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刘强东牛津大学演讲:我人生的4个关键抉择,都是怎么做的?
2025-11-23

抉择这个词啊,说起来容易

前段时间跟一个朋友喝茶,聊到刘强东在牛津那个演讲,他说看完挺有感触的,我说我也是。但感触归感触,后来我们俩又聊了会儿,发现其实真正让人记住的,不是那些大道理,而是那几个具体的画面——背着一书包现金去买餐厅的那个下午,非典时期在办公室给员工做饭的那几个月,还有跟投资人对赌自建物流的那个决定。

这些画面为什么记得住呢?我琢磨了好久,大概是因为它们不像成功学里那种闪闪发光的故事,反而有点笨拙,有点狼狈,甚至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冲动在里面。你很难说这些决定当时看起来有多聪明,但事后回头看,好像又确实是那么回事儿。

我自己也做过一些选择,当然没那么大,但那种感觉我懂。就是你明明知道前面可能是坑,但你还是想试试,不是因为你算得特别清楚,而是因为你就是觉得应该这么干。后来有时候想想,这种感觉挺奇怪的,它不太讲道理,但又好像比讲道理更重要。

二十来岁的时候都有点不知天高地厚

刘强东二十一岁买那个餐厅的时候,我估计他自己也没想太明白。你说他当时真的懂管理吗?肯定不懂,要不然也不会搞成那样。但他就是觉得自己能行,觉得只要对员工好,事情就能做成,这种想法现在看起来有点天真,但那会儿他肯定是真心这么认为的。

我记得我刚工作那会儿,也是这种劲头,觉得只要努力,只要真诚,什么都能搞定。后来碰了几次壁才明白,这个世界没那么简单。但话说回来,如果一开始就什么都明白了,可能也就不敢去试了。所以有时候不知天高地厚,反而是件好事儿。

那个餐厅的故事,其实挺惨的。他把所有钱都砸进去了,结果半年就亏光了,最后连追究都懒得追究,直接扔给员工走人了。这种失败不是说你努力不够,而是方向错了,或者说时机不对,或者说自己还没那个本事。但这种失败有个好处,就是它会让你开始反思,开始琢磨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刘强东后来说,他在日本企业工作两年之后,才明白当年不是员工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这个转变挺关键的,因为很多人失败之后,第一反应是怪别人,怪环境,怪运气,很少有人能静下来想想,是不是自己哪里没做对。这种反思的能力,我觉得比成功本身更重要。

中关村那段日子应该挺有意思的

一万两千块钱,租个柜台,买台电脑,还剩四百块钱。这种起步方式现在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在那个年代,这就是很多人创业的常态。你没有太多选择,只能死磕,要么做起来,要么完蛋。

他说中关村那会儿几乎都在骗,这个我信。那个年代信息不对称特别严重,买个东西你根本不知道是真是假,价格也是漫天要价。但正是因为这样,才有机会。如果市场已经很规范了,很透明了,你一个新人进去,凭什么跟别人竞争?

明码标价,不卖假货,这在今天看起来是最基本的商业道德,但在当时就是差异化竞争。很多人觉得做生意就得精明,就得会算计,但有时候最简单的诚实,反而是最大的竞争力。当然前提是你得坚持住,因为短期内诚实可能赚不到快钱,但时间长了,信誉建立起来了,这个东西就值钱了。

那个教客户用鼠标教了四个小时的故事,我第一次听的时候笑了,但后来想想,这其实挺不容易的。你想啊,卖一台电脑能赚多少钱,你花四个小时去教一个客户,这个时间成本多高。但就是因为他愿意花这个时间,所以客户记住他了,回头还会找他,还会带朋友来找他。这种口碑的积累,是钱买不来的。

我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就是有时候你多花点时间,多帮客户想想,短期看好像亏了,但长期看其实是赚的。只不过很多人等不到长期,就放弃了。

非典那段是个转折点

二〇〇三年非典的时候,他把所有店都关了,给员工发工资发火腿肠方便面,不让大家去上班。这个决定现在看起来挺人性化的,但在当时,这意味着公司可能会倒闭。因为那时候没有收入,但成本还在那儿,能撑六个月就不错了。

我记得非典那会儿,很多企业都是咬牙硬撑,能开门就开门,能营业就营业,因为大家都怕倒闭。所以刘强东这个决定,其实挺冒险的。但他就是不愿意让员工去冒生命危险,这个价值观的选择,我觉得挺值得尊敬的。

然后他们就开始在网上卖东西,一开始在新闻底下发评论,发了四天没人理,后来去论坛发帖子,结果版主给置顶了,说这家店五年没卖过假货。你看,这就是之前积累的信誉开始发挥作用了。如果他之前在中关村不是那么做的,可能这个版主也不会帮他。

那时候的电商特别原始,没有在线支付,没有交易系统,全靠邮局汇款和论坛回帖。但就是这么原始的方式,让他看到了电商的可能性。很多人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但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法是,机会是留给愿意尝试的人的。因为在尝试之前,你根本不知道这是不是机会。

关掉所有线下店的那个决定肯定很难

二〇〇四年的时候,线上业务只占百分之五的销售额,百分之十的净利润,线下才是大头。但他就是觉得未来在线上,所以决定关掉所有线下店,全力做电商。这个决定现在看起来很英明,但在当时,绝对是一个疯狂的决定。

他们开了一天的会,三十八个人吵了一整天,大部分人都不同意。这很正常,因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线下赚钱,为什么要冒险去做线上?而且那时候电商还是个新东西,谁也不知道能不能做起来。

但刘强东还是坚持了,结果十几个兄弟走了。这个代价挺大的,因为那些人都是跟他一起打拼了好几年的,感情肯定是有的。但他还是选择了自己认为对的方向,这种取舍,我觉得是做大事必须要有的魄力。

我自己没做过这么大的决定,但我能理解那种感觉。就是你明明知道这样做会得罪人,会失去一些东西,但你还是觉得必须这么做。因为如果你不这么做,你会后悔一辈子。

扩充品类和自建物流都是豪赌

二〇〇七年他决定从垂直电商做成全品类平台,投资人不同意,觉得做个十亿美金的公司就够了。但他不满足,他想做一百亿美金的公司。这种野心,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很多人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安于现状,觉得够了,不想再折腾了。但刘强东不是,他总是想要更大的。

然后又是自建物流,所有投资人都反对,他就跟投资人对赌,说亏了我拿股份补偿你们。这种决心,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因为自建物流意味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而且短期内根本看不到回报。那时候中国的快递行业已经有很多公司了,他为什么还要自己做?就是因为他觉得现有的物流服务不够好,成本太高,效率太低。

这种思维方式挺有意思的,就是如果一个行业已经很完善了,他不会去碰,因为没机会。但如果一个行业很烂,问题很多,他反而觉得这是机会。因为只要你能解决这些问题,你就能脱颖而出。

现在回头看,自建物流确实是京东最大的护城河之一。因为物流做好了,用户体验就上去了,成本也能控制住,这是别的电商平台很难复制的。但在当时,这绝对是个豪赌,赌输了可能就全完了。

说到底还是得有点不服输的劲儿

刘强东这个人,我觉得最厉害的不是他有多聪明,而是他有一股劲儿,就是不服输,不认命。你看他第一次创业失败了,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去反思去学习。第二次创业起步那么低,他也没放弃,一点一点做起来。后来做大了,又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挑战自己,挑战行业。

这种劲儿,其实挺难得的。因为大部分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都会选择退缩,选择安全的路。但他不是,他总是选择更难的那条路,因为他觉得那条路才能通向他想去的地方。

我自己也经历过一些挫折,有时候也会想放弃,但每次想到那些坚持下来的人,就觉得自己还得再试试。因为说到底,人这一辈子,总得做点什么吧。如果一直选择容易的路,选择安全的路,到老了回头看,可能会后悔自己没有真正拼过一次。

抉择这个东西其实没有标准答案

我后来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抉择这个东西,其实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你做了一个选择,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在做选择的那一刻,你根本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所以真正重要的不是你的选择对不对,而是你做了选择之后,能不能坚持下去,能不能承担后果。

刘强东的那几个抉择,现在看起来都是对的,但在当时,谁也不知道。如果非典之后电商没做起来呢?如果自建物流亏得一塌糊涂呢?那这些决定就都是错的了。但正是因为他坚持了下来,把这些决定都执行到位了,所以它们才变成了对的决定。

我自己也做过一些选择,有些成了,有些没成。但我不后悔,因为那些都是我当时真心想做的事情。哪怕失败了,我也知道自己尽力了,试过了,这就够了。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重新来过,我会不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但这不重要,因为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你只能往前走,只能在每一个路口做出当下最合适的选择,然后承担这个选择带来的一切。

年轻的时候多试试总是好的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很迷茫,不知道该做什么,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我觉得这很正常,因为谁年轻的时候不迷茫呢?关键是你迷茫的时候在做什么。是一直在那儿想啊想啊想,还是开始动手去试。

刘强东二十一岁的时候肯定也迷茫,但他没有停在那儿,而是去开餐厅,去试错。虽然失败了,但他学到了东西,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二十四岁的时候又去摆摊,又去试,这次慢慢做起来了。如果他当年不去试,一直在那儿想,可能现在还在迷茫呢。

所以我觉得年轻的时候,多试试总是好的。试对了就继续做,试错了就换个方向再试。反正年轻,输得起,没什么好怕的。最怕的是一直不敢试,等到老了才后悔自己当年为什么不去试一试。

当然,试也要有方法,不能瞎试。你得先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朝着那个方向去试。试的过程中要不断反思,不断调整,这样才能越试越接近目标。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没什么结论

我写这篇东西的时候,其实也没想好要得出什么结论。因为人生这个事儿,本来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选择也不一样,没法一概而论。

但如果非要说点什么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别太怕失败,别太怕犯错。因为很多时候,失败和犯错反而是成长最快的时候。刘强东如果没有第一次餐厅的失败,可能也不会去反思管理的问题,也不会有后来的成功。

还有就是,做决定的时候,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当然,这个直觉不是凭空来的,是建立在你的经验、你的思考、你的观察基础上的。当你觉得一件事应该做的时候,就去做,不要被太多外界的声音影响。因为最后承担后果的是你自己,不是那些给你建议的人。

最后我想说的是,人这一辈子,总得做点什么吧。不一定要做多大的事情,但至少要做点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哪怕失败了,哪怕没做成,至少你试过了,你没有辜负自己。

那天跟朋友喝完茶之后,我一个人走在路上,想了很多。想到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做过的选择,有些成了,有些没成,但都是我自己的路。虽然有时候也会累,也会想放弃,但大部分时候还是觉得挺充实的,因为我知道自己在往前走,在往上走,没有停下来。

这可能就是刘强东说的那句话吧,只要每天都在向前,向上,永不停止,梦想终究能够实现。当然,梦想不一定真的能实现,但这个过程本身,就已经很有意义了。

合十。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