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注意力的真相:如何创造真正被关注、被传播的信息】
2025-03-13

01

世界变得太快了。

每天无数的信息在流动,社交媒体上不断刷新着新的热点,人们在短短几秒钟内决定——是停下来,还是继续滑动屏幕。

信息的竞争比任何时候都激烈,真正能留下来的东西越来越少。

有趣的是,那些真正能让人停下来、被记住、被传播的信息,并不只是“好”那么简单。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提供了清晰的价值,并且能迅速被理解。

注意力从来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被价值吸引,被情绪推动,被清晰度强化。

02

最近,看到一个关于社交媒体传播的实验。

研究人员将一条新闻拆成两种不同版本,一种是详细的数据分析,另一种是简洁的核心信息+一个强烈的故事。

结果很有趣。带有强烈故事感的版本,传播率是数据分析版本的7倍。

为什么?

因为人们不喜欢“复杂的东西”。他们只会关注那些能在几秒钟内看懂、并且能让自己感觉“有价值”的信息。

这解释了为什么某些短视频、某些文案、某些新闻可以迅速爆火,而另一些明明更有深度的内容,却始终无人问津。不是因为深度不重要,而是它缺乏足够清晰的表达方式。

所以,如果想要抓住注意力,就必须确保:价值足够清晰,让人能瞬间理解,并且让他们产生分享的冲动。

03

那什么样的信息,最容易被分享?

第一,它必须满足人的某种需求。

信息的价值,本质上是解决人的问题。

比如,当人们对未来感到焦虑时,“副业变现”就成了热门话题;当人们希望提升认知时,“高效阅读”就成为搜索热点。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无数的信息被生产出来,但只有那些能真正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内容,才会被长期关注和传播。

第二,它必须有情绪驱动力。

回想一下,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文章、视频或者新闻,有多少是因为数据而记住的?又有多少是因为它带来的情绪冲击而记住的?

人们不会记住一篇“正确”的文章,但会记住一篇“让他们感觉到点什么”的文章。

愤怒、惊讶、喜悦、遗憾、满足……这些情绪让信息变得“有温度”,让人们愿意花时间去传播它。

第三,它必须让人能轻松转述。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越是复杂的信息,传播性反而越差。真正能被大规模传播的内容,往往是结构简单、可轻松复述的内容

想想那些流行的短句,比如“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之外的钱”,比如“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比如“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

这些话本身未必深刻,但它们足够简洁、容易理解,并且适合用在各种场景里。

04

这让我想到一个品牌的故事。

几年前,一个叫“极简主义”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爆火。人们开始推崇“断舍离”,提倡“拥有更少,生活更好”。

为什么这个理念能传播得如此之快?

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某种情绪需求,同时具备极强的可传播性。

它让人感觉“自己可以做得到”,让人愿意分享自己的“断舍离体验”,让人觉得“这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

一个概念,能不能传播出去,能不能持续被关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足够清晰,是否能被人们轻松带入自己的生活。

05

那么,如何创造真正能被传播的信息?

第一,提供明确的价值,让人知道“为什么要关注它”

如果一条信息不能在3秒内让人明白它的意义,那它很可能不会被传播。越复杂的概念,越要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

第二,让信息带有“情绪触发点”

信息本身是冷冰冰的,但人的感受是有温度的。如何在信息中加入情绪点,让它能真正引发人的共鸣?

比如,“如何摆脱职场焦虑?”比“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更容易让人关注,因为焦虑是比效率更容易触发的情绪。

第三,创造“可转述性”

如果一个概念不能被轻松转述,那它的传播力会大大降低。最好的信息,不是复杂的,而是能让人信手拈来复述给朋友的。

06

流量的本质,是人的注意力。

但注意力并不是随机的,而是被清晰的价值、强烈的情绪、简单的表达所吸引。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真正能脱颖而出的,不是信息最多的人,而是能用最少的信息,创造最大冲击力的人

所以,与其想着如何获取流量,不如先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信息,真正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