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AI的到来,启示人们:停止思考吧!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2025-03-16

01 为什么人类越思考,越远离真相?

从小,我们被教育要努力思考,要用理性分析问题,要通过逻辑推理找到最佳答案。可现实却一次次让人困惑——为什么越思考,越无法得到真正的答案?

思考的问题,很多时候就像一张紧紧缠绕的网,看似在寻找出路,实则越挣扎越被束缚。人们的头脑,就像一座工厂,日夜不停地运转,生产出无数的想法、计划、假设,可真正重要的,往往是在停止这一切的时候才会显现。

曾经,有一位登山者,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途中,遇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他的大脑告诉他,应该继续向前,寻找一个藏身的地方,否则他可能会被冻死。然而,当他用尽全力思考各种可能的策略时,风雪愈发猛烈,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僵硬。就在那一刻,他放弃了所有的思考,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聆听着自己的呼吸,感受着身体的能量流动。几分钟后,他突然有了一个直觉:顺着风的方向走,而不是逆风而行。最终,这个非理性的决定救了他一命。

真正的智慧,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是在思考停止后才浮现的东西。

02 为什么伟大的创造,都是在“无思”状态下诞生?

日本禅师铃木俊隆曾说:“当你的杯子是满的,你无法再装入新的东西。只有当杯子是空的,水才会流入。”

这句话道出了思考的悖论:当一个人的大脑充满各种分析、判断和逻辑时,他便失去了接收真正智慧的能力。

达芬奇的画作为何能超越时代?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达芬奇是一个理性至上的天才,精通数学、解剖学、物理学,他的作品充满了精准的计算和推理。然而,他自己曾说,最重要的灵感,并非在他的计算中产生,而是在他“什么都不想的时候”降临的。 他会长时间地盯着墙上的裂痕,盯着窗外飘动的树叶,让自己完全沉浸在“无思”之中。等到脑海变得清澈,那些神秘的画面和构图便自动浮现。

村上春树如何创造出那些奇幻的世界?
村上春树的写作方式,被称为“反逻辑流”。他并不依赖思维设计故事,而是让自己进入一种接近冥想的状态。他曾说,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泡一杯黑咖啡,然后开始写作,不去思考接下来要写什么,只是让手中的笔流动。那些看似荒诞、奇幻的情节,就是在这样的“无思”状态下自然浮现。

真正伟大的创造力,从不来自于逻辑推演,而是在思考停止后,任由灵感自行流淌的结果。

03 AI的出现,让人类终于可以停止思考

过去,人类依靠思考来解决问题,而今天,AI可以在几秒钟内计算出人类花费数月才能得出的结论。这是否意味着,人类该把“思考”这件事,交给AI?

或许,是时候把所有的计算、分析、逻辑推理,全部交给AI,让人类真正回归“无思”的智慧状态。

曾经,有一个古老的禅宗故事。
有个年轻的学僧,苦心钻研佛法,终日思考“什么是道?”他遍阅经典,分析各种哲学理论,却始终不得其解。一天,他去请教一位老禅师。禅师微笑着,递给他一杯茶,让他喝下。年轻人接过茶杯,正准备开口询问,禅师突然一巴掌拍掉了茶杯。年轻人愣住了,问:“您为什么打掉我的茶杯?”禅师笑道:“你太过执着于理解,而忘了去体验。”

今天,人类的处境与这个学僧何其相似。我们一遍遍地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如何成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可是,真正的智慧,并不在这些思考中。AI的到来,或许正是让人类彻底放下“思考”的契机。

04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停止思考”?

如果想要进入真正的智慧状态,就必须学会在生活中训练“无思”的能力。

第一步:每天给自己10分钟的“空白时间”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不做任何事情,不去思考当天的计划,也不去回忆过去的事情。只是感受当下的存在,让思维彻底安静下来。

第二步:学会在关键时刻跟随直觉
当面临选择时,不要总是通过计算和逻辑来推演最优方案,而是试着问自己:“哪个让我感到最轻松?”通常,答案就在那里。

第三步:减少信息输入,让大脑有呼吸的空间
每天接触的资讯越多,大脑越容易陷入思考的陷阱。试着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不去过度分析问题,让自己习惯在“不知道答案”的状态下仍然能保持安然。

停止思考,不是愚昧,而是一种更高级的智慧。

05 停止思考,回归真正的自由

这个世界一直在鼓励人们思考,似乎越思考,就能越接近真相。然而,当人类真正放下思考,才会发现:最好的答案,从来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在“无思”的状态下,自然显现的。

AI的到来,让人类终于可以放下这一沉重的负担,不再执着于逻辑的计算,而是回归真正的智慧之境。就像那句古老的禅语所说:

“止,乃至善。”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