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到尘埃里,才能开出花
2025-03-03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傍晚,炊烟袅袅,隔壁的王婶坐在院子里剥蒜。她剥一下,叹口气,剥一下,叹口气。我问她咋了,她抬头看了我一眼,幽幽地说:“唉,老头子又跟我吵架了。”
我说:“为啥啊?”
她白了我一眼,眼神里带着点怨气:“你说说,他啥事都要管,连我炒菜放多少盐都要教我。我忍着不吭声,他还说我没主见;我回他两句,他又嫌我顶嘴。”
她边说边把剥好的蒜拍碎,咬牙切齿地补了一句:“他要是真能不争,该有多好!”
听着王婶的抱怨,我脑子里突然蹦出《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说得多透彻啊,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归流的地方,不是因为它去抢,而是因为它在低处,愿意承接。
做人,做事,做企业,做决策,甚至夫妻相处,这道理放哪都一样。老子的话不仅讲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还点透了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更重要的是,他告诉我们,矛盾终将通向统一,只要你抓住了主要矛盾。
谁也别想着赢,谁也别想着输
王婶和她老伴的矛盾,其实是一个普遍的东西——夫妻之间谁来掌控局面?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一样——一个人想要占上风,另一个人就会不舒服。你一旦开始争,就掉进了对抗的逻辑,仿佛必须有个输赢才算完。但问题是,夫妻之间、朋友之间、领导和下属之间,甚至竞争对手之间,真的需要一个输赢吗?
老子早就看透了这点。他说:“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意思是说,真正有智慧的人,如果想要掌控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放低自己。你越是谦逊,别人越是愿意听你的;你越是不争,别人越是愿意推你上去。
举个生活里的例子——孩子不愿意写作业,你要是站在高处指挥他:“快写!你再不写以后完蛋了!”他八成会不耐烦,甚至跟你对着干。但如果你坐到他旁边,拿起一本书,轻轻地说:“咱俩一块做点事儿吧?”孩子多半会安静下来,甚至主动翻开书本。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就在这——所有关系里都有权力的拉扯,但真正聪明的人,懂得用退让来获得掌控。
真正的高手,都是让自己变“低”的人
创业这件事,最容易让人掉进“谁牛谁赢”的陷阱。许多人创业,第一步就想:“我要做个独一无二的产品,我要做老大。”结果呢?市场不认,用户不买账,最后死得比谁都快。
为什么?因为他们搞错了矛盾的主次关系。创业的关键矛盾不是“我要做什么”,而是“用户需要什么”。
看看江海怎么当“王”的——它从不去抢,而是乖乖待在低处,让所有的水自己流进来。真正的高手,都懂得让自己处于低处,去承接别人,而不是去争。
雷军当年做小米,没有一上来就挑战苹果,而是选择“用户第一”,在社区里疯狂听取用户意见,先做粉丝喜欢的东西。结果呢?小米迅速崛起,成了行业里无法忽视的存在。
矛盾不是麻烦,是解决问题的燃料
人的本能是逃避矛盾,觉得矛盾=麻烦。但实际上,矛盾才是推动事情前进的动力。
你看水,它只有遇到落差才会流动;你看人,只有遇到不满才会去改变。
马云当年创办阿里巴巴,就是因为小企业做生意太难了。他看到这个矛盾,不是去抱怨,而是抓住它,提出了解决方案。最终,这个矛盾让阿里巴巴成为了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商平台之一。
所以,矛盾不是坏事,坏的是你看不清主要矛盾在哪里。
怎么找到主要矛盾?
很多人创业失败、投资失败,甚至婚姻失败,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盯错了矛盾。
创业的时候,别盯着“我要做什么”,而要盯着“用户最痛的点是什么”。
投资的时候,别老想着“这个项目有多火”,而要想“它未来能解决什么核心问题”。
夫妻吵架的时候,别总盯着“对方有没有道理”,而要想“我们到底在争什么”。
抓住了主要矛盾,事情自然就顺了。
别想着赢,世界自然推着你走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太妙了。真正的强者,根本不需要争,世界自然会把最好的位置留给他。
所有的关系里,越是想赢的人,最后输得越惨。越是能放低自己的人,最后走得越远。
创业时,太过急功近利的人,往往被市场淘汰,真正能活下来的,是那些愿意谦逊倾听用户需求的企业。
夫妻相处,最爱吵架的夫妻,往往最后走不到头,反而是那些懂得互相包容的人,能一起白头到老。
人生也是,越是争名逐利的人,越是活得焦虑不安,而那些真正低调做事的人,往往走着走着,就成了大家都尊重的对象。
所以,做人、做事、做企业、做决策,记住老子这句话——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你愿意站得多低,世界就愿意把你抬得多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