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20多岁的活法,毁掉你30岁后的人生
2025-11-23
那天晚上我跟一个做了七八年人力资源的朋友喝酒,他说了句话让我记到现在,他说你知道吗,二十几岁的人跟三十几岁的人站在我面前,我一眼就能看出谁更值钱,不是看脸,是看眼神里有没有东西。
当时我还不太懂他什么意思,后来自己也过了三十岁,慢慢就明白了,那个眼神里的东西,大概就是你这些年到底在干什么,是真的在活,还是只是在混日子。
我有个表弟,前两年刚大学毕业,学的好像是什么工商管理还是市场营销来着,反正就那种听起来挺唬人但实际上啥也不是的专业。毕业那会儿他找了份工作,在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做销售助理,每个月工资大概四五千块钱吧,具体多少我也记不清了。
刚开始他还挺兴奋的,逢年过节见面就跟我们说公司怎么怎么样,同事多有意思,领导对他多好。那时候看他的样子,觉得这孩子还挺有干劲的,应该能混出点名堂来。
结果过了大半年吧,有次家里聚餐,我发现他整个人状态就不太对了。吃饭的时候一直在低头看手机,问他工作怎么样,他就说还行还行,然后就没下文了。后来我姨跟我妈私下说,这孩子现在天天回家就躺着玩手机,周末也不出门,就窝在房间里打游戏看剧,问他话也爱理不理的。
我当时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但也没多说什么,毕竟人家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想法。
又过了小半年,听说他辞职了,理由好像是觉得工作太累,钱又少,看不到什么前途。辞了之后也没急着找下一份,就在家待着,说是要好好想想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这一想就想了两三个月,最后还是我姨托人给他找了个差事,在一家贸易公司做文员,工资比之前还低一点。
做了没到半年,又辞了。这次的理由是公司管理混乱,老板脾气不好,同事之间勾心斗角。我姨气得不行,但也拿他没办法,只能由着他去。
后来我专门找了个时间跟他聊了聊,问他到底想干什么,有什么打算。他跟我说了一堆,什么现在工作不好找啦,好工作都被关系户占了啦,年轻人没有机会啦,反正就是各种抱怨。最后他说了一句话,他说哥你别劝我了,我现在就是想躺平,反正努力也没用,不如过一天算一天。
那时候他才二十四五岁,就已经开始说躺平了,我当时就觉得挺悲哀的。
不过说实话,像他这样的年轻人,现在真的不少。我在地铁上,在商场里,在各种地方,都能看到那种眼神空洞的年轻面孔,明明应该是最有活力的年纪,却好像已经活得像个七老八十的人了。
有人说这是时代的问题,说现在年轻人压力太大,房价太高,机会太少,所以才会这样。这话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的,但我总觉得不全对。因为我也见过不少同样处境的年轻人,人家活得就完全不一样。
我有个同事的女儿,今年二十七八岁吧,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产品运营。工资也不算特别高,北京的房价她肯定买不起,每个月房租就要去掉工资的三分之一还多。按理说她的条件跟我表弟差不太多,甚至压力更大一些,但人家下班之后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样。
她每周至少健身三次,周末会去参加各种线下活动,什么读书会啦,摄影课啦,职业技能培训啦,反正就是各种折腾。我那同事有时候还挺心疼女儿的,说你工作已经够累了,回家就好好休息呗,折腾这些干什么。
她女儿就跟她说,妈你不懂,我现在不学这些,等我三十五岁被裁员了怎么办,总得给自己多留几条后路吧。
后来她还真靠着业余时间学的那些东西,从原来的公司跳到了一家更好的公司,工资翻了快一倍。我同事跟我说起这事的时候,脸上那个得意劲儿啊,就差没贴个大字报到处宣传了。
这两个年轻人的差别在哪儿呢,我琢磨了挺久的。后来觉得啊,可能就是在于,有些人知道自己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干什么,会直接影响到三十岁以后站在哪里,而有些人根本就没想过这个问题。
就好比你今天晚上躺在沙发上刷了三个小时短视频,当下确实挺爽的,但这三个小时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帮助吗,完全没有。你可能连明天早上都记不起来昨晚看了些什么内容。而如果你把这三个小时用来学点东西,哪怕就是看看专业书,练练英语,学个新技能什么的,日积月累下来,差距就出来了。
我记得有个说法,好像是谁说的来着,记不太清了,大概意思是说,你不要指望你三十岁的时候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取决于你三十岁那年做了什么,而是取决于你二十五岁的时候做了什么。
这话听起来有点绕,但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个理儿。
前两年疫情那会儿,我们公司裁了一批人,其中有个三十多岁的老员工,在公司待了快十年了。平时看他工作也挺认真的,任务都能完成,从来不迟到早退,按理说应该不至于被裁。但最后还是走了,据说是因为他做的那些工作,随便找个工作两三年的年轻人都能做,而且年轻人要求的工资还更低。
这事儿当时在公司传得挺开的,大家私下里都在讨论,说这哥们儿在公司待了十年,结果还是做着最基础的活儿,这些年到底学了啥。后来有人说,他每天就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手上的工作,下班就走,从来不主动学新东西,公司搞培训他也是能躲就躲,反正就是那种典型的混日子的状态。
十年时间啊,如果真的用来积累,该能学到多少东西。但如果只是把同一年的经验重复用十次,那跟工作一年有什么区别呢。
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时光能倒流,回到我二十五岁那年,我会做些什么不一样的事情。说实话,那时候我也是个挺混的人,虽然不至于像我表弟那样整天躺平,但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每天就是上班下班,周末约朋友吃吃喝喝,日子过得倒也不难受,但就是感觉缺了点什么。
真正让我有改变的,是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大学同学的婚礼。那个同学是我们当年班里最不起眼的一个,成绩一般,长相一般,家境也一般,反正就是扔到人堆里都找不出来的那种。结果那次婚礼上,我发现他过得比我们所有人都好。
他在一家外企做中层管理,工资听说有小几万吧,在郊区买了套房,虽然不大但至少是自己的,老婆是他同事,两个人感情看起来挺好的。婚礼结束后我们几个老同学一起聊天,我就问他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
他说的话我到现在还记得,他说其实也没什么秘诀,就是毕业后给自己定了几个目标,然后一个一个去实现。比如说三年之内要把英语练到能流利交流的程度,所以他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背单词,晚上回家看英文剧,周末去英语角找老外练口语,就这么硬生生把英语给提上来了。
比如说要在三十岁之前买房,所以他每个月都会记账,把开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然后把剩下的钱都存起来。他说那几年过得是挺苦的,基本上没买过什么贵的东西,朋友约饭能推就推,周末也不出去玩,就是为了攒首付。
比如说要在职场上有所发展,所以他工作特别卖力,老板交代的任务总是提前完成,还会主动去学一些工作相关的技能,什么项目管理啦,数据分析啦,慢慢就从基层员工做到了现在的位置。
听他说这些的时候,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不是嫉妒,就是觉得惭愧吧,同样的起点,同样的时间,人家能做到这样,而我却还在原地打转。
那次之后我就开始反思,开始给自己做规划。说实在的,一开始真的挺难的,因为习惯了那种得过且过的状态,突然要改变真的需要很大的毅力。
我记得我第一次尝试早起学习,定了六点的闹钟,结果闹钟响了我按掉又睡了,第二天又是这样,连着一个礼拜都没成功过。后来我就把闹钟放到离床远一点的地方,这样起来关闹钟的时候人也就醒了,慢慢才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还有学英语,刚开始背单词真的特别痛苦,经常背了就忘,忘了又背,感觉完全没有进步。有好几次我都想放弃了,觉得自己可能就不是学语言的料。但后来咬咬牙还是坚持下来了,大概坚持了小半年吧,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看英文资料的时候不用每个词都查字典了,那种成就感真的挺爽的。
这些小小的改变积累起来,慢慢就看到了效果。工作上的表现也越来越好,老板开始把一些重要的项目交给我,收入也比之前涨了不少。虽然还达不到那个同学的水平,但至少感觉自己是在往前走的,不是在原地踏步了。
回过头来看,我觉得二十几岁最可怕的不是穷,不是累,而是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该往哪里走。就像在一个巨大的迷宫里瞎转悠,走到哪算哪,完全是听天由命。
而那些在三十岁之后过得好的人,大多数都是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想清楚了自己要什么,然后朝着那个方向一步步走过去的。他们可能走得很慢,可能中间走了不少弯路,甚至可能走错过方向,但至少他们是在走,是在动,而不是站在原地抱怨世界不公平。
我表弟后来又换了几份工作,每次都干不长,理由也是各种各样。现在他已经快三十了,还是一事无成的样子,每次家里聚会大家都不太敢问他工作的事情,怕他尴尬。
上次见到他,我忍不住又跟他聊了几句。我说你也快三十了,总得想想以后怎么办吧,不能一直这样混下去。他还是那副样子,说哥我也想啊,但是现在这个社会,努力有什么用,该你的就是你的,不该你的怎么努力也没用。
我当时挺想反驳他的,但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我知道,有些道理你讲一百遍也没用,除非他自己想通了,否则谁说都没用。
只是有时候想起来还是会觉得可惜,好好的一个年轻人,就这么废了。当然他可能不觉得自己废了,可能还觉得自己挺清醒的,看透了这个世界的本质,选择了一条不那么累的路。但这条路走到最后会怎么样,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前段时间刷短视频,看到一个博主在讲年轻人的职业规划,他说了一句话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他说你二十几岁的时候怎么过,基本上就决定了你三十岁以后会站在什么位置。你在最该努力的年纪选择了安逸,那到了三十五岁的时候,你就只能接受那个最不想要的结果。
这话听起来好像有点绝对,但仔细想想好像也确实是这个道理。
我现在有时候会看看周围那些三十几岁,四十几岁的人,观察他们的状态,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然后琢磨他们现在的样子跟他们年轻时候的选择有什么关系。
有些人现在过得挺好的,有房有车有稳定的工作,家庭也和睦,整个人看起来就很从容淡定。你跟他们聊天就会发现,这些人年轻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目标明确,执行力强的那种,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踏踏实实去做,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放弃。
而那些现在过得不太好的,整天抱怨生活不公平,机会太少,自己运气不好的,你往回追溯他们的经历就会发现,年轻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得过且过,没什么规划,遇到困难就退缩,看到机会也不敢抓,就这么一年一年混过来了。
到了三十几岁,突然发现周围同龄人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而自己还在为温饱挣扎,这时候才开始后悔,但已经晚了。
当然也有那种大器晚成的,三十几岁才开始发力,最后也混得不错的。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而且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人虽然晚熟,但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其实也一直在积累,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说到底,人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你今天偷的懒,早晚都要还回来的。只是有些人愿意现在就开始还,而有些人宁愿拖到最后,等到不得不还的时候才发现,利息已经高得可怕了。
我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年我没有及时醒悟,可能现在的状态也好不到哪去。虽然现在也算不上多成功,但至少心里踏实,知道自己在往哪个方向走,知道自己每天的努力都是在为未来铺路,而不是在浪费生命。
这种感觉真的挺好的,就像你在一片迷雾中看到了远处的灯光,虽然还很模糊,但至少知道该往哪边走了。
有时候我也会想,要是能早点明白这些道理就好了,那样可能现在会过得更好一些。但转念一想,其实也还好,毕竟我醒悟得也不算太晚,还有时间去改变,去努力。
而那些到了三十几岁还在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真的就有点来不及了。不是说完全没机会了,而是你要付出的代价会比别人大得多,要克服的困难也会多得多。
人啊,最怕的就是等到来不及的时候才开始后悔,那种无力感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所以如果你现在还在二十几岁,还有时间,还有机会,就不要再浪费了。想想你三十岁之后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想要站在什么样的位置,然后从现在开始,一点一点去做,去积累。
可能这个过程会很辛苦,会很孤独,会有很多人不理解你,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但只要你坚持下去,总会看到结果的。
而那些现在选择安逸的人,可能短期内会过得很舒服,每天下班回家躺在沙发上刷手机,周末睡到自然醒,不用想那么多,不用那么累。但等到三十岁之后,当你发现自己跟同龄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当你发现自己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当你被生活逼到墙角无路可退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当年那些安逸,都是要用余生来偿还的。
那时候你想努力,想改变,可能已经力不从心了。不是说完全做不到,而是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大到你可能承受不起。
所以啊,别让你二十几岁的活法,毁了你三十岁之后的人生。这话听起来可能有点严重,但真的是这样。
你现在的每一个选择,每一个决定,看起来好像无关紧要,但其实都在悄悄地塑造着你的未来。就像一条河流,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一点点偏离,但流到后面,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最后会流向完全不同的地方。
我不知道这些话能不能让正在看的人有所触动,但如果你能从中得到哪怕一点点启发,那也算是值得的。
毕竟,人生只有一次,没有回头路可走。你今天做的选择,就决定了明天会站在哪里。而明天的你,又会影响到后天的你。就这样一天一天,一年一年,最后你会发现,你现在站的位置,其实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注定了。
只是当时的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而已。
合十。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