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拒的抗拒,到底是怎么回事?
2025-02-28
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掰开、揉碎,让它变得特别简单,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聊聊这回事。
1. 什么是抗拒?
抗拒,就是你遇到一个不舒服的东西,本能地想要推开它、摆脱它、让它消失。
比如:
你在骑车,腿酸、屁股痛,你心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不行,这太难受了,我不想这样。”
你要写一篇文章,结果一坐下来就感觉卡住了,写不出来,你心里嘀咕:“怎么回事?我不想面对这个状态。”
你工作时感到焦虑,觉得自己没什么进展,心里就忍不住想:“不行,我不能这样焦虑,我要赶快调整。”
这些,都是最直白的抗拒——你不喜欢某种体验,所以想让它消失。
2. 什么是抗拒的抗拒?
抗拒的抗拒,是在“我不喜欢这个体验”的基础上,又加了一层“我不喜欢自己不喜欢这个体验”的念头。
什么意思?我们一个个来看。
例子1:骑车的痛苦
你骑车骑到一半,腿酸得要命,你的抗拒就来了——“这太痛苦了!我不想这样!”
但你是个有点修行意识的人,你知道“要学会接受痛苦”,于是你又想——“不行,我不应该抗拒这种疼痛,我应该接受它!”
但你发现自己根本接受不了,还在心里嘀咕:“为什么我还在抗拒?难道我修行得不够好?”
这就是抗拒的抗拒——你不仅抗拒疼痛,还抗拒自己抗拒疼痛的状态。
例子2:写文章的卡顿
你打开电脑,想写一篇文章,结果卡住了,写不出来,你感觉自己好烦,心里抗拒这个卡顿的状态——“怎么这么难写?我不想这样。”
但你又意识到,抗拒这种状态只会让自己更焦虑,于是你告诉自己——“我应该接受这个卡住的状态,不要抗拒。”
结果你发现自己还是很烦,还是抗拒这种卡住的感觉,然后又冒出一个念头:“我怎么还是抗拒呢?是不是我的心态不够好?”
你看,原本只是不想写文章,现在变成了不想写文章 + 抗拒卡住的感觉 + 抗拒自己抗拒的感觉,整个人直接被层层叠加的情绪裹住了。
例子3:焦虑
你发现自己在焦虑,觉得自己事情做得不够好,你很抗拒焦虑这个感觉,想让自己马上变得冷静。
然后你又想:“不能焦虑,我应该调整状态,我不能沉浸在焦虑里!”
但你发现自己调整不过来,焦虑还在,于是你又更烦躁了——“为什么我还在焦虑?是不是我的心态有问题?”
你本来只是单纯地焦虑,现在变成了:
焦虑本身
抗拒焦虑
抗拒自己抗拒焦虑
这种情绪上的“套娃”游戏,就是抗拒的抗拒。
3. 怎么破解?
最简单的办法:停下来,不要再“解决”它了,让它就待在那里。
“带着它一起走”
假设你正在骑车,屁股痛,腿酸,脑子里又冒出一大堆想法——“不行,我不想这样……啊,我不该抗拒……啊,我怎么还在抗拒自己的抗拒……”
这时候,你不用再管这些念头了。你甚至可以试着说一句——“就这样吧。”
不去刻意调整,不去试图“修正”自己的情绪,甚至允许自己抗拒。让它自己待在那里,像一个吵闹的小孩,任由他在那里闹,你不去哄,也不去骂,时间久了,他自己就安静下来了。
写文章写不出来?就坐在那,让自己难受着,哪怕啥都写不出来,你就让自己卡着,甚至允许自己烦躁。你会发现,过一会儿,你可能就能写出点东西了。
焦虑?那就焦虑着吧,不用去“消灭”焦虑,甚至可以对自己说:“焦虑就焦虑吧,没关系。” 你越是不去管它,它反而越快消散。
你不是去“接受”痛苦,而是不去对抗自己的对抗,让它待着,你带着它一起走。
4. 把这个心态带到财富创造上
我们为什么会害怕赚钱的过程?因为这里面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有太多的“失败感”。
你开始一个项目,可能没有人买单,你焦虑。
你尝试一个新的赚钱思路,可能发现根本行不通,你挫败。
你发一篇文章,数据不理想,你自我怀疑。
这些情绪其实很正常。但问题是,我们不光抗拒“失败感”,还抗拒自己抗拒“失败感”的状态——“我怎么能这么害怕?我是不是不够强大?” 这才是真正的痛苦来源。
如果你能做到“带着失败感一起赚钱”,你就会发现,这条路其实没那么难走。
你可以害怕,但不代表你不能继续行动。你可以焦虑,但不代表你不能写文章。你可以自我怀疑,但不代表你不能发布产品。这些情绪都在,但你不用等到它们消失才开始行动。
就像骑车时,你不需要等屁股不痛了再继续骑;写文章时,你不需要等自己心情舒畅了再开始写;赚钱时,你不需要等自己信心满满了再去做事情。
你就带着这些抗拒、抗拒的抗拒,继续往前走。久了你会发现,它们不影响你,它们甚至可能变成你的一部分,让你变得更加自由。
“就这样吧,带着它一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