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不敢质疑?“你穷是因为系统”的说法,其实是最大毒药】
2025-03-21
有些话,听起来像是替你出头,其实是在削你脊梁骨。
比如这句,被无数文章、演讲、视频挂在嘴边的结论——决定人命运的,不是个人品质,而是他所处的结构。
听起来是不是很解气?很公平?很有一种“我终于不需要自责”的释放感?
但你有没有停下来问过:如果这句话是错的呢?如果它不仅错了,而且还深深伤害了你自己呢?
我们今天就来拆掉这句流行语,像剥洋葱一样,把它的逻辑、情绪、盲点、危害,一层层拨开,看清它为什么听上去合理,实际上却极其危险。
先从一个常见的情境说起。
你有没有在地铁上看过一个外卖员,凌晨三点还在送餐?有没有在老小区看到一个扫地阿姨,每天天没亮就开始清扫?有没有听过有人在工地干十年,手上布满老茧,却仍旧攒不下钱?
你可能会说:是啊,他们多么努力,多么老实,多么苦。但他们就是挣不到钱。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好,而是这个社会结构太不公平。
听上去没毛病,甚至让人心疼。但它的问题,就出在你只看到了“他们努力了”这一面,却没有看他们“有没有决策自由”“有没有系统迁移”“有没有认知进化”。
一个人是否能改变命运,确实受限于结构;但结构从来不是铁板一块。关键是你能不能识别它、破解它、越过它。
把命运归咎于结构,就像一个人明知道自己在错误的泳道里,却不试图跳道,而是不断加速,最后再埋怨泳池设计有问题。
为什么这句话这么容易被相信?
因为它完美避开了一个人最痛苦的真相:我们有时候活得糟糕,真的是因为我们决策差、认知低、执行弱。
而说“是结构的错”,就像是给自己铺了一张道德地毯,把所有没做好、没挣到钱、没被看见的苦难,全部盖在上面,说:不是我的错,是系统把我放在了不利的位置。
它让人舒服,却不让人清醒。
它让人哄自己,却不让人升级自己。
它让人以为“换个制度就能翻身”,却从不问“你真的准备好了去承担新的系统?”
我们现在来看它的逻辑问题。
如果结构决定一切,那么在同一个系统里的所有人,命运应当趋同。但事实呢?同一所学校,有人辍学,有人出国深造;同一个单位,有人年年升职,有人一直边缘;同一个平台,有人一年变现百万,有人做五年依旧粉丝不过千。
结构的确影响资源、机会和基础,但它无法解释为什么在相同结构下,有人上升有人停滞。除非你相信“运气决定一切”,那就不再是“结构决定一切”了,而是“宿命决定一切”。
一旦你走到这一步,你不再是平权者,而是彻底的虚无主义者。
更重要的是,它混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结构性限制 vs 个体成长边界。
一个人处于底层,意味着他在起点上吃亏;但这不代表他没有移动的能力。真正阻碍人向上的是,他被不断灌输:你没有用,是因为你没有机会;你没有翻身,是因为系统压迫你;你不需要改变,只要革命。
这种话术听起来像替你出头,实际上却把你的自主性切割得干干净净。你变成了系统的受害者,而不是系统的挑战者。
你不再有反思的动机,不再有学习的热情,不再有试错的勇气。因为你已经相信,失败不是因为我没准备好,而是因为世界没准备好让我成功。
于是你开始等待。
等社会变公平;等结构被打破;等别人为你发声;等体制为你让路。
但你知道吗?在你等的时候,那个和你一样出生在贫民区的人,已经悄悄地在学编程、学语言、学赚钱思维。他没有等系统变化,而是去适应、穿透、甚至利用系统。
你永远不知道,在你愤怒的时候,有多少人正在用这套你痛恨的系统,完成他自己的上升路径。
你越相信“结构决定论”,你越是在把钥匙交给外部世界。你把力量交出去了,你把决定权交出去了,你把命运的主语交出去了。
最后你剩下的,只是一张“苦难者的通行证”,可以用它获得理解、获得共情、获得愤怒,但永远换不来改变。
我们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
如果结构真的决定一切,那为什么还有人能从底层爬上来?那些人不是神,也不是运气特别好,而是他们在做一件你没做的事——
他们不否认结构,但也不依赖结构。
他们不骂系统,而是穿透系统。
他们不期待公平,而是制造自己的局部优势。
也许你会说,这样的人是少数。但你想过吗?多数人之所以是“多数”,是因为他们相信的太多,质疑的太少;是因为他们讲道理的声音太大,尝试的步伐太小。
真正的边界,从来不在结构里,而在人心里。
你可以身处低谷,但你不能把地心当成归宿。
你可以被结构围困,但你不能把铁门当成命运。
你可以愤怒,但你得用这份愤怒创造新路径,而不是只用来诅咒旧系统。
所以请再听一遍那句话:决定人命运的,不是个人品质,而是他所处的结构。
现在把它倒过来说试试看:决定结构的,不是体制,而是人的意识水平;决定命运的,不是位置,而是走出位置的能力。
哪一句更有力量,哪一句更让你想动起来,你心里其实早就知道答案。
别让舒服的道理偷走你奋斗的锋利感。
你不是被压着走的人,你是可以爬墙翻身的人。
关键是你还愿不愿意承认——自己其实可以翻。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