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我是终其一生的自恋,我最爱我自己
2025-11-25

前几天晚上,我坐在阳台上抽烟,突然想起大概七八年前的一件事。那时候我还在上一份工作,有个同事,怎么说呢,关系挺好的那种,经常一起吃饭聊天。有一天他突然跟我说,你这人啊,太自我了,有时候让人觉得你根本不在乎别人。当时我愣了一下,心里其实挺难受的,毕竟那会儿还年轻,特别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

我记得那天晚上我失眠了,翻来覆去地想,我到底哪里做错了,是不是真的太自私了。现在想想,那种感觉就像是有人突然戳穿了你,把你心里一直藏着的东西扯出来放在阳光下,让你不得不去面对。但是呢,这么多年过去,我反而越来越觉得,也许当时那个同事说的没错,只是我现在不觉得这是什么坏事了。

说起爱自己这件事,好像这几年特别流行。到处都是各种文章在讲要爱自己,要取悦自己,要活出自我。但你发现没有,真正能做到的人其实没几个。大部分人嘴上说着爱自己,转头就因为别人一句话郁闷半天,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琢磨一整晚。我以前也是这样的,说实话,现在偶尔也还会这样。

我有个习惯,从前年开始的吧,记不太清了,反正是某段时间突然开始的。每天早上起来,我会站在镜子前面看着自己,就那么看着,也不做什么,就是看。一开始觉得特别傻,有点不好意思,毕竟都三四十岁的人了,还搞这些好像挺幼稚的。但后来我发现,这个动作其实挺重要的。你知道那种感觉吗,就是你每天忙忙碌碌的,根本没空去想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直到有一天你停下来,看着镜子里的那个人,突然意识到,这就是我啊。

不过这个习惯也没坚持多久,大概两三个月吧,后来因为搬家,新房子的镜子位置不太对,每天早上又太赶,就慢慢忘了这回事。但那段时间给我的感觉还是挺深的,就是那种,你开始愿意去看自己,去接纳自己的感觉。哪怕你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有黑眼圈,有皱纹,有各种不完美,你也不会那么抗拒了。

我想起来了,那个同事后来还跟我讲过一件事。他说他有次加班到很晚,回家路上接到他老婆的电话,问他怎么还不回来。他当时心情不好,就跟他老婆吵了几句,说自己这么辛苦赚钱养家,连抱怨都不行吗。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然后他老婆说了一句话,他说他到现在都记得。他老婆说,你赚钱养家,不也是为了你自己有个家吗。

这话当时把他噎住了。他跟我讲这个的时候,我们正坐在公司楼下的便利店门口,各自拿着一罐啤酒。我记得那天风挺大的,他说话的时候一直在揉眼睛,也不知道是被风吹的还是怎么的。我当时没说什么,就点了点头。现在想想,他那个时候应该是挺困惑的,不知道自己的付出到底算不算爱,还是只是在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是在爱别人,还是在爱自己。或者说,爱别人和爱自己,能不能是同一件事。我琢磨了挺长时间的,好像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但有一点我慢慢明白了,就是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爱,你怎么可能真正地去爱别人。这话听起来有点鸡汤,但确实是这么回事。

我试过一种方法,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学来的,可能是看书看到的,也可能是听谁说的。就是每当我因为别人的话或者别人的行为感到不舒服的时候,我就停下来问自己几个问题。我在期待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个期待,如果这个期待没有被满足,会怎么样。你别说,这招有时候还挺管用的。

比如说吧,有一次我约了个朋友见面,约好了时间地点,结果那人迟到了快一个小时。我当时坐在咖啡馆里,越等越生气,觉得这人太不把我当回事了。但后来我就想,我生气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我期待他准时到,期待他重视我,期待他把我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那如果他没有这样做呢,难道我就要把自己的情绪交给他来决定吗。想到这儿,我突然就不那么生气了。后来那人到了,解释说路上出了点状况,我也没多说什么,该聊天聊天,该吃饭吃饭。但从那以后,我就没再主动约过这个人了。

这就是我后来慢慢明白的一个道理。你可以对别人好,但不要期待别人一定要回报你。你对别人的好,是因为你愿意这样做,而不是为了换取什么。如果对方回应了,那很好,如果没有回应,那也没关系,你只是在做你想做的事而已。但如果你发现对方一直没有回应,或者说根本不在乎你的好,那你就没必要继续了。这不是冷漠,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说到这儿,我想起另一件事。大概是去年还是前年,有个做了十来年的朋友,突然就不怎么联系了。一开始我还挺在意的,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对,是不是说错了什么话。后来我就想,算了吧,也许人家只是忙,也许人家只是不想联系了,这都很正常。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动态的,有来有往才能长久,如果只是一方在努力维系,那迟早会累的。

但这个转变过程其实挺难的。我不是说我现在就完全做到了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对别人有期待,那是不可能的。我们都是人,都有七情六欲,都会在意别人怎么对待自己。但至少我现在知道,当我感到不舒服的时候,问题可能不在别人身上,而在我自己身上。是我的期待出了问题,是我把自己的情绪交给了别人来掌控。

我还尝试过另一个方法,就是每天晚上睡觉前,花个五六分钟时间回想一下今天的事。有什么让我开心的,有什么让我不开心的,为什么开心,为什么不开心。这个习惯倒是坚持下来了,虽然也不是每天都做,但大部分时候还是会想一想。你会发现,很多时候让你不开心的事,其实都是因为你太在意了。别人随口说的一句话,你能琢磨一整天。别人一个不经意的表情,你能脑补出一出大戏。

有一次我跟一个做心理咨询的朋友聊天,他跟我说了个观点,我觉得挺有道理的。他说,很多人的痛苦,其实都来自于对现实的抗拒。你期待世界按照你想要的方式运转,期待别人按照你希望的方式对待你,但现实往往不是这样的。当现实和你的期待不符的时候,你就会感到痛苦。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不是去改变现实,而是去调整你的期待。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试过很多次,有时候成功了,有时候还是会陷进去。比如说吧,前段时间我负责一个项目,本来想着大家一起努力把事情做好,结果有几个人明显就是在混日子,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一开始我特别生气,觉得这些人怎么这样,一点责任心都没有。后来我就想,我为什么要生气呢,我期待他们和我一样认真负责,但他们没有,那这是他们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我能做的,就是把我自己该做的做好,至于他们怎么样,那是他们的事。

但这个转变过程,说实话,花了我好几天时间。期间我也跟领导抱怨过,也跟其他同事吐槽过,但最后还是得自己想明白才行。你知道那种感觉吗,就是你突然意识到,你为别人的事情生气,伤害的其实是你自己。那些人该怎样还怎样,根本不会因为你的生气而改变什么。所以你生气有什么用呢,除了让你自己不开心,没有任何意义。

我看过一个研究,好像是某个大学做的,具体哪个大学我记不清了。那个研究大概的意思是说,人的情绪稳定程度,和他对外界的期待值成反比。你对外界的期待越高,你就越容易感到失望和痛苦。反过来,如果你降低期待,或者说不抱期待,你就会活得更轻松。当然了,这不是说你要对什么都无所谓,而是说你要学会区分什么是你能控制的,什么是你不能控制的。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一个细节。大概是三四年前吧,我妈生病住院,我在医院陪护。病房里还有另外两个病人,有一个病人的家属,每天都在那儿抱怨。抱怨医生不上心,抱怨护士态度不好,抱怨医院的饭菜难吃,反正就是各种抱怨。我当时就在想,这人得多累啊,每天把自己的情绪搞得这么糟糕。后来有一天,那个病人的女儿来了,我听到她们母女俩在说话。女儿说,妈你别总生气了,生气对身体不好。那个阿姨说,我能不生气吗,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的。女儿就说了一句,那你生气了,就能变好吗。

那个阿姨愣了一下,没说话。我当时在旁边听着,也挺有感触的。是啊,很多时候我们生气,并不是因为生气能解决问题,而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通过生气来发泄情绪。但这种发泄其实没有任何建设性,除了让你自己更难受,什么都改变不了。

我后来就在想,如果我能做到不期待,是不是就能减少很多这种无谓的情绪消耗。不期待医生一定要对我特别好,不期待护士一定要笑脸相迎,不期待医院的饭菜一定要好吃,那我是不是就不会那么容易感到失望和愤怒了。当然了,这不是说我要降低要求,而是说我要调整心态。我可以提出我的需求,可以表达我的不满,但我不能把我的情绪建立在别人是否满足我的需求之上。

这让我想到自恋这个词。很多人一听到自恋,就觉得这是个贬义词,觉得自恋的人就是自私自利,不顾别人感受。但其实呢,适度的自恋是很有必要的。你得先爱自己,才能有能量去爱别人。你得先接纳自己,才能去接纳别人。如果你连自己都不喜欢,整天觉得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好,那你怎么可能会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去面对别人呢。

我有个小侄女,今年大概十三四岁吧,正是青春期那会儿。有一次她跟我说,她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班里好多女生都比她漂亮。我当时听了就挺心疼的,一个小姑娘,本来应该是最美好的年纪,却已经开始否定自己了。我就跟她说,你知道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你不需要和别人比。你要学会欣赏自己,爱自己,觉得自己是美好的。

说完这话我就有点后悔了,因为这听起来太像说教了。但后来我又想,这些话虽然老套,但确实是真理啊。只是很多人都做不到而已,包括我自己。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好像都是在教我们怎么迎合别人,怎么符合标准,怎么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很少有人告诉我们,你可以做你自己,你可以爱你自己,你可以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我记得有一次,可能是两三年前吧,我拒绝了一个朋友的请求。那个朋友想让我帮他一个忙,但那个忙对我来说挺麻烦的,而且我当时也确实没时间。我就直接跟他说了,不好意思,这次帮不了你。说完之后我心里其实挺忐忑的,担心他会不高兴,担心他会觉得我不够朋友。结果等了好几天,他也没有什么反应,该怎样还怎样。我这才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担心的事情,其实根本不会发生。你拒绝别人,别人可能根本不会放在心上,是你自己在那儿纠结半天。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学着说不。不想做的事情,就直接说不想做。做不到的事情,就直接说做不到。一开始还是会觉得不好意思,但慢慢的,你会发现这样反而更轻松。你不需要为了维持所谓的关系,去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真正的朋友,会理解你,会尊重你的选择。那些因为你的拒绝就疏远你的人,说明这段关系本来就不够牢固,早点结束也没什么不好。

但我也不是说,你就应该完全不管别人的感受,只顾自己。那样的话,你确实是爱自己了,但也可能会失去很多东西。我觉得关键在于平衡,在于你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坚持自己,什么时候该妥协。如果是原则性的问题,那就一定要坚持。如果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那适当妥协一下也没关系。

说到底,爱自己这件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说你某一天突然就学会了。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你不断地练习,不断地调整。你可能今天做得很好,明天又会退步。但没关系,这都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在往哪个方向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我现在回想起来,这些年我最大的改变,可能就是我不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了。当然了,我不是说我完全不在意,那是不可能的。但至少我现在能够区分,哪些看法是值得参考的,哪些看法只是别人的个人观点,跟我没什么关系。我也不再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之上。别人说我好,我不会因此就飘飘然。别人说我不好,我也不会因此就怀疑自己。

最后说说那个十年前的同事吧,其实我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早就失去联系了。但我挺感谢他的,虽然当时他的话让我很难受,但现在想来,也许正是那句话,让我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如果没有那次对话,我可能还会继续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继续在意别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

夜已经很深了,外面的路灯都暗了几盏。这些话说出来,也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或者说能不能有点启发。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我说的这些,也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如果你觉得有道理,可以试着做一做。如果觉得不对,那就当听个故事吧。人生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你觉得对的,对你来说就是对的。

合十。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