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游民”的光鲜,终归回到网民的常态
2024-10-12
原来,网络上现在流行一种叫“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昨天在直播访谈节目里,听到一个小年轻介绍自己是个“数字游民”。一开始还不知道这是什么,查了才知道,所谓“数字游民”,就是一边旅行一边通过网络工作的人。这么一听,你可能会问:这跟我天天看《毛选》有什么关系?
这事儿还真有点意思,得从我最近关注的一个毛选公众号说起。最近,我特别关注了几个讲《毛选》的公众号,平台也很应景地给我推送了不少相关内容。昨天看到一个写得挺不错的公众号,就加了关注,还特意和作者聊了几句。没想到聊没几句,对方竟然把我拉黑了。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个人可能是个“数字游民”,他看我不是他想卖产品的潜在客户,直接拉黑了我,怕浪费时间。原来他是要“变现”,我不符合他的目标群体,自然就没啥可聊的了。
这里,咱就不得不提一下《毛泽东选集》里的内容了。《毛选》第一卷《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第二卷《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里,毛主席对“游民”有过深刻的分析。他指出,游民是那些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和失去了工作机会的手工业者,是社会中最不安定的群体。这些人因为没有谋生的正当途径,只好从事一些不正当的职业,比如土匪、流氓、乞丐、甚至娼妓,还有从事迷信活动的职业者。毛主席还指出,游民加入革命后,常常带来流寇主义和无政府思想,对革命队伍造成破坏,所以需要对他们进行改造。
毛主席的这番话里,“游民”其实有几个核心特点:没有正当职业、不安定、而且具有破坏性。而我呢,只不过是个在网上看《毛选》的普通网民,想加个好友聊聊经典读物,却被误认为“游民”,被拉黑了。
有些人说,他们平时喜欢在网上瞎逛、刷视频,自称“网络游民”,其实这跟“数字游民”有根本区别。“数字游民”其实不是没工作,而是有工作的“游民”。这类人借助互联网和电脑在世界各地远程办公,一边干活一边旅行。他们没固定的工作和居住地,通过专业技能赚钱,比如做博主、在线培训师、设计师、程序员、作家、音频和视频制作人等。想做“数字游民”,首先得有一技之长,要不然想自由自在地云办公,根本就是纸上谈兵。
我有个同事的小孩,在电视台当记者,因为工作量不饱和,又有拍视频和写稿子的专业技能,所以他经常出去拍旅游短视频,玩得不亦乐乎,还在抖音上积累了上百万粉丝。他主要在云贵川地区到处跑,拍些景点、酒店、美食的视频,靠这个就能赚到足够的生活费。这种状态其实就是“准数字游民”,既有工作,也有旅行。
有些人形容“数字游民”是“地理套利者”,什么意思呢?比如在某个低消费的小城,干着一线城市的活儿,拿着一线城市的工资,想换地方就换地方。这种通过互联网和技术带来的自由,让不少年轻人觉得很酷。不过,依照我从毛选里学到的东西来看,这种生活方式虽然新鲜,但时间久了可能也会有问题。
毛主席说,革命必须有根据地,没有根据地,革命就无法稳固。游民革命不扎根,肯定要失败。同样,虽然“数字游民”跟传统游民不同,但共同点在于“不安定”,他们没有稳定的“根据地”,缺少心灵的归宿感。短期体验这种游牧生活可能很有趣,但如果长期不“落脚”,心里可能会有不安定的感觉。
举个例子,我同事的小孩虽然经常出去拍视频,但拍完后还是要回家,回到他固定的“根据地”。数字游民也一样,短期可以到处跑,但终究要有个家,有个固定的地方落脚。长期“游而无家”的生活,终究会让人感觉失去了根。
所以,不管是网民还是数字游民,“游”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不能是常态。网民大多是互联网内容的消费者,而“数字游民”里有些是生产者,他们靠“游”产生内容、供网民消费,赚取流量红利。不过,“游”终究是阶段性的,红利也会有结束的一天。最终,大部分人都会回归某种“固定”的生活,成为安稳的网民。
至于我,作为一个普通网民,我愿意在《毛选》的智慧海洋里畅游,把毛选当成我的“根据地”。我愿意认真学原文,悟原理,并且结合实践,做一条甘心的小鱼,在这个无尽的思想海洋里扎根。
总结一句:数字游民虽有它的自由与诱惑,但毛选告诉我们,稳定的“根据地”和扎实的根基,才是长久生存的智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