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的争夺战:如何创造“不可忽视的价值”】
2025-03-13
01
这个世界的信息太多了。
每天,手机推送、短视频、朋友圈、新闻客户端……无数的信息在抢占注意力。每个人都是被拉扯的一方,信息洪流裹挟着人向前,稍不留神,就会被冲散在无尽的内容里。
这就导致了一个现实——人们只会关注真正“不可忽视的价值”。
价值,决定了信息是否会被看到、被记住、被传播。
但有趣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好东西”都能获得注意力。好的内容如果没人看到,它就不再是好内容。 所以,问题不是“如何创造价值”,而是如何让价值变得无法忽视?
02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这个道理更加清晰。
某天,在社交媒体上,一位美食博主发布了一条关于“如何让冷冻牛排在家也能做出米其林级别口感”的短视频。这类内容并不少见,市场上关于“完美牛排”的教学随处可见。
但这条视频火了。为什么?
它用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呈现价值:“90%的人都做错了牛排,这样做才是正确的。”
短短几分钟,它展示了错误做法与正确做法的对比,甚至直接切开牛排,让人看到内部的细腻纹理。最重要的是,所有信息都在短短十几秒内完成,让人瞬间理解,并且带着惊讶去分享。
“这才是对的?”
“原来之前做牛排的方法是错的?”
“我也要试试!”
清晰的价值,+ 强烈的情绪冲击,+ 让人想立即行动的简单步骤 = 必火。
03
什么是“不可忽视的价值”?
第一,它必须明确回答:为什么我要关注它?
世界上有太多“好信息”,但真正能被记住的,一定是能够立刻让人理解其价值的内容。
“如何提高阅读速度”这个话题并不新鲜,但如果换成**“3分钟掌握阅读5倍速的方法”**,就会让人产生兴趣。
再比如,“如何提升职场竞争力”是个大而空的概念,但如果换成**“这样做,老板会在3个月内给你加薪”,就变成了清晰可见的价值**。
信息的清晰度 = 价值越具体,越容易吸引注意力。
04
第二,它必须带有“情绪触发点”。
人们不会主动传播“正确的信息”,但会传播“让他们有感觉的信息”。
想象一下,两篇文章:
A.《如何健康饮食》
B.《吃这些东西=慢性自杀,90%的人都忽略了!》
哪一篇更容易传播?
后者抓住了情绪——惊讶、恐惧、不安。
这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品牌在传播时,会使用极端对比,比如“做对了,你的收入能增长2倍;做错了,你可能一直在浪费时间”。让人产生“如果我不做,我可能会失去点什么”的情绪,这才是能促使传播的关键。
所以,一个真正能吸引注意力的信息,必须具备两点:
1. 它的价值必须足够清晰,让人一眼就懂。
2. 它必须激发某种情绪,让人愿意分享。
05
第三,它必须足够简单,让人可以轻松复述和应用。
很多人犯的一个错误是:试图讲得太复杂,以为这样更有深度。
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的逻辑是:越简单,越容易传播;越复杂,越容易被遗忘。
星巴克不需要告诉你咖啡豆的种类,它只需要告诉你:“我们卖的不只是咖啡,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苹果不需要告诉你芯片参数,它只需要告诉你:“Think Different。”
瑞幸不需要告诉你供应链策略,它只需要告诉你:“9.9元,精品咖啡自由。”
一个信息,能不能传播,取决于它是否足够简单,能让人随口讲出来。
如果信息不能在3秒内被理解,它就不会被传播。
06
那么,如何应用这些原则,让价值变得“不可忽视”?
第一,找准价值点,把信息变得更清晰。
错的方式:如何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对的方式:每天做这3件事,你的工资会涨50%。
错的方式:如何提升学习效率?
对的方式:这5个方法,让你1小时学完一本书。
价值,必须直击痛点,让人产生“这对我有用”的感觉。
第二,制造强烈的情绪冲击,让人无法忽略。
错的方式: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对的方式:每天喝奶茶=慢性自杀?医生警告的4大隐患。
错的方式:提升表达能力的方法。
对的方式:说话不得体?这句话可能让你错失晋升机会。
信息本身是冷的,但人是有情绪的。想让信息传播,就必须让人“感觉到点什么”。
第三,让信息足够简单,确保它可以被轻松复述。
错的方式:如何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消费者决策。
对的方式:为什么宜家的路线让你忍不住多买东西?
错的方式:如何理解用户心理?
对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你逛淘宝会停不下来。
可传播性,来源于简单。如果一个信息无法被轻松复述,它的传播力就会大大降低。
07
所以,真正能抓住流量的东西,必须提供“不可忽视的价值”。
但这个价值不是简单的“有用信息”,而是清晰、带情绪、有复述性的价值。
人们每天都在被信息轰炸,而注意力只会停留在那些清晰、让人有感觉、并且容易被传播的内容上。
这就是信息时代的生存法则——让自己的价值,成为人们无法忽视的存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