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不是别人认可,而是自己觉得有意义】
2025-03-15
价值的错觉:为什么总想被认可?
人是社会性动物,从小就被教导,要听话、要优秀、要符合期待。小时候,考高分会得到家长的表扬;工作后,完成任务会获得领导的认可;甚至在社交媒体上,一条被点赞的评论,都能带来一丝满足感。
慢慢地,一种思维模式固化了:“我的价值,来自别人的认可。”
但这种逻辑存在一个问题——**认可是外部的,而价值应该是内生的。**如果一个人的意义感完全取决于他人的评价,就会陷入无休止的循环:今天获得了认同,明天还想要更多,一旦失去关注,就会陷入怀疑。
真正的价值,不是让所有人认可,而是自己觉得这件事值得去做。
为什么“被认可”无法带来真正的满足?
第一,认可是短暂的
今天公司奖励了一个奖金,开心一天;明天领导批评了一句,又陷入自我怀疑。
认可就像烟花,短暂绚烂,却无法持续照亮内心。如果价值感建立在外界的评价上,就会变得脆弱,别人说好,就觉得有意义,别人不认可,就怀疑自己。这种状态,像是价值感被外包给了世界。
第二,大多数人并不真的在意你
以为别人会一直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但事实是,每个人都忙着活自己的生活。可能自己花了一天时间发愁的事情,别人压根没注意到。
真正让人痛苦的,不是别人的否定,而是自己认为别人会否定自己。但很多时候,所谓的“外界评价”,只是想象中的声音。
第三,迎合别人,最终会失去自己
有些人想写作,但害怕写不好被嘲笑;有些人想换工作,但担心别人觉得不稳定;有些人想独自旅行,但害怕家人不理解。
可是,迎合所有人的结果,就是渐渐迷失自我。到最后,你可能会成为一个符合主流期待的“成功者”,但却不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真正的价值感,来自“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
如何判断一件事情是否有价值?最直接的标准就是——做这件事时,内心是否有充实感?
—— 如果一个人喜欢绘画,即使没有观众,他仍然愿意继续画下去;
—— 如果一个人喜欢研究历史,即使没人问,他还是愿意翻阅古籍;
—— 如果一个人喜欢帮助别人,即使得不到回报,他也依然愿意伸出援手。
价值感的核心,不是别人怎么看,而是自己愿不愿意去做。
如何摆脱对认可的依赖,找到真正的价值?
第一,回顾过去,找到“无条件愿意做的事情”
闭上眼,回想过去的时光:有没有一件事情,是不管有没有人夸奖,都会去做的?
—— 是小时候写的小故事?
—— 是一个人安静地看书?
—— 是帮朋友解答问题时的成就感?
这些不需要外界奖励的事情,往往就是内心真正认可的价值所在。
第二,允许自己“无用”,但充满意义
有些人觉得,一件事情只有赚钱、带来名声,才值得做。但真正有价值的事,往往看似“无用”。
—— 梭罗隐居在瓦尔登湖,没有人要求他去观察自然,但他写出了《瓦尔登湖》;
—— 梵高生前只卖出一幅画,但他依然日复一日地创作;
—— 很多人每天写日记,从来不让别人看,但仍然坚持记录生活。
不一定要有世俗意义,才能被称为“有价值”。只要自己觉得重要,它就是值得的。
第三,建立自己的价值标准,不再依赖外界评价
—— 是否让我觉得充实?
—— 是否让我觉得自己在成长?
—— 是否让我愿意长期坚持?
如果答案是“是”,那么这件事就值得去做,不管别人怎么看。
价值,是一条孤独但充实的路
有些路,走的人少,但不代表它是错的;有些事情,得不到掌声,但不代表它没有意义。
价值的核心,不是别人怎么看,而是自己愿不愿意一直走下去。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