,能力其实挺不错的。但他就是不愿意跟别人竞争,总说够用就行了。每次有升职的机会,他都不去争。后来那些跟他差不多水平的人,一个个都升上去了,他还在原来的位置。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老同事聚会。大家都在聊现在做什么,收入怎么样。聊着聊着,气氛就有点尴尬了。因为他发现,当年跟他一起进公司的那些人,现在收入都比他高不少。有的人已经当上了部门主管,有的人自己出去创业了。

他当时跟我说,其实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不是说嫉妒别人,而是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些年好像白过了。如果当初能多争取一下,多努力一点,可能现在就不一样了。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说法。好像是某个研究机构做的调查,具体名字我记不清了。大概意思是说,在一个行业里,最顶尖的那百分之十几的人,能拿走这个行业百分之七八十的收入。听起来挺夸张的,但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就拿做自媒体来说吧。现在做自媒体的人多了去了,但真正赚到钱的,也就是那么一小撮人。那些头部的账号,随便发个广告就是好几万,甚至十几万。而大部分人,辛辛苦苦做了一年,可能连一千块钱都赚不到。

所以说,你要是想赚钱,就得想办法往上爬。不能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员工,得想着怎么能做到更好。这不是说要踩着别人往上爬,而是要跟自己较劲,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

比如说,你可以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就像我之前说的那个朋友,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半年之内学会三维建模,一年之内能接到活儿。这个目标不算太大,但也不算太小,刚刚好够得着。

然后你可以每天做一点点。不用做太多,但一定要坚持。比如说每天晚上花一个小时学习,或者每周末抽半天时间练习。这样积累下来,一年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确实进步了不少。

对了,说到这儿,我想起来另外一件事。就是很多人干着干着,就发现自己好像到了一个瓶颈。怎么努力都上不去了。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其实就是要换个思路。

我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个销售,已经做得很不错了。每个月的业绩都能排在前几名,收入也还可以。但你发现,不管怎么努力,好像也就是这样了。这时候你就该想想,是不是应该换个方向了。

比如说,你可以去争取做销售主管。虽然可能一开始工资不会涨太多,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升级。因为你从一个做事的人,变成了管人的人。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性格内向,不适合做管理。但其实呢,做管理的人什么性格都有。有的人很能说,有的人不太爱说话。有的人很强势,有的人比较温和。没有说哪种性格就一定不适合做管理的。

关键是你要愿意去学,愿意去尝试。刚开始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会觉得很难。但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自己其实也能做好。而且做管理的收入,一般都比做执行的高。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可以去负责一整个项目,而不是只做其中的一个环节。这也是一种升级。比如说,你原来只是负责活动策划,现在可以去负责整个活动的运营。虽然工作量可能会大一些,但你的价值也提升了。

为什么呢,因为老板给你发工资,看的是整个项目赚了多少钱。如果项目赚了很多钱,他自然愿意给你多发一些。但如果你只是负责其中一个环节,老板想的就是这个岗位市场价是多少,他就给你多少。

我之前就吃过这个亏。那会儿在公司做新媒体运营,负责写文章。写得还算不错,老板也挺满意。但工资就是涨不上去,一个月就是那么七八千。后来跳槽到另一家公司,负责整个公众号的运营。虽然刚开始也是七八千,但做了半年之后,老板就给我涨到了一万五。

这就是区别。同样是做新媒体,负责一个环节和负责整个项目,拿到的钱是不一样的。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来,有些人可能会问,那我怎么才能负责整个项目呢,老板不给我机会啊。这个问题其实挺现实的。确实有很多时候,你想升级,但老板不给你机会。

这时候怎么办呢,我觉得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主动去争取。比如说,你可以跟老板提,自己想负责更多的事情,愿意多承担一些责任。虽然不一定每次都能成功,但多试几次,总会有机会的。

另一个办法,就是自己去创造机会。比如说,你可以在业余时间自己做点事情。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很多事情在家就能做。你可以做个小生意,或者做个自媒体账号,或者接点私活儿。这些都是在给自己创造机会。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么干的。他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自己做视频号。刚开始的时候,也没什么粉丝,做了好几个月都没啥起色。但他就是坚持每天发一条视频,内容也不复杂,就是分享一些日常的小技巧。

后来有一天,突然有个视频火了。一下子涨了好几千粉丝。然后他就趁着这个势头,继续做下去。现在他的粉丝已经有十几万了,每个月光靠接广告,就能赚个一两万。

这个钱对他来说,就是额外的收入。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有了自己的东西。这个账号就是他的,不管他在哪家公司上班,或者不上班了,这个账号都还是他的。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

很多人可能没想过这个问题。我们辛辛苦苦工作,到头来其实什么都没留下。公司是老板的,客户是公司的,项目也是公司的。我们走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

那怎么办呢,就是要想办法拥有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一个产品,可以是一个账号,可以是一门课程,也可以是一些客户资源。总之,你得有点自己的东西。

我以前在创业邦上班的时候,就经常想这个问题。虽然工资还不错,但我总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因为我所有的时间,都在给公司创造价值。我走了之后,我创造的那些价值都留在公司了,我自己什么都没有。

所以后来我就开始写公众号。刚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发发文章,也没想着能赚钱。但慢慢地,粉丝多了起来。虽然不算特别多,但也有个几千人在关注。这时候我就发现,这个东西是我自己的。

后来我离开了那家公司,但我的公众号还在。而且因为有了这个公众号,我还能接一些活儿,写点软文啊,做点推广啊,也能赚点钱。虽然不多,但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这就是拥有自己的东西的好处。你不再只是卖时间,而是在卖你创造出来的产品。这样的话,你就不受时间的限制了。你可以一边做其他事情,一边让这个产品给你带来收入。

当然了,要做到这一步也不容易。很多人尝试过,但最后都放弃了。为什么呢,因为太难了,而且短期内看不到效果。

我记得我刚开始做公众号的时候,写了能有两三个月吧,粉丝才涨了不到一百个。那段时间真的很想放弃,觉得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干这个。但后来想想,反正也没损失什么,就继续坚持呗。

坚持到第六个月的时候,突然有一篇文章被转发了很多次。一下子涨了好几百粉丝。那时候才觉得,原来是有可能的。然后就更有动力继续做下去了。

说到这儿,我觉得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懂得保护自己的钱。很多人好不容易赚到一些钱,结果一不小心就亏出去了。

我见过好几个这样的例子。有个朋友,之前做生意赚了能有三四十万吧。然后有人找他,说有个项目特别好,投资二十万,一年能赚五十万。他一听就心动了,觉得这么好的机会不能错过。结果呢,钱投进去之后,那个人就失联了。

还有个朋友,攒了十几万,想开个小店。结果选址没选好,租金又贵,半年就赔光了。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所以我现在特别谨慎。不管什么投资机会,只要我不懂的,我都不会碰。而且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就是如果这个钱全亏了,我承受不了,那我就不投。

比如说,我现在手里有五十万。有人跟我说,投资三十万,能赚很多钱。我就会想,如果这三十万全没了,我能不能承受。如果不能承受,那我就不会投,不管这个机会看起来有多好。

这不是说我胆子小,而是要对自己负责。我们赚钱已经够难了,不能轻易把钱亏出去。

前段时间,有个做理财的人加我微信。跟我说什么基金啊、股票啊,说得天花乱坠的。我就问他,你自己做了多久了,赚了多少钱。他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我就知道,这种人不能信。

真正赚钱的人,是不会到处拉人投资的。他们巴不得闷声发大财,怎么可能告诉你。所以那些主动找上门来的投资机会,基本上都有问题。

还有一个,就是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很多人看别人做什么赚钱了,就也想去做。但他们忘了,别人能做好,不代表自己也能做好。

就拿开餐馆来说吧。我见过太多人,看别人开餐馆赚钱了,自己也想试试。结果呢,选址不会选,装修不会弄,菜品也不行,服务也跟不上。开了没几个月就关门了,几十万就打了水漂。

这就是不懂装懂的后果。你要是真想做某件事,得先花时间去学,去了解,去积累经验。不能看别人赚钱了,就觉得自己也能赚。

我记得有一次,一个朋友跟我说,他想辞职去开奶茶店。我就问他,你懂奶茶吗,你会调配吗,你知道怎么选址吗,你知道怎么管理员工吗。他都说不知道,但他觉得这些可以慢慢学。

我就劝他,你要是真想做,可以先去奶茶店打工半年,把这些都学会了再说。结果他没听,硬是辞职开了店。不到一年,店就倒闭了,赔了快二十万。

所以说,守钱真的比赚钱更重要。你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一定要看好了,不能轻易拿出去冒险。

最后我想说,其实赚钱这件事,没有什么捷径。就是要踏踏实实地积累,一点一点地成长。不要想着一夜暴富,那都是不现实的。

我们这些普通人,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变得更值钱,让自己有点不可替代性。然后呢,要有点野心,不能太安于现状。看到机会要敢于去抓,不要总是畏畏缩缩的。

但同时呢,也要小心谨慎,不能盲目冒险。保护好自己辛苦赚来的每一分钱,不要让它们轻易流失掉。

我觉得做到这几点,虽然不一定能发大财,但至少生活会越来越好。至于那些什么年入百万、财务自由之类的,看缘分吧。有机会就争取,没机会也不要勉强。

反正呢,日子总是要过的。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然后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时间长了,总会有回报的。

就说这些吧,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也没什么章法。算是跟你聊聊天,说说我这些年的一些想法。你要是觉得有道理,就试着做做看。要是觉得不对,那就当我瞎扯淡,听听也就算了。

合十。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