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一结婚,阶层基本就定型了
2025-11-24
前几天翻看老照片,看到表妹十年前结婚时候的样子,那会儿她穿着婚纱笑得特别灿烂,眼睛里都是光。我记得婚礼上司仪说了句什么"新娘从此就是××家的人了",当时没觉得有什么,现在想想这话真挺微妙的。
这让我想起二姨那时候抹着眼泪说的话,她说女人嫁人就像是第二次投胎。我当时还小,不太懂这话的分量,现在年纪大了些,慢慢明白过来了。
那年同学聚会,距离毕业大概有个十来年吧,我见到了好些当年一起上学的姑娘。说实话挺感慨的,当年大家都是一个班的,穿着差不多的衣服,成绩也都差不太多,但十年后再见面,真的是天差地别。有个女同学开着豪车来的,浑身上下的行头一看就不便宜,她老公好像是做生意的,具体什么生意我也没细问。还有个在互联网公司当高管,说话做事特别干练,高跟鞋踩地上咯噔咯噔的声音都透着一股子劲儿。也有几个看起来挺累的,聊天的时候说自己还在加班,晚上十点多才能到家。还有抱着二胎来的,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跟我们聊天,手机响了好几次都是家里打来的。
我那会儿就在想啊,这些差距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后来琢磨了挺久,慢慢发现好像婚姻这个事儿,对女人的影响真的特别大。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养成了个习惯,喜欢观察身边那些结了婚的女性朋友,看她们的生活状态。这么观察下来,发现婚姻这事儿还真挺复杂的,不是简单说嫁得好或者嫁得不好就能概括的。
先说说那种强强联合的吧。我有个远房亲戚,娘家条件就特别好,她爸是做什么实业的,反正家里不缺钱。后来她嫁的那家也挺厉害,两家算是门当户对。这种婚姻吧,说白了就是资源互换,你有你的人脉,我有我的资产,两家一合作更厉害了。这种女人在婆家其实挺有底气的,因为娘家就是她最大的靠山。我记得有次她跟我说过,她说她从来不担心在婆家受委屈,因为她妈跟她说过,你要是过得不好,随时回来,家里养得起你。
这话听着挺硬气的,但我知道大多数女孩儿其实没这个底气。
还有一种是嫁得比自己家条件好的。这种情况就更复杂了,我见过两种。一种是靠自己本事的,她可能娘家一般,但这人特别能干,脑子转得快,能力也强,嫁过去之后能帮到老公的事业,性格也比较强势。这种女人虽然是嫁上去了,但她有她的价值在,所以在婆家也能说得上话。
另一种就是主要靠美貌的。说实话这种我也见过几个,年轻时候确实长得漂亮,嫁给了条件很好的人家。表面上看起来过得挺好的,有保姆带孩子,有厨师做饭,出门有司机,整天就是做做美容、喝喝下午茶、跟朋友逛逛街。但私下里聊天的时候,能感觉到她们其实挺焦虑的。有次一个姐姐跟我说,她说你知道吗,我每天都在担心老公在外面有别人。她那会儿三十多岁吧,其实保养得挺好的,但就是特别没有安全感。
我问她为什么不去做点自己的事情,她叹了口气说,刚结婚那会儿老公不让她出去工作,说家里不缺钱,让她在家享福就行。她当时也觉得挺好的,毕竟很多女孩儿都羡慕她这种生活。但慢慢就发现了,这种日子过久了人会变得特别被动,花的每一分钱都是老公给的,想买个贵点的东西都要看脸色。而且婆家人其实骨子里也有点瞧不起她,觉得她就是靠脸上位的,没啥真本事。
她后来想过要去做点什么,但发现自己已经脱离社会好几年了,很多东西都不会了,再找工作也找不到什么好的。我记得她说过一句话,她说我现在就是个花瓶,好看但没用。说这话的时候她眼睛都红了。
这事儿让我想起来,我曾经试过跟一个朋友讨论这个问题,就是女人到底要不要在婚姻里完全依附男人。我那朋友特别直接,她说你傻啊,别人的永远是别人的,他今天能给你,明天就能收回去。我觉得她说得挺对的,虽然听起来有点冷血,但确实是这么个理儿。
说到这儿我想起个事儿,那会儿疫情刚过去不久吧,我认识一个姐姐,她老公的公司出了点问题,收入一下子降了好多。她之前一直在家做全职太太,家里经济突然紧张起来了。她想出去找工作,但已经离开职场七八年了,简历投出去都没人要。后来勉强找到了一份工作,工资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一不到。她跟我说那段时间特别崩溃,说自己怎么就把自己活成这样了。
不过也不是说所有依附型的婚姻都会这样,我也见过过得挺好的。但那些过得好的,要么是真的嫁对了人,老公靠得住,要么就是自己一直保持着学习和成长,没有完全放弃自我。
再说说那种门当户对的婚姻。这种其实是最普遍的吧,两个人家庭条件差不多,可能是读书时候认识的,或者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这种婚姻里,大家地位相对平等一些,不会有太明显的高低之分。
我自己有几个闺蜜就是这种情况。她们跟老公一起打拼,一起还房贷,一起熬夜照顾孩子。说实话挺累的,但至少不用看谁的脸色。有个闺蜜跟我说,她说虽然我们家条件一般,但我在家里说话是算数的,要买什么东西、要做什么决定,都是两个人商量着来,不会出现老公或者婆婆一言堂的情况。
但这种婚姻也有它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女人往往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和育儿责任。我那几个闺蜜基本都是这样的,白天上班跟男人一样累,晚上回家还要做饭、收拾家、哄孩子睡觉。老公呢,下班回来往沙发上一躺,玩会儿手机就算休息了。
这里面还有个特别现实的问题,就是很多女人在有了孩子之后,工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我认识一个姐姐,她之前在一家公司做市场,工资跟她老公差不太多。后来生了孩子休完产假回去,公司就把她调到了一个比较边缘的岗位,说是照顾她,让她不要太辛苦。听起来挺好的对吧,但其实就是把她从核心业务上撤下来了。她后来想跳槽,但带着孩子的妈妈找工作真的很难,面试的时候人家一听说有小孩,态度立马就变了。
我之前看过一个什么研究来着,好像是某个国外学者做的,具体名字我记不清了,大概意思是说男女的收入差距在毕业十年左右会急剧拉大。为什么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女性要生孩子、带孩子,事业上就会受影响。
而且说实话,客观来讲,女性在职场上拿到大成果的概率确实比男性要低一些。这不是说女性能力不行,而是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分工的问题,女性在家庭、在子女教育上花的时间确实更多。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社会观念的影响,比如觉得女人事业太强势不好,或者觉得女人就应该以家庭为重之类的。
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想,女人到底该怎么办呢。结婚生子好像是必然要面对的事情,但又不想因此就把自己的人生给局限住。
我试着总结了一些想法,不一定对,但可能有点参考价值吧。
首先我觉得女孩子在结婚之前,真的要好好了解自己的性格和能力。有些人天生性格就比较软,也不太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那就别硬要去高嫁。找个条件差不多的,踏踏实实过日子也挺好的。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她特别清楚自己要什么,她说我就是个普通人,找个普通人家的普通老公,过普通的日子就行了。结果她现在过得挺幸福的,虽然钱不多,但两口子感情好,孩子也乖。
反倒是那些既要又要还要的,往往过得不太好。想要嫁得好,又受不了一点委屈,那最后不是离婚就是自己憋出毛病来。这不是我瞎说,我见过好几个这样的例子了。
第二个就是一定要保持经济独立。这个我真的觉得特别重要,不管你嫁给谁,都要有自己的收入来源。哪怕你老公再靠谱,哪怕你婆家再好,也要留一手。因为人生真的充满了变数,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我有个姐姐就特别聪明,她结婚以后虽然也在家带孩子,但一直没有完全放弃工作。她做的是那种可以在家办公的活儿,收入虽然不太高,但至少保持着跟社会的联系。她说就算有一天真出什么事了,她也不至于一点退路都没有。
我自己也在这么做,虽然有时候确实挺累的,但我觉得这个累是值得的。前段时间我还专门去报了个班,学一些新的技能,就是为了不让自己被社会淘汰。这事儿说起来好笑,我那会儿跟老公说要报班学习,他还不太理解,说你工作都那么忙了还学什么。我跟他解释了半天,说这是为了咱们这个家好,万一哪天公司裁员了,我还能有别的出路。
这里面其实有个小窍门,就是你可以把学习这件事变成日常的一部分。比如说每天早上提前一个小时起床,用来看书或者学点什么。或者利用通勤的时间听听课。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困,但慢慢习惯了也就好了。我现在已经坚持两三年了吧,感觉还挺有收获的。
第三个就是千万别一生完孩子就陷入所谓的母职陷阱。这个词儿我也是后来才听说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女人一旦有了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承担起大部分的育儿责任,然后慢慢就被困在家庭里了。
这个真的要警惕。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了,夫妻俩原本都有工作,孩子一出生,就默认是妈妈来带。爸爸呢,继续在外面打拼事业。一开始可能还好,慢慢的妈妈就发现自己完全被孩子绑住了,想做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我觉得在怀孕之前,就应该跟老公把这些事情说清楚。要不要请保姆,家务怎么分工,孩子怎么带,这些都要提前商量好。不能等到孩子生下来了再说,那时候已经晚了。
还有就是产假结束一定要回去上班。这个我真的要强调一下,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小就辞职在家。我认识好几个姐妹都是这样,说是暂时辞职带孩子,等孩子大一点再出去工作。结果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她们想回去工作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跟不上了。而且一旦离开职场太久,再回去的难度是指数级增长的。
我之前还试过一个办法,就是在产假期间考证。那会儿孩子还小,虽然很忙,但我还是挤出时间学习,最后考下来了一个资格证。这个证后来还真派上用场了,让我在职场上多了一点竞争力。这事儿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不信,觉得带孩子哪有时间学习,但真的只要你想做,总能挤出时间的。就是可能会很辛苦,有时候孩子睡了你还要熬夜看书,第二天起来又要继续带孩子。不过我觉得这个辛苦是值得的。
第四个就是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社交圈。这个特别容易被忽视,很多女人结婚生子之后,慢慢就跟以前的朋友断了联系,每天的生活就是家里和单位两点一线,或者干脆就是家里一个点。时间久了人会变得特别孤立,觉得自己的价值就只剩下一个母亲、一个妻子的角色了。
我有意识地在保持这些联系。每个月至少要跟朋友见一次面,哪怕就是喝杯咖啡聊聊天也好。还参加了一些兴趣小组,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这些社交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让我感觉自己不只是某个人的妻子、某个孩子的妈妈,我还是我自己。
说到这儿我想起件事儿,那会儿好像是疫情之前吧,我有个朋友跟她老公闹矛盾。起因是她想周末出去跟朋友聚会,她老公就不乐意了,说你一个当妈的整天往外跑像什么话。我朋友当时就火了,说凭什么你可以跟朋友喝酒打球,我就不能跟朋友见面。两个人为这事儿吵了好几次。
后来她跟我说起这事儿,我说你得跟他好好谈谈,这不是去不去聚会的问题,而是你有没有自己生活的问题。她听进去了,跟她老公正经坐下来聊了一次,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了。她老公一开始还有点不理解,但慢慢也接受了。现在他们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里面其实涉及到一个很根本的问题,就是责任的分担。很多家庭矛盾的根源,都是因为责任分配不均。女人既要工作赚钱,又要做家务带孩子,男人只管工作,回家当甩手掌柜。这怎么能不出问题呢。
所以这个真的需要夫妻双方坐下来好好谈,把每个人的责任说清楚。谁负责做饭,谁负责洗碗,谁负责接送孩子,谁负责辅导作业,这些都要明确。不能老是女人默默承担,男人觉得理所当然。
我跟我老公就是这么做的。刚开始他也不太习惯,觉得这些事情没必要分得那么清楚。但我坚持要分,而且不只是口头说说,还真的列了个表格出来,把每天的家务都写清楚了。他一开始还笑我太较真,但执行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自己也发现这样确实更公平一些。现在他已经习惯了,每天回家会主动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用我催。
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我记得有次他负责做饭,结果把菜炒糊了,还差点把厨房搞着火。我那会儿气得不行,但还是忍住了,因为我知道如果我这时候说他,他肯定就不愿意再做了,以后又会变成我一个人的事儿。所以我就夸他说,虽然这次做得不太好,但至少你尝试了,下次肯定会更好的。
还真别说,慢慢的他做饭的手艺真的进步了不少,现在已经能做七八个家常菜了。有时候我下班晚,他还会主动做好饭等我回来。这种感觉真的挺好的,不是说饭有多好吃,而是那种被照顾的感觉,让人觉得这个家是两个人的,不是我一个人在扛着。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就是想说,婚姻这个事儿虽然对女性的影响很大,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应对。关键是你要有这个意识,要提前做准备,要在婚姻里保持清醒。
不要相信什么"我养你"这种话。我就见过好几个听信了这种话的女孩儿,到头来过得并不好。真正爱你的男人,不会让你完全依附于他,而是会鼓励你去发展自己,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有人可能会说,你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懂,但做起来太难了。确实难,我不否认。有时候我自己也会累到不行,觉得坚持不下去了。但每次想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些因为放弃了自己而后悔的女人,想起她们眼中的无助和不甘,我就觉得这个苦还是值得吃的。
而且说实话,这些努力不只是为了防范风险,更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有尊严。当你有能力养活自己的时候,你在家里说话的分量是不一样的。当你有自己的事业和朋友的时候,你的人生是充实的,不会觉得空虚。当你保持着学习和成长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其实还有很多可能性。
我现在慢慢觉得,婚姻确实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但它不应该是终点。它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是两个人一起去探索人生的开始。如果婚姻让你失去了自我,那这个婚姻可能就出了问题。
夜深了,想说的大概就是这些吧。也不知道说得对不对,就是这些年的一些观察和思考。如果能给正在考虑结婚或者已经结婚的姐妹们一点参考,那就算没白说。
合十。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