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3个限制自由发展的主流观点,如何拆解并突破?】
2025-03-14

01. “一份稳定的工作,才是安全的保障”

这个结论是基于什么假设?
稳定工作=稳定收入=稳定人生。这一假设植根于工业时代,那个时代的大企业提供长期雇佣合同,薪资增长缓慢但稳定,退休后有养老金,整个系统是围绕“忠诚换取保障”设计的。

但今天,世界已经完全不同。行业变迁的速度越来越快,终身职业的概念几乎消失,企业为了利润优化不断裁员,一些曾被认为“铁饭碗”的职业(比如银行职员、传统媒体人)正在被科技和人工智能取代。

这个假设在当下是否仍然成立?
短期内,稳定工作确实提供了一种安全感。但长期来看,过于依赖单一收入来源反而是高风险的——如果公司倒闭、行业下滑、自动化替代,就业安全感瞬间消失。

更重要的是,依附于一份稳定工作的思维模式,会让人习惯于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创造价值。那些真正安全的人,不是靠公司发工资,而是拥有多种赚钱能力,能在任何环境下生存。

有哪些反例?有没有人做了相反的事情却依然成功?

  • 许多自由职业者,如独立设计师、AI顾问、创作者,完全没有“稳定”这个概念,但他们的收入远超普通上班族,甚至比传统高管还自由。

  • 互联网创业者,如写公众号、做短视频、经营社群,虽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稳定”,但他们可以掌控自己的成长曲线,不会被单一雇主限制收入上限。

  • 多重收入流的人,如副业博主、投资人,他们即使失去主业收入,依然能靠其他渠道维持生活。

结论:世界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但可以通过实验,找到“对自己有效的答案”

  • 如果不想被稳定工作限制,今天就可以做个小实验,比如尝试写一篇文章,做一个副业,看看是否能为自己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 不要等“被迫转型”,而是主动培养更多赚钱能力,让自己拥有选择权,而不是被一个工作框住人生。


02. “买房是最好的投资”

这个结论是基于什么假设?
买房=资产增值=财富稳定。这个观点在过去几十年成立,因为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红利支撑房价上涨。但它忽略了几个前提:

  1. 房价上涨的本质,是供需关系的变化,而非房子本身的价值增加。

  2. 过去的房价增长,受益于通货膨胀和政策扶持,但未来是否还能保持这样的趋势,充满不确定性。

  3. 房地产并不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资金被锁定在一处,难以随时变现。

这个假设在当下是否仍然成立?
房产投资在一些高增长地区仍然是可行的,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买房的负担极大,长期锁定现金流,影响其他投资的可能性。而且,全球已有多个国家经历了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危机,如日本的“失去的30年”,这说明房价并不是永远上涨的。

有哪些反例?有没有人做了相反的事情却依然成功?

  • 许多年轻人选择“不买房,而是用更灵活的方式生活”,他们租房、数字游民化工作,甚至用房租差价投资自己的事业。

  • 投资组合多样化的创业者,把买房的钱拿去做公司、买股权,最终实现财富增长远超单纯持有房产的人。

  • 在一些房价过热的城市,如香港、纽约,不买房的人资金更灵活,可以在不同经济周期里做更好的决策。

结论:世界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但可以通过实验,找到“对自己有效的答案”

  • 与其盲目“上车”,不如先计算“租房 vs 买房的真实成本”,看看哪个选项更适合自己的财务状况。

  • 把资金放在更高流动性的资产上,比如创业、投资自己,提高赚钱能力,而不是把未来30年都交给房贷。


03. “成功需要熬过996,拼尽全力才有回报”

这个结论是基于什么假设?
刻苦工作=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不拼,就会被淘汰。这个观念源自工业革命时期的劳动力逻辑,强调“投入时间=增加产出”。但在现代信息社会,工作方式已经彻底改变,高强度劳动并不一定带来高价值。

这个假设在当下是否仍然成立?

  • 高强度加班往往带来身心疲惫,降低创造力,甚至影响长期健康。

  • 许多高薪职业,如投资人、作家、咨询顾问,真正赚大钱的时刻,往往不是靠时间换取,而是靠决策质量、影响力、资源整合能力

  • 真正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拼命工作的人”,而是“找到最优杠杆的人”。

有哪些反例?有没有人做了相反的事情却依然成功?

  • Tim Ferriss 写《每周工作4小时》,打造自动化收入系统,让自己脱离传统的工作模式,依然能赚取财富。

  • 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并不是用“比别人更长时间工作”赢的,而是靠对趋势的判断、对资源的利用,以及系统性思维。

  • 许多数字游民、自由职业者,拒绝高强度工作,依然能靠个人品牌和知识变现过上高质量生活。

结论:世界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但可以通过实验,找到“对自己有效的答案”

  • 今天就可以尝试优化自己的工作方式,比如减少低效的会议,提高单位时间产出,而不是单纯延长工作时长。

  • 设定更清晰的目标,把“更长时间工作”替换为“更高质量决策”,看看是否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04. 未来属于那些能够打破限制性思维的人

过去的社会规则,是建立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但现在,一切都在变化。曾经的“稳定”正在变成“僵化”,曾经的“安全”正在变成“陷阱”,曾经的“拼命努力”正在变成“低效消耗”。

如果今天开始,尝试挑战一下这些限制性观点——

  • 不是所有稳定工作都值得依赖,多一份自由收入,才能真正安全

  • 不是所有房产投资都能保值,流动性和灵活性,才能让财富增长

  • 不是所有拼命加班都能带来回报,聪明地工作,才是高价值的体现

世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属于自己的路径。
找到属于自己的解法,才是最大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