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一直写,一直写,一直写,从模仿借鉴,到根本瞧不上
2025-11-26

昨天晚上睡不着,躺在床上刷手机,突然看到一个视频。

一个小娃娃正在学走路,摇摇晃晃的,走两步就摔一跤,但他爬起来又继续走。旁边的大人也不扶他,就在那儿笑眯眯地看着,偶尔鼓励两句。我看着看着,突然就想起自己刚开始写东西的那段日子了。

那会儿应该是前些年吧,具体哪年我也记不太清了,反正就是觉得自己也想写点什么。看着别人在公众号上写得那么好,心里也痒痒的,就想着自己也试试。

结果第一篇文章写出来,自己都看不下去。真的,那叫一个烂啊。啥观点也没有,就是东拼西凑一堆别人说过的话,然后用自己的话串起来。写完之后发出去,阅读量少得可怜,也就二三十个人看,估计还都是亲戚朋友碍于面子点进去的。

但奇怪的是,我那会儿也不知道哪来的劲儿,就是想继续写。可能是因为心里有股不服气吧,总觉得别人能写好,我也能。

最开始那段时间,我写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模仿别人的。看到哪篇文章写得好,我就研究人家是怎么写的,然后照着那个套路自己写一篇。观点是人家的观点,结构是人家的结构,甚至连表达方式都是人家的表达方式。

我记得有次,我看到一篇讲时间管理的文章,写得特别好。我就照着那个思路,自己也写了一篇。写完之后特别得意,还发给几个朋友看,觉得自己写得还行。结果有个朋友直接给我泼了冷水,说这不就是把别人的东西换了个说法吗,你自己的东西在哪儿呢?

那会儿心里确实挺难受的,但现在想想,人家说得也没错。我那会儿确实就是在照猫画虎,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考。

不过说实话,那段模仿的日子,我现在回头看,其实挺重要的。因为你一开始啥都不会的时候,不模仿你还能干啥呢?总不能凭空就有想法吧。就像小孩子学说话,不也是先模仿大人说话,然后慢慢才能说出自己的话吗?

那段时间我有个小习惯,就是每天晚上睡觉前,必须写点东西。不管写多少,哪怕就写个三五百字也行,反正就是要写。刚开始的时候,真的特别痛苦,经常坐在电脑前一个小时都憋不出几个字。但慢慢的,好像就顺了一些,写起来也没那么费劲了。

我记得有个说法,好像是哪个心理学家说的,具体是谁我也忘了。大概意思就是说,人做任何事情都有个过程,你不可能一开始就做得特别好。你得给自己时间,慢慢来。

这话听着挺废话的,但真的是这个理儿。就像那个小娃娃学走路,你能指望他第一天就走得很稳吗?不可能的。他肯定要摔很多跤,要走很多弯路,但只要他一直走,总有一天会走稳的。

我那会儿就是这么想的,既然选择写了,那就一直写下去呗,反正也不差这点时间。

写着写着,大概过了小半年吧,我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有点感觉了。不是说写得有多好,而是说我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看到一件事儿,我会下意识地去思考,这事儿为什么会这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对这事儿是怎么看的。

这种感觉挺奇妙的,就好像突然开窍了一样。以前看别人写的东西,我就是看个热闹,觉得写得好就是写得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后来再看,我就能看出门道了,能看出人家为什么这么写,这么写有什么好处,也能看出来哪些地方其实写得不够好。

不过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记得有一次,我花了好几天时间,写了一篇自认为特别好的文章。那会儿写完之后,我自己都觉得这篇肯定能火。结果发出去之后,反响平平,阅读量还不如以前那些平平无奇的文章。

那会儿我真的挺受打击的,甚至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写作。我记得那天晚上,我跟一个做自媒体的朋友聊天,把这事儿跟他说了。他当时就笑了,说你以为写作是什么,是你觉得好就一定好吗?写作是要跟读者对话的,不是你一个人自嗨。你觉得好,读者不买账,那就是不够好。

他这话说得挺直白的,但确实点醒了我。后来我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写出读者喜欢看的东西。不是说要迎合读者,而是说要找到那个点,既能表达自己想说的,又能让读者有共鸣。

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的挺难的。我那会儿试了好多方法,有些管用,有些不管用。比如我试着在文章里多讲故事,少讲道理,因为人都喜欢听故事。这个方法确实有用,文章的阅读量明显上去了一些。

还有一个小尝试,就是我开始注意文章的开头。以前我写文章,开头总是特别平淡,上来就讲道理。后来我发现,这样的开头根本抓不住人。所以我就学着用一些有意思的事儿或者场景来开头,先把读者的注意力抓住,然后再慢慢展开。这个方法也挺管用的。

写着写着,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我也记不清自己到底写了多少字,多少篇文章了,反正就是一直在写。有时候灵感来了,一天能写个两三千字;有时候状态不好,也就憋出个几百字。但不管怎样,我都没停过。

后来有段时间,我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变了。以前看别人写的东西,我总是觉得人家写得好,自己差得远。但那会儿再看,我反而开始挑刺了。这个观点不够深刻,那个例子不够恰当,这个结构不够清晰,那个表达不够准确。

刚开始我还有点不好意思,觉得自己是不是太狂妄了,人家写得挺好的,我凭什么挑刺。但后来我想明白了,这不是狂妄,这是进步。因为你有能力看出别人的问题了,说明你的水平确实提高了。

我记得有个朋友跟我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说,当你觉得市面上那些东西都不够好的时候,说明你该自己做点什么了。

这话说得挺对的。那会儿我就是这种感觉,看到很多文章,我都觉得作者没把话说透,或者说得不够好。我就想,要是我来写,肯定能写得更好。

不过这种想法刚冒出来的时候,我也有点犹豫。因为你说自己能写得更好,那是一回事;真的去写,写出来能不能更好,那又是另一回事。万一写出来还不如人家呢?那不是打自己脸吗?

但后来我还是决定试试。因为我觉得,写了这么长时间,总得检验一下自己到底行不行。要是真的不行,那就继续学;要是行,那就说明这段时间没白费。

于是我就开始尝试写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不再是模仿别人的套路,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写。选题是自己想的,观点是自己琢磨的,结构是自己设计的,表达也是自己的风格。

说实话,这个过程挺忐忑的。因为你完全靠自己了,没有任何参照,也不知道写出来会是什么样子。我记得第一篇这样的文章,我写了改,改了写,反反复复折腾了好多次,才算是勉强满意。

发出去之后,我就一直盯着后台看数据。开始的时候还挺平常的,跟以前差不多。但慢慢的,阅读量开始往上涨,涨得还挺快。到了晚上的时候,已经是我以前文章阅读量的好几倍了。

那会儿心里那个高兴啊,真的是特别有成就感。不是因为阅读量高,而是因为这证明了一件事,就是我确实进步了,我写的东西确实有人愿意看了。

后来我就越写越顺,也越来越有信心。以前写文章,总觉得自己底气不足,担心写得不够好,担心别人不爱看。但那会儿就不一样了,我知道自己能写好,也知道自己写的东西是有价值的。

不过这里面也出过岔子。我记得有一次,我写了一篇我觉得特别好的文章,观点也很新颖,表达也很到位。发出去之后,有个读者在底下留言,说我这篇文章跟某某人写的某篇文章很像。

我当时就懵了,因为我确实没看过那篇文章,纯粹是自己想出来的。但人家这么一说,我就有点不知道怎么解释了。后来我去找了那篇文章看,发现确实有些观点挺像的,但表达方式完全不一样。

这事儿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这世界上很多想法,你能想到,别人也能想到。关键不在于谁先想到,而在于谁能把这个想法表达得更好,更能打动人。

从那以后,我就更注意怎么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得更有特色,更有温度。不再满足于说清楚一件事儿,而是要说得有意思,说得让人印象深刻。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一组数据。好像是某个什么研究机构发的,具体名字我也记不清了。大概说的是,一个人要在某个领域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平均需要投入多少时间。数字我也记不准了,反正就是挺长一段时间的。

这个数据我觉得挺有道理的。因为任何事情都需要时间积累,写作也一样。你不可能写个几篇文章就成为高手,也不可能看几本书就能写出特别好的东西。你得一直写,一直琢磨,一直改进,慢慢的才能有进步。

现在回头看,从最开始的拼凑模仿,到后来能写出自己的东西,再到现在看到别人写的很多文章都觉得不够好,这中间大概花了我两三年的时间吧。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但我觉得这两三年特别值得。因为通过写作,我不仅是学会了怎么写文章,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么思考。写作逼着你去想清楚一件事儿,逼着你把模糊的想法变成清晰的表达。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锻炼你的思维能力。

而且写作还让我变得更有耐心了。以前做事儿,我总是急躁,恨不得马上就能看到结果。但写作这事儿,你急不来的。你得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篇一篇地积累,慢慢才能有所成就。这种慢功夫,培养了我的耐心,也让我明白了很多事情都需要时间。

当然了,我现在也不敢说自己写得有多好。市面上比我写得好的人多了去了,我还差得远呢。但至少我现在敢说,我有自己的风格了,我能写出自己想说的话了,我不用再去模仿别人了。

这种感觉挺好的,就好像你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路一样。以前走别人的路,总觉得不太合脚;现在走自己的路,虽然也会磕磕绊绊,但至少知道这是自己选的方向。

我有时候也在想,要是当初没有坚持下来,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可能还是像以前那样,看到别人写得好就羡慕,但自己永远也写不出那样的东西。幸好我当时没放弃,幸好我一直写了下来。

所以我特别想跟那些也想写作但还在犹豫的人说,别想那么多了,写就完了。不要担心自己一开始写得不好,谁一开始不是这样呢?也不要担心自己没有原创能力,模仿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啊。关键是你得开始,你得坚持,你得一直写下去。

就像那个学走路的小娃娃,他不会因为摔了几跤就放弃走路。他会一次又一次地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写作也一样,你写得不好没关系,继续写;你被人批评了也没关系,继续写。只要你一直写,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能写出挺好的东西。

而且我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当你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开始享受写作这件事儿本身。以前写作是为了什么目的,可能是为了涨粉,可能是为了赚钱,可能是为了证明自己。但写到后来,你会发现,写作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

你能通过写作来整理自己的思路,能把自己想不明白的事儿想明白,能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这个过程,本身就很有价值,跟有没有人看,有没有人点赞,其实关系不大。

当然了,有人看当然更好,这说明你写的东西能给别人带来价值。但即使没人看,你也不会觉得写作是浪费时间,因为你自己从中获得了很多。

夜已经很深了,窗外静悄悄的。我坐在电脑前,敲着这些字,突然觉得挺感慨的。这些年写下来,真的收获了很多。不仅是写作能力的提升,更是整个人的成长。

那些一开始模仿过的文章,那些写得不够好的尝试,那些被人指出问题的时刻,现在想起来,都是宝贵的经历。因为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如果你也在写作的路上,如果你也曾经因为写得不够好而怀疑自己,那我想告诉你,别放弃。继续写下去,你会看到自己的进步。从模仿到独立,从生涩到流畅,从没有想法到思如泉涌,这都需要时间,但只要你愿意给自己时间,这一切都会实现。

合十。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