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我不是药神》:穷人生病只能等死,为何政府不去买单?
2025-11-22

前几年看《我不是药神》的时候,说实话我哭得挺惨的,那种哭不是因为煽情,是因为那种无力感太真实了,就是明明知道有药能救命,但你就是买不起,这事儿放谁身上都得崩溃。

电影散场之后我和朋友在电影院门口站了好一会儿,谁都没说话,后来她突然问了我一句,你说这事儿到底怪谁啊。我当时也答不上来,因为你仔细想想,好像谁都没错,但结果就是有人得等死,这逻辑听起来就很荒谬对吧。

那段时间我就老想这个问题,想得有点魔怔了,甚至翻了好些资料,虽然现在记得也不是特别清楚了,但大概的脉络还算理得出来。今天就想和你聊聊这事儿,不是要给谁洗白,也不是要骂谁,就是试着把这团乱麻理一理,看看这里头到底卡在哪儿了。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其实最开始让我转变想法的,是另一个完全不相关的故事。那是七十年代的时候,非洲有个修女,她给美国航天局写了封信,大意就是说你们花那么多钱去研究火星,地球上还有那么多孩子吃不上饭呢,这钱为啥不拿来救人。这个质问听起来特别有道理是吧,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也觉得这修女问得好,凭什么啊。

但航天局那边有个博士回了封信,那封信我后来找来看了好几遍,虽然具体内容我现在也记不全了,但核心意思我记得很清楚。他说的大概是这个意思,就是政府的钱不是想花哪儿就花哪儿的,每一分钱都有预算,都有用途,你不能说因为有人饿肚子,所有其他事情就都不做了。而且很多时候,那些看起来和救人没关系的投入,最后反而会绕个弯帮到你。

比如说研究太空技术,它催生出来的那些新材料、新方法,后来不都用到医疗上了么。我记得当时看到一个例子,说是什么卫星技术后来改良了远程医疗,这就等于是帮山区的人看上了病,但你要说这钱一开始是为了治病花的,那肯定不是啊。

我突然就想明白了一件事,就是这个世界的运转,它不是一条直线,不是说你投一块钱进去马上就能看到一块钱的效果。它更像是一张网,你扯动这边,那边也会跟着动,但你一开始可能根本看不出来它们有什么关系。

回到药的事儿上也是一样。我有个朋友,她男朋友就在药企工作,电影上映那会儿她跟我抱怨,说她男朋友看了一半就拉着她走了,气得不行。后来她跟我解释,说药企的人其实也挺不容易的,研发一个新药,时间长得吓人,十年八年都算快的,钱更是烧得厉害,几十亿美金砸进去,最后可能啥都没弄出来。

我当时听了心里还是有点不服气的,我说那病人要死了怎么办,难道就为了你们赚钱,让人家等死吗。她叹了口气说,你以为药企不想便宜卖啊,问题是前面砸进去的钱总得赚回来吧,不然下一个药谁来研发,那些罕见病的药谁愿意做。她说得也有道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疫情那会儿不是有很多人在家办公么,我那时候闲着没事就在网上乱翻,看到一篇文章说印度的仿制药产业。那篇文章写得挺有意思的,说印度能做仿制药,是因为他们的专利法跟别的国家不太一样,大概意思就是他们可以绕过一些专利保护,直接仿制。

这事儿听起来好像挺不地道的,但站在病人的角度,你又说不出什么来,毕竟人家确实救了命。我记得文章里提到,印度政府当年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也是顶着巨大压力的,发达国家那边各种施压,但印度还是扛下来了。你说这事儿谁对谁错,我真的说不清楚。

对了,还有个细节我印象特别深。电影里那个警察,他其实挺为难的吧,一边是法律,一边是人情。我记得有场戏是他去抓那些病人,那些病人跪下来求他,说这药就是救命的,你抓了卖药的人,我们就只能等死了。警察当时那个表情,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难受。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时候我们特别希望有个简单的答案,希望能有个人站出来说,这事儿就该这么办,照着做就行了。但现实往往不是这样的,它给你的永远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题。你说让警察不抓人吧,那法律算什么,以后是不是谁都可以不遵守规矩了。你说让他抓吧,那些病人怎么办,真的就只能等死么。

我记得那段时间我特别焦虑,老觉得这个世界怎么这么操蛋,为什么就不能让所有人都活得好好的。后来有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突然想通了一件事,就是这个世界的资源,它就是有限的,不管你怎么分配,总会有人拿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份。

这不是说我们就该接受这种不公平,而是说我们得承认这个现实,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想办法。就像那个航天局的博士说的,你不能因为有人饿肚子,就把所有钱都拿去买粮食,因为那样的话,可能明年粮食就没人种了,后年大家一起饿死。

说到政府这一块,很多人会问,既然药企要赚钱,病人又买不起,那政府为什么不出钱买单呢。这个问题听起来特别合理,但你要真的去查一下政府的预算,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我之前看到过一份报告,具体名字我忘了,但里面提到政府的钱要分到各个领域去,教育、医疗、基建、国防,哪个都不能少。你说多给医疗一点吧,那教育怎么办,孩子上不了学,以后谁来研发新药。你说多给基建一点吧,那医疗又不够了。这就是个此消彼长的关系,特别难平衡。

而且还有个问题,就是政府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主要还是靠税收。我们一边希望政府少收点税,让老百姓手里的钱多一点,一边又希望政府多花钱,把什么都管起来,这本身就很矛盾。我记得有个经济学家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说政府不是万能的,它只能在有限的资源里尽量做到相对公平。

那会儿我还试着算了一笔账,虽然数字肯定不准,但就是想有个概念。假设政府要把所有重病患者的药都包下来,那得花多少钱。我记得当时算出来的数字大得吓人,反正远远超出了医保的承受能力。后来我想想,这账其实没法算,因为变量太多了,什么病算重病,什么药该报销,报销多少,这每一条都能吵翻天。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我不是药神》这个电影,它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没有给你一个简单的答案。你看完之后会很难受,但这种难受是有价值的,因为它逼着你去思考,去面对那些平时不愿意面对的问题。

我记得电影快结尾的时候,有个镜头特别打动我,就是那些病人送程勇,一个个摘下口罩,露出脸来。那个场景我看得眼泪哗哗的,因为你能感觉到,这些人他们不是在送一个贩子,他们是在送一个给了他们希望的人。但与此同时,程勇做的事情,从法律上来说确实是违法的,这个矛盾就摆在那儿,让你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这让我想到另一件事,就是很多时候我们特别喜欢站队,喜欢把人分成好人和坏人,黑的和白的。但真实的世界不是这样的,大多数情况下,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有道理,所有人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但结果就是有人受伤了。

药企觉得自己没错,我投入了那么多钱,冒了那么大风险,凭什么不能赚钱。病人觉得自己没错,我想活命有什么错,难道我就该去死吗。警察觉得自己没错,我只是在执行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政府也觉得自己没错,我的资源有限,只能优先保证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

你看,每个人都没错,但结果就是有人死了,这个逻辑听起来很荒谬,但它就是真实存在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就这么认命了,该死的死,该活的活。我觉得不是这样的,虽然这个问题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我们可以一点一点地改善。

比如说医保的覆盖面可以慢慢扩大,虽然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药都纳入进去,但每年多纳入几种,积少成多,总是在进步。我记得电影里最后有个画面,说格列卫进医保了,价格降下来了,很多病人就有救了。这个改变虽然来得晚了一点,但总归是来了。

还有就是药品研发的机制也可以改进,比如说政府可以给研发罕见病药物的企业一些补贴或者税收优惠,降低他们的成本,这样药价也就能降下来。我之前听说有些国家就是这么做的,虽然具体效果我不太清楚,但至少这是一个方向。

另外还有个思路,就是国际合作。药品研发这事儿,其实不一定非要各个国家单打独斗,如果能联合起来,成本就能分摊,效率也能提高。我记得看过一个报道,说有些国际组织就在做这个事情,专门针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疾病研发便宜的药,虽然规模还不大,但这个想法挺好的。

说到这儿,我又想起来一件事,就是有时候解决问题的办法,它不一定是从问题本身入手的。就像前面说的那个航天局的例子,看起来和饥饿没关系的事情,最后反而帮助解决了饥饿问题。

医疗这块也是一样,你光盯着药价看,可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果能把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提上来,让更多人有钱买药,是不是也是一种解决办法。如果能加大教育投入,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是不是就能研发出更多更好的药。如果能改善交通,让偏远地区的病人也能及时得到救治,是不是也能救很多人。

这些事情看起来好像绕了一大圈,但其实都是在往同一个方向努力,就是让更多人活得更好。只不过这个过程很慢,慢到可能我们这辈子都看不到完美的结果,但这不代表我们就该放弃。

我记得有个哲学家说过一句话,具体怎么说的我忘了,大意就是说,我们无法选择这个时代给我们的命题,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回答这个命题。《我不是药神》给我们的命题就是,当法律、道德、生命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样,但重要的是我们得去想,去讨论,去尝试。哪怕我们最后发现所有的办法都不完美,但至少我们努力过了,至少我们没有冷漠地旁观。

电影里有句台词我印象特别深,程勇说,我不是药神,我只是不想看着他们死。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它其实说出了一个特别朴素的道理,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点什么。你不一定非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哪怕只是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理解,多一点耐心,都是在让这个世界变好一点点。

我自己能做的其实也不多,就是尽量不要用那种非黑即白的眼光去看问题,尽量试着理解不同立场的人为什么会那么想,那么做。有时候我也会很愤怒,觉得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但愤怒过后,还是得想办法往前走。

说到底,《我不是药神》这个电影,它最大的价值不是给了我们答案,而是让我们看到了问题,看到了那些平时被我们忽略的角落,看到了那些在夹缝中挣扎的人。看到了,就不会忘记,不会忘记,就总会有人去想办法改变。

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可能充满挫折,但只要我们一直在努力,总会有变好的一天。就像电影最后说的,格列卫进医保了,虽然这个结果来得有点晚,但它终究是来了。而在这之前那些死去的人,那些没能等到这一天的人,我们能做的就是记住他们,记住这个教训,然后尽量不让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我知道这样说可能有点理想主义了,但如果连这点理想主义都没有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我们总得相信点什么,相信这个世界会变好,相信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相信那些痛苦和眼泪最终会换来一些改变。

夜深了,写到这儿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说清楚了什么,可能还是很乱,但这就是我这段时间想的东西。如果你也看过这个电影,如果你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希望我们都能在各自的位置上,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这个世界变得稍微好一点点。

合十。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