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真相】如何让事情变得“不做都难”?
2025-03-20

有没有一件事,你本来没打算做,但身边所有人都在谈论,最后你也忍不住去试了?有没有一个习惯,你原本没打算培养,但环境让它变成了一种“默认选项”,不做反而感觉不对劲?你以为自己是主动选择的,但其实只是被“势”推着走。

大多数人失败,不是因为不够努力,而是他们选择了一种“需要逼自己才能坚持”的方式;大多数人成功,不是因为意志力超凡,而是他们的环境和系统让“正确的事情”变成了一种惯性。当一件事情变得“不做都难”,你几乎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自控力,它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很多人失败的根源,不在于缺乏动力,而是他们的做事方式违反了人的天性。他们总是想着“如何逼自己坚持”,而不是“如何让事情变得不做都难”。比如你想要每天写作,最常见的做法是给自己设定目标,比如“每天写 1000 字”,然后依靠意志力去完成。但现实是,你可能坚持了一周、两周,最终还是崩溃了。不是你不够自律,而是你把写作当成了一件“必须靠意志力完成的事情”,而不是让它成为一个“顺势而为的自然习惯”。

相比之下,为什么有些人每天不写点东西就感觉浑身难受?不是因为他们比你更有毅力,而是因为他们的环境、社交圈、工作模式已经让写作成为一种“默认选项”。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需要不断更新,他们的社群里每天都在讨论新的想法,他们的朋友都在写作,他们的职业本身要求他们持续输出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下,写作不是一个“需要提醒自己做的事”,而是一个“不做就难受”的自然行为。

健身也是一样。大多数人去健身房,靠的是一时的激情,过不了几天就厌倦了,因为健身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外加任务”。但那些真正能长期坚持运动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必须运动”的。他们的社交活动与运动有关,比如每周固定和朋友去爬山、骑车;他们的日常出行方式让他们不得不运动,比如住的地方没有电梯,或者每天需要骑车上班;他们的工作要求他们保持身体状态,比如教练、模特、演员、健康博主。在这些情况下,运动不是一件需要“逼自己去做”的事情,而是一种“无可避免的惯性”。

高手是如何设计“让事情不做都难”的?

真正的高手,不是靠自律,而是靠“系统设计”。他们知道,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但环境和结构的力量是无限的。与其每天和自己较劲,不如调整系统,让自己不得不去做正确的事情。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做这件事”变成你的“默认选项”。如果你想让自己每天写作,就不要依赖日程表和提醒,而是把你的工作、社交、个人成长全部围绕写作展开。比如创建一个需要定期更新的博客,把你的社交圈扩展到写作圈,让你的收入来源和写作挂钩,甚至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笔记软件,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不写都难。

如果你想让自己早起,不要靠闹钟,而是设计一个“必须早起”的理由。比如安排一个早上必须去完成的线下任务,比如报名晨跑社群,比如和朋友约定每天早上 7 点视频打卡。比起单纯靠意志力坚持,让早起成为“不得不做”的事情,它才会真正成为你的习惯。

如果你想让自己少玩手机,不要靠“提醒自己克制”,而是让你的手机本身“变得不好玩”。比如把社交软件的推送全部关闭,把手机界面变成黑白模式,把你的高频应用放到最难找的位置,甚至直接用一个只有基础功能的手机。这样一来,你不需要“逼自己少玩”,而是你的环境会让你“不玩都难”。

让“正确的事情”变成你的优势

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个人习惯,还适用于赚钱、职业选择、人生规划。真正聪明的人,会选择那些“即使不努力,也能自然积累优势”的赛道,而不是那些“必须拼命坚持,稍微松懈就掉队”的领域。

为什么有些人能轻松赚钱,而有些人赚得辛苦还赚不到钱?因为他们选择的赚钱方式,本身就带有“顺势而为”的力量。比如一个做 YouTube 视频的人,他每发布一个视频,都会为他未来的流量增长做贡献,即使他暂停更新,之前的视频依然会带来被动收入。但一个靠“时间换钱”的自由职业者,如果哪天不接单,收入就直接归零。这就是典型的“让事情不做都难”和“必须逼自己做”的区别。

为什么有些人能在行业里不断提升,而有些人做了很多年依然在原地打转?因为他们选择的工作模式,是让他们“每天都在积累”,还是“每天都在消耗”。一个程序员,如果他每天都在参与开源项目、写技术博客、贡献代码,他的能力会自然增长,市场价值也会不断提高;但如果他每天只是完成公司交代的任务,哪怕工作 10 年,他的价值也可能没有太大变化。

如何让自己进入“无可避免的成功路径”?

第一步,把你的目标从“我要逼自己做到”变成“如何让它成为自然发生的事情”。如果你想让自己每天阅读,不要设定一个“每天读书 30 分钟”的计划,而是让你的环境里充满书,让你每天看到书、不读都难。

第二步,把你的社交、工作、兴趣全部围绕“你想培养的习惯”展开。想要变得更健身?和喜欢运动的人交朋友;想要提升英语?加入一个只能用英语交流的社群;想要成为行业专家?让你的日常输出(写作、演讲、教学)都围绕你的专业领域展开。

第三步,设计“反馈循环”,让你的行为自带正向激励。比如你想养成早起习惯,就把“早起的回报”设计得足够强大,比如早晨的时间可以用来做你最喜欢的事,或者给自己设定一个“早起才能享受的特别奖励”;你想提升生产力,就把你的产出和成就感、收益直接挂钩,让你每完成一项任务都会得到即时的反馈。

让“做正确的事”比“不做”更轻松

很多人之所以难以坚持,是因为他们的整个系统都是反人性的,需要不断用意志力去对抗自己的惯性。但真正厉害的人,不是依靠“如何逼自己坚持”,而是让事情变成“不做都难”的状态。当一件事情成为你的环境、社交、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它不再是一个需要“提醒自己完成的任务”,而是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发生的行为。

与其消耗意志力,不如调整系统;与其死磕自律,不如顺势而为。当你掌握了这个思维,你会发现,成功并不意味着每天咬牙坚持,而是让事情“自然而然”地发生。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