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没有天生最正确的选择,只有努力让当初的选择变得最正确
2025-11-27

前几天晚上睡不着,躺在床上刷手机,突然看到一个老同学发了条朋友圈,说自己又在纠结要不要换工作。这已经是他今年第三次跟我念叨这事儿了。上次见面吃饭,他整个人那种状态,怎么说呢,就像一直悬在半空中,落不下来。

我当时就在想,其实很多人都跟他一样,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是。总觉得人生像考试一样,有标准答案,只要找到那个最正确的选项,后面就能一路顺风顺水。但后来慢慢发现,好像不是这么回事。

大概是疫情那会儿吧,我有个做设计的朋友,在两家公司之间选了好久。一家是大厂,稳定,福利好;另一家是创业公司,股份多,但风险也大。他前前后后找了七八个人商量,做了各种对比表格,连星座都去看了。最后选了创业公司,结果干了半年就开始后悔,天天跟我说要是当初去了大厂该多好。

我就问他,你现在这家公司,你真的全力以赴了吗?他愣了一下,说好像也没有,因为心里总想着另一个选项,所以做事儿也不太上心。你看,这就是问题所在。

那段时间我也在纠结自己的事。我之前做了小几年的内容,一直在想要不要转方向。身边有人劝我做短视频,说现在流量都在那儿;也有人说继续深耕文字,长期主义才有价值。我记得有天晚上跟一个前辈聊天,他跟我说了句话,我到现在都记得。他说,你问我哪个选择对,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你要是一边做一边想着另一条路,那两条路你都走不好。

这话听着挺简单,但想明白不容易。

后来我就试着改变了一个小习惯。每次做决定之后,我会在手机备忘录里写一句话,「既然选了,那就让它对」。这不是自我安慰,更像是一种提醒。提醒自己别瞻前顾后,别总想着假如当初怎么怎么样。

说实话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记得有次做了个项目,中途发现方向好像偏了,当时团队里有人提出要不要推倒重来。那会儿压力特别大,晚上经常睡不着,就在想是不是当初的判断就错了。但转念一想,既然已经走到这儿了,那就想办法把这条路走通吧。

于是我们就开始调整。没有大刀阔斧地改,就是一点一点修正。把用户反馈的问题列出来,每天改进一两个。那段时间挺熬人的,但过了大概二三十天吧,慢慢就有起色了。到最后项目做下来,虽然不能说完美,但至少是个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那次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所谓的「正确选择」,很多时候不是一开始就摆在那儿等你去发现的,而是你一点一点做出来的。

我有个做餐饮的朋友,开店之前纠结了好久选哪个位置。最后选了个不算最热闹的地方,因为租金便宜些。开业前他还挺忐忑的,觉得要是选了另外那个临街的铺子会不会生意更好。

但他没有一直纠结下去。既然选了这儿,那就想办法把这个位置的优势发挥出来。他开始研究周边的人群,发现附近有好几个写字楼,上班族多。于是就调整了经营策略,主打快速出餐和外卖,还搞了个会员制度。

前几年见他的时候,他跟我说现在这个位置反而成了优势,因为租金低,所以利润空间大,能更灵活地做活动。他说要是当初选了那个临街的铺子,可能还真不一定能做到现在这样。

我听完就在想,这不就是把选择做对的最好例子吗。

当然了,这种事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挺难的。尤其是当你看到别人走了另一条路,而且看起来挺光鲜的时候,心里那种动摇是很难避免的。

我自己也会有这种时候。有次看到以前的同事转行做了别的方向,发展得挺好,朋友圈里各种晒成绩。我也会想,要是当初我也那样选会不会更好。但想着想着就觉得没意思了,因为这种假设根本没法验证,你永远不知道另一条路上会发生什么。

而且说实话,你在朋友圈看到的那些光鲜,谁知道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呢。每个人走的路都不一样,你只看到别人现在的好,但看不到他们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

所以后来我就不太去想这些了。与其花时间假设另一个平行时空的自己过得怎么样,不如多想想怎么把眼下这条路走得更好。

有段时间我特别喜欢一个说法,记不清是谁说的了,大概意思是说,人生不是单选题,而是填空题。意思就是说,选择本身没有固定答案,答案是你自己填进去的。你填什么,最后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这话我觉得挺有道理的。就像你选了一个人在一起,不是说你选对了人,你们就自然而然会幸福。而是你们两个人一起努力,把这段关系经营好了,才会幸福。

我认识一对夫妻,结婚十几年了,感情特别好。有次聊天我就问他们,你们是怎么做到的。那个丈夫说了句话我印象特别深。他说,其实刚结婚那会儿,我们也会吵架,也会有矛盾,也会想过对方是不是适合自己。但后来我们就想明白了一件事,与其怀疑当初的选择,不如一起努力让这个选择变得值得。

他说这些年他们试过很多办法。吵架后会主动道歉,不隔夜;会固定每周有一次约会时间,不管多忙;会学习怎么沟通,怎么理解对方。就这样一点一点磨合,一点一点调整,才有了现在这个样子。

听他说完我就在想,这不就是把选择做对的过程吗。不是因为一开始选对了人,而是因为后来共同的努力,让这个选择变成了对的。

其实不管是感情、工作,还是生活中的其他选择,道理都差不多。关键不在于你一开始选了什么,而在于你选了之后做了什么。

我以前有个习惯,特别喜欢做计划,喜欢把所有可能性都列出来,然后对比分析。但后来发现这样反而容易陷入选择困难。因为你列的那些可能性,其实大部分都只是想象,真实情况可能完全不一样。

前阵子我做了个小尝试。遇到需要做选择的时候,我会先给自己限定一个思考时间,比如三天或者一周。在这个时间里认真分析各种选项,但时间一到,就必须做决定。做完决定之后,就不再回头看了,而是全力以赴地往前走。

这个方法对我来说挺管用的。至少我不会再把大量精力花在反复权衡上,而是更多地投入到执行中。

当然这不是说做选择不重要,该思考的还是要思考清楚。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在选择上花的时间太多了,反而在执行上投入不够。

就好比你要去一个地方,有好几条路可以走。你花了很长时间研究哪条路最好,最后选了一条。但选完之后,你还在路上一边走一边想,会不会另一条路更快。这样你的注意力就分散了,反而走得更慢,甚至可能走错。

不如选定了就专心走这条路,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遇到障碍就想办法绕过去。这样可能反而能更快到达目的地。

我有个做销售的朋友,他们公司之前让他选择要负责哪个区域。他当时也纠结了好久,不知道选哪个好。最后选了个相对不那么热门的区域,因为竞争小一些。

刚开始他也会想,要是选了那个热门区域,说不定业绩会更好。但想了几天就不想了,因为想也没用,还不如把手里这个区域做好。

他就开始研究这个区域的特点,分析客户需求,调整销售策略。半年下来,他负责的这个区域反而成了业绩增长最快的。后来他跟我说,其实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机会,关键是你用不用心去挖掘。

这让我想到一句话,好像是古人说的,具体记不太清了,大概意思是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以为的坏选择,说不定后来会变成好事;你以为的好选择,也可能最后不尽如人意。

所以真的没必要太纠结一开始的选择是不是最优的。因为这个答案要等很久才知道,而且还取决于你之后怎么做。

前段时间我整理东西的时候,翻出来几年前写的日记。里面有一页专门记录了当时做的一个决定,还写了很多担心和顾虑。现在回头看,当时那些担心有些确实发生了,但也都一个个解决了;有些根本没发生,反而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机会。

那个决定最后算不算对,我也说不清楚。但我知道的是,这几年我确实在这条路上认真走了,遇到问题就解决,遇到机会就抓住。到现在这个状态,我觉得还不错。

要说后不后悔,肯定也会有那么一两个瞬间想过如果当初怎样。但这种想法也就是一闪而过,因为我知道假设没有意义。就像有个朋友说的,人生不能重来,你也回不到过去,所以最重要的是把握现在。

说到这儿我又想起来另一件事。我之前带过一个新人,特别聪明,学东西也快。但就是有个毛病,总是不够专注。做着这个项目,又想着那个机会;学着这个技能,又觉得另一个技能好像更有用。

有次我就跟他聊,问他你到底想要什么。他说他也不知道,就是觉得每个选择都有道理,不知道该坚持哪个。我就跟他说,你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选择不对,而是选了之后不坚持。你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哪个都做不好。

后来他好像听进去了一些。选定了一个方向之后,就专心在那个领域深耕。开始的时候进步不明显,甚至还遇到过挫折,但他没有再换方向,而是想办法突破。大概过了一年多吧,他在那个领域已经小有成就了。

前几天碰到他,他跟我说谢谢当初那番话。他说他现在明白了,不是因为他选对了方向才成功的,而是因为他选定之后坚持做下去,才让这个方向变得对了。

我听了挺欣慰的。因为这确实是个很重要的道理,但很多人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明白。

现在回想起来,我自己这些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做过很多选择,有些看起来挺对,有些当时觉得挺冒险。但不管哪种选择,最后的结果都取决于我后来怎么做。

那些我投入了时间和精力的选择,大部分都有了还不错的结果;那些我做了之后又三心二意的选择,基本都不太成功。所以真不是选择本身的问题,而是你对待选择的态度问题。

有个做企业的老板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你看那些成功的企业,不一定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选对了赛道。很多时候是他们在那个赛道上做得足够好,把这个赛道做成了。

这话我觉得特别有道理。市场是变化的,趋势是变化的,你以为的好赛道可能过两年就不行了,你以为的冷门领域说不定哪天就火了。与其把精力花在预测哪个赛道最好上,不如踏踏实实把手里的事做好。

我自己做内容这些年,也看到过很多人跟风。哪个领域火就去做哪个,结果往往是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精。反而是那些一开始就选定一个方向,然后持续深耕的人,最后都有了自己的位置。

所以我现在越来越相信一件事,就是选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选完之后的行动。没有哪个选择天生就是最正确的,但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它变成最正确的。

这个观念的转变,对我来说挺重要的。以前我总觉得人生像走迷宫,必须找到那条唯一正确的路。现在我觉得人生更像登山,可能有很多条路都能到山顶,关键是你选了哪条之后,能不能坚持走到底。

而且说实话,有些时候你走着走着,路本身也会变。你以为选的是一条平坦的大道,走着走着发现变成了崎岖小路;你以为选的是条艰难的小路,走着走着反而豁然开朗。所以真的不用太纠结一开始的判断准不准,因为后面会有太多变化了。

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愿不愿意去适应,去调整,去想办法把这条路走好。

我现在遇到需要做选择的时候,会问自己几个问题。第一个是,这个选择符不符合我的基本判断。第二个是,选了之后我有没有能力去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三个是,我愿不愿意为这个选择付出足够的努力。

如果这几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基本上就可以做决定了。做完决定之后,就不再反复琢磨,而是把精力放在怎么把这件事做好上。

这样做下来,虽然不能保证每个选择的结果都完美,但至少我不会有太多遗憾。因为我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已经在自己的选择上负了责任。

至于那些没走过的路会不会更好,我已经不太去想了。因为我知道就算走了另一条路,也一样会有挑战,也一样需要努力。与其把时间花在想象另一种可能上,不如把现在这条路走扎实了。

夜深了,写到这儿想到的也差不多说完了。这些想法都是这些年慢慢积累下来的,不一定全对,但至少是真实的体会。如果对你有那么一点点启发,我就很开心了。

合十。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