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我为什么建议你留在北上广深?一个8年北漂的4点思考
2025-11-27

深夜了,跟你聊聊该不该留在大城市这档子事

现在是凌晨一点半,我坐在工作室的窗边,看着楼下偶尔驶过的出租车。刚才刷手机,又看到有人在讨论要不要逃离北上广深。这个话题啊,好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翻出来热议一番,就跟那些老掉牙的争论似的,永远没个准确答案。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逃离」这个词儿。它听起来像是,你在大城市受了多大委屈似的,像是被什么东西追着跑。但转念一想,这词儿用得也对——很多人确实是被逼到要「逃」的地步了,房租、通勤、加班、孤独,一样一样压过来,谁受得了。

今晚想跟你聊聊这事儿。不是要说服你留下,也不是要劝你离开。就是,把我这些年的一些观察和感受,说给你听听。你自己琢磨琢磨,看看有没有点儿用。如果没用,就当是陪你说说话,反正都这个点儿了,也睡不着。

看到的东西,真的会改变你想要的东西

我有个发小,初中毕业就没再念书了。前两年回老家,在镇上的小饭馆碰见他,聊了会儿天。他跟我说,现在在县城开了个小卖部,一个月能挣个七八千块钱,挺知足的。说这话的时候,他脸上是真的满足,不是那种装出来的。

然后他问我在北京干什么。我说做新媒体,写东西。他「哦」了一声,又问,那能挣多少钱?我说,还行吧。他接着问,一个月一万多?

你看,在他的概念里,一万多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我没跟他说具体数字,倒不是装什么,而是说了也没意义。就像,你跟一个没吃过榴莲的人,怎么描述榴莲的味道?说了半天,他脑子里还是空白一片。

这不是说他笨,或者没见识。而是在他生活的那个环境里,能接触到的信息就是这样的。县城里做生意的人,月入过万就已经算不错了。镇上开店的,一天能有个三四百块流水,就谢天谢地了。

见识这东西啊,真的很奇怪。你见过了,就回不去了。

我记得刚来北京那会儿,应该是二零一几年吧,具体哪年我记不太清了。有次去国贸那边办事,从地铁站出来,站在那片高楼下面,脖子都仰酸了。看着那些穿着得体的人,提着公文包进进出出,走路带风的样子。

当时心里就想,我什么时候也能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每天不用挤地铁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不用担心这个月房租够不够,可以穿得体体面面的,去做点儿什么看起来很重要的事情。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虚荣心。但我觉得不全是。更多的是一种,对另一种生活可能性的向往吧。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人过着跟你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这种「知道」本身,就会改变你。

就像,你本来觉得自己生活挺好的,一个月挣个五六千,够花了。但有一天你看到,有人一顿饭就花掉你半个月工资,而且人家还觉得这顿饭一般般。这种冲击,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不过话说回来,见识这事儿,也是把双刃剑。见得多了,欲望也跟着上来了。有时候挺累的,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好,还差点儿什么。就像,你本来挺开心的,但总有那么些时刻,会突然觉得空落落的。

但要我说,累就累吧。总比在小地方,觉得自己已经到头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要强一些。起码你知道,外面还有更大的世界,你还有往上走的可能性。

我有个朋友,是在小县城长大的。他跟我说过一件事,挺触动我的。他说,他爸妈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县城买套房子。等他们真的买了,就觉得人生圆满了,没什么可追求的了。

但他来了北京之后,发现房子这事儿,只是个起点。有人住着几百平的大平层,有人住着带花园的别墅。他突然意识到,原来生活可以有那么多种可能性。

这就是见识的力量吧。它不一定让你过得更幸福,但一定让你看得更远,走得更远。

聪明人扎堆儿的地方,做事真的不一样

这个观点可能有点儿,嗯,怎么说呢,有点儿精英主义的感觉。但我还是想说说,因为这是我这些年最深的体会之一。

大城市里,聪明人确实多。这不是地域歧视,就是个事实。好的大学在这儿,好的公司在这儿,优秀的人自然也就往这儿聚。就像,你要钓鱼,肯定得去鱼多的地方,这个道理很简单。

我之前在一家创业公司待过,具体是哪家我就不说了。团队不大,二三十个人吧,但各个都是高手。产品经理是名校毕业的,技术负责人在大厂干过好些年,运营总监之前带过几百万用户的项目。

跟这样的人一起工作,是什么感觉?

就是,很多事儿不用说第二遍。你提一个想法,他马上能接住,还能给你补充三四个点,甚至能指出你没想到的问题。开会的时候,大家都在往前推进,很少有那种,得停下来给某个人解释半天基础概念的情况。

效率高得吓人。一个小时的会,能顶别的公司三个小时。

我记得有次做一个活动方案,我写了个初稿发到群里。不到半小时,产品经理给我回了七八条建议,技术说了几个实现上的问题,运营又补充了三个推广渠道。等我改完第二稿,基本就能直接用了。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我离开了那家公司。中间有段时间啊,去了个三线城市待了几个月,也是做类似的工作。但是,怎么说呢,感觉完全不一样。

不是说那边的同事不好。大家人都挺好的,也很努力,加班也不少。但就是,做事的那个节奏,那个理解问题的深度,差太多了。

举个例子吧。有次我提了个方案,要做一个用户增长的活动。在北京的时候,我说完方案,大家马上就能讨论到,转化率大概能到多少,成本怎么控制,后续要怎么留存,甚至能预判到可能出现的几个坑。

但在那个三线城市,我说完方案,同事的第一反应是——这样做会不会太麻烦了?我们能不能简单一点?要不就发发朋友圈,找人转发一下?

你说谁对谁错?也说不上来。可能在他们看来,简单点没什么不好,能省事儿就省事儿。但对我来说,这种思维方式,真的挺难受的。就像,你想跑起来,但总有人拉着你说,走走就行了,跑什么跑。

所以我后面又回来了。

有人问过我,你觉得聪明人聚在一起,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我想了想,不是说大家都很厉害,而是说,大家都懂得什么叫「共赢」。

我记得看过一个研究,好像是国外哪个大学做的,具体哪个我忘了。大概意思是说,聪明人更愿意合作,因为他们知道,长期来看,合作比竞争能赢得更多。

这个在工作中体现得特别明显。在好的团队里,大家不会藏着掖着。你有问题,别人会真心帮你,因为他知道,你做好了,整个项目才能做好,最后大家都受益。

但在有些地方,就不是这样了。大家都在算小账,都怕别人占自己便宜。老板也是,总想着怎么让员工多干活少拿钱。这种环境下,优秀的人待不住,留下的都是混日子的,最后就变成一个恶性循环。

我见过这样的公司。招了个很厉害的人,结果三个月不到就走了。为什么?因为跟他配合的人都很平庸,做什么事情都推不动,他每天上班就像在泥潭里挣扎,能不崩溃吗?

所以我后来明白了一个道理——你在这个社会上不是单打独斗的。你再厉害,如果周围的人都跟不上,你也发挥不出来。就像,你是一辆跑车,但一直在乡间小路上开,那跟开一辆面包车有什么区别?

尽量把自己放在一个更聪明的环境吧。这不是势利,这是对自己负责。

复杂的东西,才能让你的能力有地方使

我有个朋友,学历特别高,名校的博士。毕业后呢,回老家进了个事业单位。按理说,这样的学历,应该混得不错吧?

但实际上,他过得挺憋屈的。

为什么?因为那个单位的工作,太简单了。大部分时候就是处理一些常规的事务,填表格,写报告,开会。他的那些知识储备,那些思考能力,完全用不上。

他跟我发过一次牢骚,说得特别直白。他说,最难受的是,你明明看到了问题,想出了更好的解决办法,但根本推不动。因为大家都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干嘛要改?改了万一出问题,谁负责?

还有一次,他想优化一个流程,能把原来要三天的事情缩短到一天。他兴冲冲地去跟领导汇报,结果领导说了一句话,把他噎死了——「这个流程用了十几年了,一直都挺好的,你别瞎折腾。」

后来他还是辞职了,去了深圳一家科技公司。现在做得挺好的,工资也翻了好几倍。

这个事儿给我的启发是,你的能力要和环境匹配。如果环境太简单,你再强也发挥不出来。

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那是好几年前了,我在西单那边一家服装店做过销售,做了差不多大半年吧。就是每天十几个小时站在店里,卖衣服,卖鞋子。

那家店一共七八个销售员,只有我是本科学历,大部分是高中学历。我本以为我很聪明,学历又高,可以形成什么降维打击之类的,业绩能甩他们几条街。

但结果你们猜到了,我被虐得很惨。

为什么?因为卖衣服这个事儿,真的不需要太多脑子。你需要的是嘴甜,脸皮厚,能跟顾客聊得来,能一眼看出顾客的需求。这些东西,跟学历没什么关系。

我记得有个同事,高中都没毕业,但她卖衣服特别厉害。顾客一进店,她看一眼,就知道对方想买什么价位的,什么风格的。然后几句话下去,顾客就乖乖掏钱了。

而我呢?跟顾客说话都磕磕巴巴的,总想着要给对方讲清楚这件衣服的设计理念,用的什么面料,适合什么场合穿。结果顾客听得一头雾水,转身就走了。

我在那儿待了好几个月,业绩一直垫底。最后想拼命拿一次销冠,然后辞职,结果死活拿不到,挺丢人的。

后来我做了新媒体,再后来做管理,再后来做课程,然后做内容创业。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工作越来越复杂,我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因为这些工作需要的,是思考能力,是对复杂问题的拆解能力,是整合资源的能力。这些东西,才是我的长处。

所以我后来明白了,只有在复杂的环境中,我的能力和优势才能被释放,甚至被放大。如果做相对简单的工作,我的竞争力未必强,很可能被别人干掉。

大城市跟小城市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复杂程度。

小城市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常规的,重复的。做来做去就那么几样,没什么新鲜的。但大城市不一样,每天都有新东西冒出来,新的模式,新的技术,新的玩法。你得不断学习,不断调整,不断试错。

累吗?累死了。

但也刺激。

因为你知道,只要你够强,你就能脱颖而出。不像有些地方,能不能上去,主要看你爹是谁,你舅舅在哪儿当官,你跟谁是老乡。

这种相对公平的环境,可能才是大城市最吸引人的地方吧。

我记得刚来北京的时候,有人跟我说过一句话——「在北京,你只要真的有本事,总有人会看到你。」当时我半信半疑,现在我信了。

当然,这个「看到」的过程可能很漫长,可能要吃很多苦,受很多委屈。但起码,这条路是通的,你付出了,就有可能有回报。

小地方不一样。有时候你付出再多,都没用。因为那个位置已经被人占了,不管你多优秀,都轮不到你。有关系的人可以不用努力,就拿走你拼命努力才得到的东西。

这种无力感,比累更可怕。

最重要的是,这里让你做自己

最后想说的,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

大城市的好处,不仅仅是机会多,资源好,聪明人多。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包容度高。

你可以做你自己。不用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不用被各种规矩束缚着。

我有个朋友,女生,三十好几了,不结婚。在老家,这简直是,怎么说呢,天大的事儿。逢年过节回去,七大姑八大姨轮番轰炸,搞得她每次回家都像上刑场。

「你看隔壁老王家的女儿,都生二胎了,你怎么还不着急?」

「是不是眼光太高了?要不要阿姨给你介绍几个?」

「女孩子啊,还是要趁早结婚,年纪大了就不好找了。」

每次听到这些,她都笑着应付过去,心里憋屈得要命。

但在北京呢?没人管这个。你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跟别人有什么关系?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儿,谁有空八卦你。

还有个朋友,男的,辞掉了稳定的工作,去做独立摄影师。在小地方,这种事儿简直是,不可理喻。好好的铁饭碗不端,去干什么野路子?

但在大城市,这太正常了。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也没人会觉得你疯了。

这种自由,是小地方给不了的。

小地方的问题在于,大家的生活太相似了。大部分人都在走同一条路——读书,工作,结婚,生孩子,买房,带孙子。如果你不走这条路,你就是异类,你就是怪物。

我记得有次回老家,碰见一个初中同学。他问我在北京干什么,我说做新媒体。他愣了一下,问,那是什么?我解释了半天,他还是一脸懵。

然后他说了一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你们在北京,怎么老是干些稀奇古怪的事儿?」

你看,在他的认知里,只有公务员、老师、医生这些职业,才是正经工作。其他的,都是「稀奇古怪」。

而在大城市,每个人的路都不一样。有人忙着创业,有人在大厂做螺丝钉,有人做自由职业,有人在艺术圈混,有人当网红,有人开民宿。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人会来评判你的选择。

这种包容,让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不用被别人的期待绑架。

当然,这种自由也是有代价的。你得承受更多的不确定性,更大的压力,更强的孤独感。

我有段时间,经常一个人在出租屋里待着,也不出门,也不社交。有时候一整天都不说一句话,就对着电脑敲字。那种孤独感,有时候会突然袭来,让你觉得自己好像跟这个世界脱节了。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不想回去。

因为在小地方,那种窒息感更可怕。你被各种规矩束缚着,被各种眼光监视着,被各种期待压迫着。你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说自己想说的话,甚至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一个人教育你还好,说不定你还能对抗一下。但当十个人,一百个人都要教育你的时候,孤立无援的你,真的会崩掉。

每次被「教育」之后,你可能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失眠之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甚至开始觉得,是不是我真的错了?

这种精神上的折磨,比身体上的累更可怕。

所以如果你是个「怪物」,如果你不想按照既定的轨道生活,来大城市吧。这里的人都很忙,没时间拯救你,没时间教育你。你唯一需要对抗的,就是你自己。

别让任何人糟蹋了你的人生。你的人生,要毁也要毁在自己手里。

说到底,还是看你要什么

写到这儿,突然觉得,我好像一直在说大城市的好。

但其实,我也知道,大城市不是万能药。它有很多问题——房价高得离谱,通勤远得要命,生活成本贵得吓人,工作压力大到让你喘不过气。

有些人在大城市待了几年,发现自己真的适应不了,受不了这种高强度的生活节奏,回到小地方,也过得挺好的。我觉得这完全没问题,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

关键是,你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如果你追求的是稳定,是慢节奏的生活,是离家近能照顾父母,那可能小地方更适合你。那边的房价便宜,压力小,生活成本低,周末还能约朋友打打牌,喝喝茶,挺舒服的。

但如果你想要更多的可能性,想要看到更大的世界,想要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里拼一把,那就来大城市试试吧。

别怕。

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无非就是发现自己不合适,再回去呗。但至少,你试过了。你不会在三十岁、四十岁的时候,后悔自己年轻时没有勇气走出去。

而且说实话,来大城市的成本,真的没那么高。一张高铁票,小几千块钱的启动资金,就够了。找个合租的房子,先找份工作干着,慢慢适应,慢慢找机会。

如果连这点成本都不愿意承担,那可能,你也没那么想改变自己的生活。

我见过很多人,嘴上说着想来大城市,想闯一闯,但一直没有行动。问他为什么不来,他会说一大堆理由——家里人不同意啦,没有人脉啦,担心找不到工作啦,怕在大城市混不下去啦。

这些理由听起来都很合理,但说到底,还是不够想。真的想做一件事,总能找到办法。不想做,再简单的事情,也能找出一百个理由来推脱。

窗外天快亮了,楼下开始有早起的人经过,环卫工人推着车子慢慢走过。

写了这么多,也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就是突然想跟你聊聊这个话题,把这些年的一些想法,一些感受,说出来。

如果你正在大城市苦苦挣扎,希望这些话能给你一点继续坚持的理由。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来,希望这些话能让你更清楚自己的选择。

去还是留,最终都是你自己的决定。

别人的建议,包括我说的这些,都只是参考。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能负责。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每个人想要的也不一样。没有标准答案,也不需要标准答案。

只要你认真思考过,认真选择过,不管最后做了什么决定,都是对的。

好了,就说到这儿吧。

天快亮了,早点睡。

合十。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