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为进,赢的漂亮!
2025-02-26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小县城的冬天,风像刀子一样刮着。李老三蹲在路边,抽着半根没烧完的烟,看着对面那家新开的包子铺。心里嘀咕着,这城里做包子的能有十几家,新来的这家,凭啥抢他的生意?可是半个月过去了,他发现自己的老主顾越来越少,街坊邻居都拎着新包子的纸袋,连张三那老头都跟他说:“人家那馅儿鲜,皮薄。”李老三不服,隔天去排队买了一笼,吃了一口,心凉了半截——确实是比自己的好。
他寻思着,是涨价?还是在门口摆个大喇叭吆喝?但转念一想,硬刚没用,干脆换了策略——他跑到新铺子门口,乐呵呵跟老板攀谈,套近乎,吹自己年轻时也干过这行,然后不动声色地请教配方,顺手帮忙招呼顾客。过了几天,新老板请他去店里喝酒,说他在这片混得久,能不能指点指点。再后来,李老三的包子铺和新铺子合并了,自己摇身一变成了店里的“老招牌”,每天坐在店门口,一边搓麻将,一边笑呵呵地迎客。生意,比之前更好了。
这事要是让外人看,可能觉得李老三是认输了,放弃了竞争。但他明白,这不是认输,而是换了种赢法。就像《道德经》里说的——“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真正的大国,不是靠强硬征服,而是靠包容吸纳,让别人心甘情愿归附。 这道理,管国家管生意,管人情世故,都是一个理儿。
对抗是本能,退让是智慧
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被逼急了就要硬抗。小孩不想写作业,家长一催,他更不写了;创业的时候,竞争对手一挑衅,血气一上头就想砸广告打价格战。可这都是本能反应,真正能赢的,是那些懂得在关键时刻顺势而为的人。
老子说“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什么意思?母马安静温顺,公马躁动强势,但真正能驯服公马的,反而是母马的柔顺。换句话说,真正的高手从不逞强,而是让对方自己送上门来。就像你去谈生意,如果一上来就咄咄逼人,对方八成敬而远之。但如果你摆出个“我无所谓,随你选”的姿态,反而能让对方放下防备,主动靠拢你。
这在生活里比比皆是。你发现吗?越是逼婚,越容易把人逼跑;越是死缠烂打,感情越容易破裂。有时候,你越退一步,对方反而会被你的从容吸引过来。 这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战略性的“后撤步”,是为了最后的“扣篮”做准备。
所有的矛盾,最终都要解决
有矛盾不可怕,怕的是不懂得怎么解决。老子讲得很清楚,大国和小国,本质上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各取所需——大国想兼并,小国想活下去,只要找到各自的需求点,矛盾自然迎刃而解。
想想你创业的时候,一定遇到过这样的难题:你需要客户,客户又不信任你;你想要融资,投资人又嫌你不够成熟。这种时候,很多人一着急,就想靠蛮力去解决——疯狂打广告,或者对投资人一顿吹,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真正的高手怎么做?他们会先让自己成为那个“被需要的人”。
比如,你不是去硬推产品,而是先去解决行业里的一个痛点,让客户主动找你;不是死缠着投资人,而是用实际数据去证明自己的模式,让他们觉得“我不投你就亏了”。这种方式听起来像是“退让”,但其实是在低位积蓄力量,等着对方自己走进来。
看透本质,抓住主要矛盾
老子这句话还有一个深层次的意思——矛盾里总有主要的那一个,抓住它,其他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比如创业初期,你是应该先搞定产品,还是先搞定市场?有些人一上来就烧钱砸市场,最后发现产品根本不行;有些人花五年时间打磨产品,结果市场早就被别人占了。其实,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个“伪矛盾”——真正的核心在于“你有没有找到市场上真正的痛点?”
再比如,教育孩子,很多家长纠结于成绩高低,天天盯着作业。但核心问题不在成绩,而在孩子有没有自驱力。你要是盯着成绩抓,孩子可能一边学一边厌恶学习;但如果你想办法激发他的好奇心,让他主动想学,成绩自然就会提高。换句话说,你不解决根本问题,纠结表面矛盾,只是在做无用功。
真正的大国,一定是懂得“低头”的
老子最后说了一句特别妙的话:“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意思很简单——大国如果懂得顺势而为,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
这句话放在今天,仍然是真理。不管是做人、做生意、做决策,真正的高手都不是靠“硬碰硬”赢的,而是靠让对方“主动靠近”赢的。你看那些做大生意的人,从来不会一上来就拍桌子谈合作,而是先顺着对方的需求去聊,等到对方觉得“离不开你”的时候,再谈条件。
这也适用于任何竞争关系。你越是急着证明自己,越是容易被对方拿捏;你越是显得“无所谓”,反而能让对方主动来迎合你。这就是真正的强者,往往不需要表现出强。
李老三最后为什么赢了?他没跟新包子铺硬拼,而是退了一步,换了个方式,最后不但守住了饭碗,还让自己活得更自在。这,就是老子告诉我们的真正智慧——以退为进,才是王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