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争,才是最大的竞争力
2025-03-04
天快黑了,牛棚里传来哞哞声。院子里的狗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灶台上的火刚熄,柴火的余烬还在冒着青烟。
屋里,一老一少正在下棋。老头捏着一颗黑子,迟迟没有落下。孙子等得不耐烦,催促道:“爷爷,快点,快点!”
老头抬眼看了看他,嘴角微微上扬:“急什么?棋,最忌争先。”
孙子不服:“不争先怎么赢?”
老头笑着把黑子轻轻放下:“你现在冲得快,等会儿就没路走了。”
孙子低头一看,果然,被自己的几步猛攻堵死了退路。他愣了愣,抬头看爷爷,突然有些明白了什么。
有些事,看似赢在了起点,却输掉了整盘棋。
大道无形,最容易被误解
有些东西,越大,反而越不像它自己。
老子说:“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意思是,真正伟大的东西,往往不符合人们的直觉,甚至看上去很蠢。
人们崇尚强势、聪明、快速见效的方法。可真正长久的东西,往往柔软、谦让、缓慢积累,不显山不露水。
一个稳扎稳打的企业,在风口来了的时候,没有冲得最快,大家都说它“反应迟钝”。可等风口过去,行业里一片尸横遍野,它还在稳稳地赚钱。
一个深藏不露的人,在一群争先恐后的家伙中,显得不太“积极”。可当大家都消耗殆尽,他却总能从容出手,一击必中。
大道之行,往往与人们的直觉相反。因为它太大了,所以不那么“聪明”,太慢了,所以不像“正确”的方法。
真正的强者,手里有三张王牌
老子给出的答案是“三宝”——慈、俭、不争先。
有人听到这三个字,立刻皱眉:“这也叫宝?慈,能打得过凶狠吗?俭,能赢得过铺张吗?不争先,能抢得到最好的位置吗?”
老子却说,真正的勇敢,不是逞强,而是来自慈悲。真正的富足,不是挥霍,而是来自节制。真正的大器,不是抢出来的,而是熬出来的。
一张张看。
慈,才能真正勇敢
常人理解的勇敢,是敢打敢拼,逞强斗狠。可老子说:“慈故能勇。”真正的勇敢,不是攻击,而是源于内心的爱与坚定。
有个年轻人,创业失败了两次,亏得血本无归。他对自己彻底失望,觉得自己没天赋,不适合干这行。可他老婆却拍拍他的肩:“你已经比第一次失败时进步太多了。”
他一愣。再想想,第一次亏钱,自己慌得不行,第二次倒是冷静了很多;第一次失败后,他一蹶不振,第二次却能快速调整心态,重新站起来。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早就变得更强了,只是没察觉到。真正的勇敢,不是逞一时之能,而是输得起,熬得住,不害怕重头再来。
俭,才能真正广
俭,不是小气,而是懂得收敛、积蓄,等待机会成熟。
有个人,攒了五十万,想做点生意。他看到别人炒股赚钱,忍不住也想投进去。但朋友劝他:“别急,先研究研究,搞清楚规则再说。”
他憋了半年,终于弄懂了股市的基本逻辑。等到下一轮机会来临,他投入得不急不缓,几年下来,反而比当初一冲动就上场的人赚得更多。
节俭,是一种智慧。该省的省,该花的花。不是为了省钱而省,而是为了把资源用在最该用的地方。
不争先,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这一条,最难理解。毕竟,从小到大,人们都被教导:要竞争,要抢占先机。可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有人去山里砍竹子,砍了半天,选了一根看上去最高大的,带回家做竹篓。可没用几天,竹篓就裂开了。他很纳闷,去请教村里的老竹匠。
老竹匠瞅了一眼:“你砍的,是长得最快的那批。它长得急,里面的纤维没扎稳,当然容易裂。”
真正能用的竹子,是那些长得慢的,表面看起来普普通通,可是韧性十足,经得起岁月的打磨。
做人做事,何尝不是如此?最早冲出去的,未必是最终的赢家。真正的大器,是那些肯沉下去,愿意等,愿意打磨自己的人。
矛盾推动变化,但得抓住核心
有些人,听完老子这套“慈、俭、不争先”,皱着眉:“这不就是‘慢’和‘守’吗?时代那么快,这样不会被淘汰吗?”
问题是,这不是要你“守一辈子”,而是要你守住主要矛盾,慢在该慢的地方,快在该快的地方。
创业的时候,产品打磨要慢,但市场投放可以快;投资的时候,长期布局要稳,但短期决策可以果断;教育孩子时,价值观培养要慢,但习惯养成得趁早。
关键在于,看清矛盾的特殊性,抓住主要矛盾。那些最能熬住的人,从来不是死守,而是清楚什么时候该忍,什么时候该攻。
真正的赢家,不是跑得最快的,而是最后还活着的
老头下完最后一子,抬头看孙子:“看明白了吗?”
孙子看着棋盘,过了好一会儿,才点点头。
“快,不一定赢。”
老头笑了笑,摸摸他的头:“记住,真正的大器,不争一时之长短,而是看谁能笑到最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