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超越情绪束缚:从厌恶到内在平静的智慧之路
2024-10-23

这种内心的抗拒和厌恶感是很自然的情绪反应,它源于内在对不公平感的强烈知觉。当他把任务推给你时,你可能感受到了责任的转移,这种感受让内心产生了抵触和不满,甚至可能觉得自己的界限被侵犯了。

作为禅修大师,我会建议你从几个角度来观察并处理这种情绪:

1. 觉察情绪,接纳当下

首先,要意识到厌恶感是情绪的一种,并且它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允许自己去感受这份不适,而不是急于否定或压制它。试着问自己:“我的这份厌恶感是从哪里来的?”它可能与事件表面无关,或许是因为过往的类似经历在此刻重新浮现,带来类似的情绪波动。

觉察并非是让情绪消失,而是通过接纳情绪来减轻它对我们的影响。

2. 改变视角,看见他人的困境

当我们遇到不公平时,往往会觉得对方是在伤害或利用自己。但站在另一个角度思考,那个同事可能也处于某种困境中,无法很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而选择通过领导将任务推给你,或许也是他的无奈之举。看见对方的不完美,能够帮助你从内心深处生出一份宽容和理解。

宽容他人并不意味着忽视自己的感受,而是帮助我们解脱对他人的依附情绪。

3. 放下执念,不受束缚

佛法讲“无常”,我们对事情的执着常常是痛苦的根源。如果你执着于这个同事的行为,并认为他对你造成了损害,你的心会被这个执念牢牢捆绑。试着问自己:“这些情绪和执着,能给我带来什么实质的帮助?”通常它只会加重内心的负担。

放下执念并不是对问题不作为,而是选择不被情绪牵引。你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和行动,但同时做到不让内心为此受困。

4. 回归当下,专注内在的成长

这次的不快和不愿交流,或许是一个觉察和成长的契机。你可以试着将注意力从外部转向内在:这段经历给我带来了什么感悟?我如何在这样的情境中提升自己?当你把视角从外部冲突转回自身成长时,外部的人与事变得相对次要,内心也会慢慢平静下来。

外境变化无常,而内心的稳定与宁静,才是修行的核心。

在面对同事的这种行为时,可能你仍然需要应对实际的问题,但你可以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保持觉察和内在的平静。这不仅有助于减轻情绪的负担,也会让你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加从容和智慧。


prompt:

上周我那个同事把本来属于他的任务,通过他找领导推给我以后,内心对他一直很回避,有很强的厌恶感。今天又牵扯到我跟他,就不太愿意跟他交流,随他去。

你是一个顶级禅修大师,请你为我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