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白手起家的6条铁律
2025-11-22
说起创业这事儿,我前两天正好跟一个朋友聊到。那哥们儿大概三十五六岁吧,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干了快十年了,职位也不低,但就是总觉得给人打工没意思,老想着自己出来干点什么。
他约我吃饭的时候,整个人那叫一个兴奋,说他想到了一个特别好的点子,做一个什么什么平台,连商业计划书都写好了,问我要不要一起干。我当时就问他,你这个东西市面上有人做过吗?他说没有啊,正因为没有人做过,所以才是机会嘛。我听完就劝他先别急,再想想。
这事儿让我想起好多年前,具体哪年记不清了,反正就是那会儿刚开始流行O2O,我一个同学也是这样,非要做一个特别创新的模式,什么上门给人修电脑、修手机之类的。结果呢?投进去小几十万,三个月就黄了。后来他跟我说,那段时间简直是噩梦,每天睁开眼就想着钱花哪儿去了,怎么一个客户都没有。
你说这怪谁?也怪不了谁,就是太想搞创新了,总觉得自己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
其实创业这事儿,最大的坑就在这儿。很多人一开口就是什么蓝海市场、什么颠覆式创新,听着特别高大上,但你仔细想想,这玩意儿靠谱吗?如果真那么好的机会,为什么那些有钱有资源的人不去做?
我记得有个做了二十多年生意的老板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做生意啊,最重要的不是你想做什么,而是你能做成什么。这话听起来特别朴素,但你细品,真是这个理儿。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前几年我也动过心思,想着要不要搞点别的。那会儿看到有人做手工艺品生意特别火,什么原创设计啊、文创产品啊,我就想我也可以搞一个。但后来冷静下来想了想,我既不懂设计,也没有供应链资源,更不知道怎么卖货,我凭什么觉得自己能做成?
后来我就老老实实继续做自己熟悉的事儿,虽然不够酷,也没那么多人羡慕,但至少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每一步该怎么走。这就是区别。
说到这儿我又想起另外一件事,可能跟主题有点远,但我觉得挺能说明问题。我有个邻居,以前在一家火锅店打工,干了大概五六年吧,从服务员一直做到店长。后来他自己开了一家火锅店,现在生意还挺好的。
有一次我问他,你怎么就敢自己开店了?他说其实也没想那么多,就是在那家店待久了,什么都看明白了。选址要注意什么、食材从哪儿进货、人工成本怎么控制、营销怎么做,这些他心里都有数。他说最重要的是,他知道这个模式是能赚钱的,因为他亲眼看着老板赚了好几年。
你看,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个点。创业最保险的方式,不是你突发奇想搞个大新闻,而是你在某个行业里待过,看过别人怎么做成的,然后自己照着做。
但很多人不信这个邪。我见过太多人,看到别人做什么火了,就觉得自己也能做。比如前两年直播带货特别火的时候,不知道多少人辞职去做主播。但你想想,真正做起来的有几个?大部分人不都是播了两个月,发现根本没人看,然后就放弃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表面,没看到人家背后的积累。人家可能是在这个行业浸淫了好几年,对产品特别了解,对用户心理特别清楚,又或者本身就有一定的粉丝基础。你什么都没有,凭什么觉得自己能火?
这让我想起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你去网上看那些成功学的文章,都会告诉你要敢想敢干、要勇于创新。但你去看真正做生意赚到钱的人,有几个是靠创新起家的?大部分不都是看准了一个已经被验证过的模式,然后自己去复制、去优化吗?
我以前有个做服装生意的朋友跟我说,他从来不做什么原创设计,就是看哪个款式卖得好,他就去找工厂做类似的,然后价格定得比人家低一点。你可能觉得这不够高级,但人家一年能赚个几十万,日子过得挺滋润的。
反倒是那些非要搞什么独立设计师品牌的,我见过好几个,最后都赔得底朝天。不是说人家的东西不好,而是这个市场太难了,你既要有设计能力,又要懂供应链,还要会营销,更重要的是你得有足够的资金撑着。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了,就是规模的问题。很多人创业的时候,总想着要做大做强,动不动就要对标谁谁谁。但说实话,这种想法对普通人来说就是毒药。
我记得看过一个什么调查报告,具体是哪个机构做的我忘了,反正大意就是说大部分创业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方向不对,而是因为步子迈得太大。一开始就想做个大平台、大品牌,结果钱烧完了,连个响都没听见。
你想想看,那些真正做大的企业,哪个不是从小做起的?就算是现在那些互联网巨头,当初起步的时候,不也就是几个人在一个小办公室里折腾吗?
所以我特别认同一个观点,就是创业初期最重要的不是做多大,而是先做成。哪怕你一开始只能服务十个八个客户,那也没关系,只要这个模式是通的,只要你能验证这事儿能赚钱,那就可以继续往下走。
说到验证,这又是一个大坑。很多人做事情特别想当然,觉得我这个想法肯定行,然后就一头扎进去。但实际上呢?市场根本不买账。
我以前就犯过这个错误。那会儿我想做一个什么培训课程,自己在那儿设计了老半天,课程大纲啊、定价啊、营销方案啊,全都想好了。结果发出去之后,一个人都没报名。后来我才明白,我压根就没去调研用户到底需要什么,全是自己在那儿意淫。
那次之后我就学乖了,每次想做什么事情之前,一定要先去问问身边的人,看看市场上有没有类似的产品,研究研究人家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能做成。然后我再根据这些信息,去判断我做这个事情成不成立。
这个过程其实挺枯燥的,不像你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想法那么刺激。但没办法,创业就是这样,你得踏踏实实地去论证、去验证,而不是凭感觉拍脑袋。
还有一点我觉得特别重要,就是执行力。这个说起来好像是废话,但真正能做到的人不多。
我见过太多人,计划写得特别漂亮,但一到执行就拉胯。要么是觉得太累了坚持不下去,要么是遇到点困难就打退堂鼓,要么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前段时间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跟我抱怨,说他也想好好做内容,但就是坚持不下来。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每天下了班都很累,回家就想躺着,哪有精力写文章。
我当时就跟他说,那你这个创业就别做了,因为你连最基本的坚持都做不到,后面更难的事情你怎么办?谁来给你兜底?到时候赔了钱,你怪谁?
这话可能说得有点重,但这就是现实。创业不是过家家,不是说你今天想干就干,明天不想干就不干。你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投进去的钱负责。
说起来,我自己其实也不是什么成功的创业者,只是这些年跌跌撞撞,总算是摸到了一点门道。最大的感受就是,创业真的不浪漫,反而特别现实、特别残酷。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你真的想做点什么,那也没必要太悲观。只要你脚踏实地,做自己能做成的事,从小做起,不断验证、不断调整,总还是有机会的。
关键是你得想清楚,你到底为什么要创业?是因为真的有一件事你特别想做,还是只是觉得给别人打工不爽?如果是后者,那我劝你还是算了,因为创业比打工难受多了。
合十。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