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早就看穿了!你以为是捷径,其实是死路!
2025-02-18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有时候,人活着就像在黑暗的树林里摸索着前行,总想找到一条近道,结果一脚踩进泥泞,越挣扎越深,最后连鞋都丢了。你越想着要走捷径,往往越是要走弯路。老子早就看透了这一点,他在《道德经》第五十三章里,不是嘲笑人蠢,而是苦口婆心地告诉你:“大道本来平坦,大家偏要去钻小路。”
矛盾无处不在,别想着绕过去
人生哪有不矛盾的?你刚创业,想着挣快钱,发现市场竞争太激烈;你养孩子,希望他自由成长,又担心他输在起跑线上;你想活得简单,又忍不住想买新手机……这些矛盾,哪个能绕得开?
老子那句“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意思再明白不过:真正的道理最简单,可是人总想走捷径,结果绕远了不说,还可能掉沟里。
大道的普遍性在于,它永远在那儿,谁都可以走;它的特殊性在于,不是每个人都有耐心走完。看着别人短时间赚了大钱,你忍不住了,想投机,结果钱没挣到,反倒被割了一刀。再比如教育孩子,本来培养好习惯就行,可是看着别人上补习班,你也跟风,最后孩子没学会多少东西,倒是学会了厌学。
人总想逃避矛盾,可矛盾根本无法逃避,它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真正的高手,不是想方设法绕开矛盾,而是直接面对它,解决它,甚至利用它。
矛盾推动发展,关键看你怎么用
就像炒菜,火候太大,糊了;火候太小,夹生了。矛盾就是火候,用得好,饭熟了;用不好,饭毁了。
有人创业失败,怪市场不好,怪竞争对手太强,怪合伙人不给力。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没看到矛盾的推动力。一个行业如果已经饱和,那就意味着新的需求还没被满足,新的玩法还没被发现。不是市场没机会,而是他们只看到阻碍,没看到推动力。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三章里说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皇宫打扫得干干净净,田地却荒废了,粮仓空了,社会失衡了。这里的矛盾很明显:越是注重面子工程,越是忽略根本,结果就会倾斜。这种倾斜,不是社会特有的,而是任何领域都会发生的。
你在公司拼命做汇报、做PPT,把数据弄得漂漂亮亮,但业绩没增长;你在家里装模作样讲道理,孩子敷衍你,问题还是没解决。所有这些,都是你把注意力放错了地方,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却没抓住真正的矛盾。
真正的高手,能看到矛盾的终点
矛盾不会一直存在,它最终一定会走向统一,但怎么走,取决于你是被它推着走,还是你主动驾驭它。
有个朋友,刚开始做生意,头一年亏得一塌糊涂,房租、人工、货物积压,各种矛盾摆在眼前。他一度想放弃,可是咬咬牙,开始研究客户需求,优化供应链,调整经营策略。第三年,他的生意竟然成了行业标杆。
他没有绕开矛盾,而是迎头而上,把矛盾推向新的平衡。就像水流遇到石头,不是停下来,而是要么绕过去,要么冲破它。
老子那句“仓甚虚,财货有余”,其实也是在讲这个道理。你看到市场上有些人富得流油,而另一些人却一贫如洗,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矛盾。但它不会一直这样,总有一天,这种失衡会自我调整,财富会重新分配。
识别并抓住主要矛盾,才能真正破局
但如果你想在矛盾中找到机会,就必须学会抓住主要矛盾,而不是被无数的小问题分散注意力。
很多人创业,刚开始没赚到钱,就怀疑自己选错了行业;孩子考试成绩下降,就觉得是老师的问题;自己减肥失败,就怪基因不好。其实,这些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问题是:
你创业的核心矛盾是“你的产品解决了什么真正的痛点?”
孩子成绩下降的核心矛盾是“他的学习习惯出了什么问题?”
你减肥失败的核心矛盾是“你是否坚持了一种真正可持续的方式?”
老子说的“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本质上就是在说:你看起来光鲜亮丽,但真正的东西早就空了。
大道一直在,只是你没走而已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就像天气,普遍的是它总会变化,特殊的是你要学会适应;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就像水流,遇到阻碍时才会形成更壮丽的河道;矛盾终将通向统一,但你必须识别出主要矛盾,才能走对方向。
老子没有让你“别走捷径”,他只是告诉你:“大道已经铺好了,别自己去钻灌木丛。”
当你想快速成功时,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在“好径”而非“大道”上?
当你在面对问题时,问问自己:这个矛盾的核心是什么?
当你在焦虑未来时,问问自己:我是在解决矛盾,还是在逃避矛盾?
大道其实一直都在,你只是习惯性地绕开了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