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一个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2024-09-27
人生啊,就像在大风大浪里漂流的船,哪有一帆风顺的道理?
工作中的瓶颈,人与人之间的误解,突如其来的变故,总会把我们打得措手不及。
但,这并不是逃避的理由。躺平?逃避?那不过是把问题推到了明天,问题不会自动消失,反而会像个恶作剧一样一次次找上门。
那怎么办?怎么做到不怕事,勇敢面对?
这里,我想起了《毛选》里的一句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毛泽东一生经历无数坎坷,撤职、孤立、质疑,数不胜数。可他没有躲,反而越挫越勇,学习、调研、等待。
他深知,生活就像攀登,哪有一路直上的道理?谁没走过弯路?
但他相信,只要你不断调整,最终的方向就是向上的。
想想吧,当我们转变思维,就会发现所有的困境都是暂时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毛选》里的几个观点,学学毛泽东是怎么面对逆境的。
认知力:焦虑的背后,总有一个主要矛盾
记得一句话吗?“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命运完全不同。”
毛泽东的《矛盾论》就讲了一个道理:矛盾推动事物发展,解决矛盾,就是发展的过程。
很多人焦虑,是因为总盯着枝节不放,却忽略了根本问题。
就拿抗日战争来说吧。毛泽东写了篇《论持久战》,明确划分了中日战争的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敌进我守;
第二阶段,敌守我备;
第三阶段,敌退我攻。
听起来是不是像在讲我们的人生?工作、感情、生活,各个阶段都像一个又一个战场。
那么,如何在转折期做决策呢?毛泽东的回答是:找主要矛盾。
什么决定战争的未来?是中日的力量对比。
毛泽东看清了矛盾的本质:要么增强自己,要么削弱对手。
转到我们自己,当你遇到焦虑、迷茫、痛苦时,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
看清问题背后的主要矛盾,盯住它,其他的自然就迎刃而解。
行动力:别只顾想,先做起来再说
光看清问题还不够,想一万遍不如干一遍。
清华的彭凯平教授说:“焦虑、徘徊、恐惧,只有通过行动才能解决。”
毛泽东在《实践论》里讲得更直白:“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很多人总是在行动之前,花大量时间去思考、规划,结果行动迟迟跟不上,陷入无尽的拖延。
还记得自己第一次面对工作中的“大山”吗?
当年,我也接手过一个被大家称为“烫手山芋”的项目。压力大得不行,可没得选,还是硬着头皮上。
一通猛干,三个月过去,项目搞定了,奖金、升职、成就感一并涌来。那种感觉,简直像站在巅峰俯视一切。
所以啊,不要纠结是否准备充分,先行动起来,干着干着就明白了。
心力:再难的路,也总有办法走下去
再看清、再行动,也会有崩溃的时候,问题是,你的心力撑不撑得住?
毛泽东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候,就遇到了团队的信念崩溃。敌军合围、危机重重,有人悲观,有人迷茫。
那时候,林彪给毛泽东写了封信,问:“革命还有希望吗?”
毛泽东回了7000多字,直面问题、分析现状、给出对策,用坚定的信念支撑着整支队伍。
红旗能打多久?答案是,只要你不放弃,红旗就一直能打下去。
我记得任正非在创业初期也曾说过:“三分天下,必有华为一席。”这是漫长的旅程,但只要有心力撑住,就能走到底。
结语
人生,哪能不遇到点曲折?但毛泽东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
认知力帮你看清问题,行动力帮你解决问题,心力支撑你走完这条路。
遇到困难时,不惊慌、不自我否定,盯住主要矛盾,迈出那一步,终会见到光明。
别忘了,再难的路,只要你坚持,终会走到终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