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当如苏东坡
2024-01-31
看完了《洪亮》《李冰》《林语堂》三个版本的《苏东坡传》,停下了,不看了。
阁主觉得自己已经抓住了苏东坡精神的内核。
苏东坡的诗才、词才、策论才毋庸置疑,冠绝中华5000年。
是因为这一原因让他的名垂千古,历经千年,江湖仍流传着无数跟他有关的奇闻逸事和离奇传说的吗?
这是基础。
南唐李煜也诗才了得,却不如苏东坡如此影响深远,效颦者众。
不止此,还有
诗魂词魂
苏东坡的诗词不同于其他人,是有魂的。
随口吟来,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换一字,字字跃然纸上,句句恰如其分。
绝不为赋新词强说愁。情到深处意渐浓,于无有处自然生。
这样一种仿佛单为某种景某种情而生的自然而然,鬼斧神工,水乳交融,正是苏东坡天资聪颖、智慧超群的独有本领。
还不仅是如此,他的诗词,跟后世的梵高、高更、尼采他们的作品一样,阁主曾高度颂扬过他们,都不在意识和大脑构思的范畴之内,纯粹的人力停止后本性本心不受阻隔的流淌。
这样的作品还包括佛陀传法49年流传于后世的卷帙浩繁的佛教经典,耶稣所传的圣经《新约》等等。
这些惊为天人的作品并非凡品,就如王母会上的甘露琼浆,举世难得。
读有魂的作品,灵魂随之共舞,受其洗涤,被其氤氲,托举升华,妙不可言。
仁者爱人
苏东坡有着深厚的儒家教育素养,传承着由孔孟而来的正统儒家法统。
同时他也慕道羡佛,深受道释濡养。
因此形成了他精神中“仁”的内核。
体现在哪里呢?
他听闻某地女娃出生即溺毙,一方面借用自己的影响力,上书地方官出台法律禁止,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襄助初生女婴家庭,此一善举活命无数。
听闻某地满地枯骨无人收殓,出善款,筹资金,将这些无主之尸归拢埋葬,让他们飘零的魂魄得以安息。
他不仅文学盖世,还好医,访求秘方多件,从不秘不示人,首开公立医疗机构,廉价医治病人,救人无算。
还有一桩,垂垂老矣,还遭贬谪之时,用全部家产购一房产,后得知这房子是一老妪儿子未经她同意卖掉的,儿子的钱已经全花出去抵了债了,东坡听完二话不说撕掉买卖契约,并将房契还给了老太太。
处处可见其仁,仁者爱人,苏东坡真是知行合一的真表率也!
清清白白、一身正气
苏东坡很少蓄积财物,除了他喜欢的字画、砚台、纸张、书籍之外。
因此他寡欲清心,便可做到少牵少挂。
在朝堂之上绝不为一己私利而明哲保身,这也正是他曾上达天听,日日出入天子后庭,却也在后面屡招贬谪,甚至差点亡命海外的根本原因。
无欲则刚,古人诚不我欺!
清白正派的人为君子所颂扬、欣慕并竞相效仿,也为小人所忌惮、所害怕、所排挤。
自古皆然。
“乌台诗案”中被人摘章择字污蔑构陷,始终围绕在对朝廷对天子不敬之上,却找不到哪怕一丁点道德人品瑕疵,以至于让那些构陷他的人绞尽脑汁才让苏东坡坐了103天的监牢。
说实在的,我一俗人,光想一想就知道苏东坡能做到的是常人多难做到的事情。
能放下对生命的执着。
能放下对富贵的执着。
能放下对名誉的执着。
能放下对亲人朋友的执着。
能放下对权势官位的执着。
遗世独立,唯存胸中一腔浩然正气,试问古今中外几人可为能为?
这样的东坡才是被千古颂扬、万古流传的根本原因之一。能为他人难为之事,必然能成他人难成之人。
处之泰然、安之若素
处庙堂之高,不欣悦忘形。
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己任,不计较一时之得,一时之专宠,说该说之话,做该做之事,不因处高位享荣华而有所增减。
当后来因言获罪,屡遭贬谪,他从未因此怨天尤人,结草庐,开荒田,自号东坡,怡然自得。哪怕远谪海外,边荒蛮夷,习俗迥异,连吃喝都成问题,却也难扰他一念清净,满腔欢欣,就仿佛他是块石头,无情无义,无悲无喜一样,任你如何对他,吾自岿然不动。
这种心境,这种胸怀,也难怪东坡之后数不清的后起之秀趋之若鹜。
处之泰然、安之若素。
真东坡也!真君子也!真儒之行者也!真真人也!真菩萨也!
恣情纵意,情深意重,不计得失,品端行正一身浩然正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最是一介布衣苏东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