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10年后,我不想再过被人挑选的生活
2025-11-27
那天晚上我在公司加班,窗外的北京城灯火通明,突然想起一个朋友跟我说过的话,他说他三十多岁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活得特别拧巴,明明手头事情不少,收入也还可以,但就是觉得哪里不对劲。
我当时没太听懂,现在想想,大概就是那种被生活推着走的感觉吧。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坐在地铁上,看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黑暗隧道,突然冒出一个念头,问自己,我这是在干什么呢?为什么要这样活着?但这个念头很快又被手机消息打断了,老板在催方案,客户在问进度,你赶紧切回工作状态,那个问题就这么被压下去了。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这样的,被各种事情填满,被各种选择推着走,好像很忙碌,也好像很充实,但细想想,这些事情有多少是你真正想做的呢?
我有个做编辑的朋友,前几年一直在各个出版社之间跳来跳去,每次跳槽都说这次机会特别好,薪水涨了,职位也升了。我们这些旁观者都觉得他混得不错,在北京这地方,能有份稳定的文化工作,收入还行,已经算是很体面了。
但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吃饭,喝到后半场,他突然就说起自己其实挺迷茫的。他说这些年做的书,有几本是自己真正喜欢的?有几本是自己想做的?大部分时候都是接到什么选题就做什么选题,领导安排什么就做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就跟着做什么。
听上去好像没什么问题,这不就是工作吗?但他说,问题就在于,他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书,或者说,已经很久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了。
那天晚上我们喝了不少,最后他说了一句话,我到现在都记得,他说,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你一直在接受别人给你的机会,最后连自己想要什么都忘了。
这话说得我当时就愣住了。
后来我想起来,我们这代人,尤其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打拼的人,好像特别容易陷入这种状态。因为机会确实不少,只要你稍微有点能力,人缘还不错,总会有人找你做这个做那个。今天有人让你帮忙写个策划,明天有人邀请你参与一个项目,后天又有个更好的职位在等着你。
听起来很好对不对?但问题是,你一直在被挑选,一直在回应别人的需求,却很少停下来问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
我认识一个做咨询的朋友,三十五六岁的时候,在一家还挺有名的公司做到了合伙人的位置。那段时间他特别忙,天天飞来飞去,见客户,做项目,谈合作。我们这些朋友都觉得他厉害,混到这个位置,年薪应该也有小几百万了吧。
但有一次他跟我说,他其实挺累的,不是身体累,是心累。他说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在帮客户解决问题,帮公司赚钱,但他自己呢?他自己想做什么?他已经想不起来了。
那次聊完之后过了大半年,我突然发现他朋友圈画风变了,不再是各种商务场合的照片,而是一些书店,一些展览,一些很安静的地方。后来才知道,他从那家公司辞职了,自己开了个小书店。
周围人都觉得他疯了,好好的合伙人不做,跑去开什么书店?书店能赚几个钱?但他自己倒是挺开心的,虽然收入确实没以前多,但他说,现在每天做的事情,至少是自己选的。
这让我想起来,人到了某个年纪,可能真的需要停下来想想,你现在过的生活,是你自己选的,还是被别人安排的?
不是说被安排就一定不好,很多时候别人给你的机会确实挺好的,问题在于,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这些机会,你会做什么?
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奇怪,甚至有点矫情,但我觉得挺重要的。因为只有当你把那些外部的机会都暂时放到一边,你才能看清楚,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的时刻。那是前几年,我刚好也三十多岁,在一家公司做得还可以,老板也挺器重我,给了不少项目让我负责。但那段时间我突然就觉得特别烦,不是对工作内容烦,而是对这种状态烦。
我发现自己好像一直在做加法,不停地接项目,不停地认识新人,不停地参加各种饭局和活动。表面上看起来人脉很广,资源很多,但我自己心里清楚,我只是在不停地回应别人的需求,却从来没有真正为自己做过什么。
那段时间我状态特别差,虽然手头事情很多,但总觉得空荡荡的。有一次周末一个人待在家里,突然就想,如果明天开始,所有这些项目都没了,所有这些人脉都断了,我还能做什么?
这个问题把我自己吓了一跳,因为我发现,我好像真的不知道。
后来我花了挺长时间想这个事情,也跟一些朋友聊过。慢慢地我才意识到,我其实一直想做一些跟写作有关的事情,但因为工作太忙,一直没时间,或者说,一直没把它当回事。
但当我真正开始尝试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事情给我的满足感,远远超过我做那些项目时的感觉。虽然一开始写得很糟糕,改了又改,推倒重来好几次,但那种感觉很不一样,因为这是我自己选的,不是别人安排的。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的转变,最重要的不是我做了什么具体的事情,而是我终于开始主动选择了。不再是等着别人来安排,而是自己决定要做什么。
这种转变听起来很简单,但其实挺难的。因为主动选择意味着你要承担风险,意味着你要放弃一些看起来很好的机会,意味着你要面对很多不确定性。
但我觉得,人生可能就需要这样的时刻,需要你主动做出一些选择,哪怕这个选择看起来不够理性,不够安全。
我有个朋友,他在互联网公司做了七八年产品经理,收入不错,职位也还可以。但去年他突然辞职了,说要去学木工,要自己做家具。周围人都觉得他疯了,好好的产品经理不做,跑去做什么木工?
但他自己说,他就是想做点实实在在的东西,想看到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作品。现在他在一个小工作室学徒,收入肯定没以前多,但他说他挺快乐的,每天摸着木头,看着一件东西在自己手里慢慢成型,那种感觉特别踏实。
我能理解他的感觉。因为在这个时代,我们太容易被各种虚的东西包围了,各种数据,各种报表,各种PPT,各种看起来很重要但其实没什么意义的会议。久而久之,你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创造了什么。
但当你真正做一件自己选择的事情时,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哪怕这件事情很小,哪怕别人看起来不值一提,但因为是你自己选的,你投入的感情就不一样。
不过话说回来,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容易。因为我们都有现实压力,都要考虑收入,考虑房贷,考虑家人的期待。很多时候,我们想做的事情,跟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有冲突的。
我自己也纠结过很长时间。一边是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一边是不确定的爱好和梦想,怎么选?说实话,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承受能力也不一样。
但我觉得,至少可以做一些小的尝试。不一定要一下子辞职,不一定要彻底改变,但可以从一些小事开始。比如每天抽一个小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周末去学一个新技能,比如开始写写东西,或者画画,或者做点手工。
重要的是,你开始为自己做一些主动的选择了,而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生活的安排。
我有个做设计的朋友,她一直很想画画,但工作太忙,一直没时间。后来她决定,不管多忙,每天早上都提前一个小时起床,用这一个小时画画。刚开始画得很糟糕,但她坚持下来了,现在她的画已经能拿出去展览了。
她跟我说,这一个小时的画画时间,成了她一天中最重要的时刻。因为这是她完全为自己做的事情,不用考虑客户的需求,不用考虑老板的要求,就是纯粹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觉得这就够了。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像那些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辞职创业,彻底改变人生。但至少,你可以在生活中留出一些空间,给自己做选择的机会。
这些年我见过太多人,他们都很优秀,能力也不错,但就是活得不太开心。问他们为什么,大多数人说不出具体原因,就是觉得哪里不对劲。
后来我慢慢明白了,可能就是因为,他们一直在被生活推着走,一直在回应别人的需求,却很少停下来问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很难回答。因为我们太习惯于被安排了,太习惯于接受别人的选择了。当你真正开始思考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可能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但这恰恰说明,我们需要多问问自己这个问题。不是为了马上得到答案,而是为了让自己保持一种清醒的状态,不至于完全被生活裹挟着走。
我记得有个做媒体的前辈跟我说过,他说,人这一辈子,可能就需要那么几个时刻,让你停下来,好好想想自己到底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不一定要得出什么结论,但至少要问问自己。
他说他自己就经历过这样的时刻,那是他四十岁左右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做的那些事情都没什么意思了。虽然别人看起来他挺成功的,但他自己心里清楚,他只是在重复,在应付,没有任何新意。
后来他花了差不多一年时间,重新思考自己想做什么。最后他决定,还是做媒体,但要换一种方式做,要做一些自己真正认为有价值的内容。
现在他做的事情,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光鲜,收入也没那么高,但他说他觉得值得,因为这是他自己选的。
我想起我自己刚工作那几年,其实也挺迷茫的。那时候总觉得,只要努力工作,不断学习,总会越来越好的。但后来我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因为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再努力也只是在别人设定的轨道上跑而已。
直到后来我开始尝试做一些自己选择的事情,我才慢慢找到了一些感觉。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也失败过好几次,但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失败了也是你自己承担,成功了也是你自己的成就。
现在想想,可能人生就是这样,需要你不断地去尝试,去选择,去调整。没有什么是一劳永逸的,也没有什么是完美的选择。重要的是,你要保持一种主动的姿态,不要完全被动地接受生活的安排。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句话,说得挺好的,大意是说,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你从来没有为自己做过选择。这话听起来有点鸡汤,但细想想,确实有道理。
因为如果你一直在被动地接受,一直在回应别人的需求,那么你的人生,某种程度上说,是别人帮你过的。也许这样的人生也挺好的,但你自己心里清楚,这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所以我觉得,每个人可能都需要那么一个时刻,停下来,问问自己,如果没有这些外部的机会和安排,我会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
这个问题可能没有标准答案,但问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很有意义了。因为它让你开始思考,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开始从被动变为主动。
最后我想说,不管你现在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可以留出一些空间,给自己做选择的机会。不一定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决定,但至少,可以开始尝试一些小的改变。
也许是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许是开始学一个新技能,也许只是偶尔停下来,问问自己,我这样过,真的开心吗?
人生很长,也很短。长到你有足够的时间去尝试,去调整,去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短到如果你一直被动地接受,一直没有为自己做过选择,可能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所以,不妨停下来想想,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你想做什么样的事情?然后,试着为自己做一些主动的选择。不一定马上就能看到结果,但至少,你开始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了。
合十。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