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匮乏的枷锁】财富一直都在,只是你没敢伸手!
2025-03-06
01 为什么匮乏感像幽灵一样,挥之不去?
有一种焦虑,渗透进骨血。
走进超市,看到打折商品,总觉得该囤一点,万一以后贵了呢?
打开账户,哪怕数字不少,心里还是忍不住算:“这些钱能撑多久?”
看到别人赚钱,第一反应不是“我能怎么做”,而是“他们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运气?”
匮乏感,不是一种“真实的经济状况”,而是一种深植于潜意识的心理模式。就像走在旷野,天明明亮着,可眼前却始终是一片阴影。它让人相信,自己永远不够,必须拼命攒、拼命算、拼命防御,甚至拼命克制自己的渴望。
这是一种长久的困境——人越是想挣脱匮乏,就越活在匮乏的逻辑里。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基于“害怕失去”,而不是“创造更多”。
02 匮乏感不是现实,而是一种训练
很多人误以为,财富的多少决定了匮乏感的强弱。但看看世界上那些破产又翻身的人、那些中了彩票却很快穷回去的人,就能明白一件事:财富的多少,决定不了一个人是否真正富有,决定财富流向的,是思维的流动性。
《搜神记》里有一个故事:有个樵夫,偶然捡到了一只会下金蛋的鸡。他很高兴,每天等着鸡生蛋,可没过几天,他就开始焦虑:如果有一天,这只鸡不生蛋了怎么办?于是,他越来越小心,甚至开始限制鸡的活动范围,怕它出了什么意外。结果,鸡因为缺乏运动,真的病死了。
他不是被“贫穷”毁掉的,而是被“害怕贫穷”毁掉的。
匮乏感不是现实,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那些从小被灌输“钱要省着花”“赚大钱太难了”“富人不是好人”的人,几乎天生就被困在了“匮乏定势”里。他们不敢大胆花钱,不敢自由赚取,不敢想象自己真的富有,甚至赚到钱了,还会有种隐隐的不安,生怕下一秒就被收回去。
但好消息是,匮乏感既然是训练的结果,就可以被重新训练。
03 如何拔出深入骨髓的匮乏感,让财富自然流动?
要打破匮乏感,不是“等赚够了钱”,而是直接从体验上改写对金钱的感知。今天,就可以做三件事,开始真正的财富流动:
第一,打破“钱是有限的”幻觉,主动给自己一个“多”的体验。
大多数人对于“拥有”的感觉,永远停留在缺少,而不是丰盛。今天,可以试着做一个小实验——花一笔钱,不是用来“省”,而是用来“创造体验”。不是去买最便宜的,而是选择一个能让自己感受到“丰盛”的东西,比如一顿更好的饭,一次更舒适的服务。让大脑体验到:财富不是消耗,而是流动。
第二,亲自创造财富,而不是“等待财富”。
贫穷感的核心,是对“自己能不能持续赚钱”的不确定。今天,可以直接行动,制造一个让财富主动流向自己的机会。卖一样东西,提供一个服务,哪怕只是做一个小小的尝试,比如在二手平台上卖一件闲置,或者接一个简单的任务。重要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体验到“我能让财富流进来”。
第三,停止计算“能撑多久”,开始计算“如何增长”。
真正富有的人,关注的不是“我的钱还能撑多久”,而是“如何让钱的流动变快”。今天可以去观察一个正在赚钱的人,看看他的财富流动方式——他的钱从哪里来?流向哪里?他做了什么,让钱流动得更快?从“捂住钱包”变成“让财富流动”,是彻底摆脱匮乏的关键。
04 今天就行动,让匮乏感彻底瓦解
匮乏感,永远不会靠“赚够了”才消失,而是靠“打破限制”才消失。财富一直都在,只是过去从未真正敢伸手去接。今天,就做一件事,让自己第一次主动体验“财富的流动”,而不是“财富的失去”。
当真正感受到财富的流动,贫穷感才会开始瓦解。财富,从来都不是存款的多少,而是一个人是否敢让它自由进出。今天,直接行动,把自己从“匮乏”中解放出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