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别再被骗了】读书无用论的底层逻辑,全是伪装成“清醒”的骗局
2025-03-21

很多人读到那句话时会点头,甚至点头如捣蒜。确实,谁没见过一个学历不高、满口方言的大哥,开着奔驰在县城里横着走;谁没遇到过一个博士毕业月薪六千,被上司训得像孙子;谁没听过某某“高考状元”最后卖起了奶茶,结果还不如小学没毕业的表舅发财快。

但慢一点,别急着拍大腿,说“是啊是啊,我也白读书了”。我们慢一点,先把那句话摆出来,再逐字拆解,像拆一个太紧的扣子,一颗一颗解开它伪装成清醒的咒语。

那句话是这样的:“读书是底层父母灌输的幻觉,真正改变命运的路径是尽早转向商业,尤其是自媒体这类低门槛、高杠杆的新型经商方式。”

第一眼看上去,这句话太有道理了,它对准的是成千上万“寒门出身”的共鸣神经。它打中你内心那个最委屈、最愤怒、最不甘的点:我那么努力读书,为什么依然没有财富自由?为什么那些不读书的人反而活得滋润?为什么我的人生像是被某种不公平的剧本安排好了?

但这种共鸣,并不意味着它说的是对的。

它真正可怕的地方,是把“局部真实”伪装成“终极真理”。它把几个显眼的商业成功者,拔高成了“路线”;它把大量学历未致富的现实,压缩成“证据”;它用你的苦难、愤怒、悔恨,构建出一种“清醒幻觉”——让你以为自己看透了世界,其实只是跳进了另一个陷阱。

我们先从最明显的漏洞说起。你有没有发现,它默认了“经商”和“读书”是对立的,就像二选一的岔路口。但现实中,真正做得好的商人,大多不反智。马云天天在讲读书改变命运;刘强东靠读书进了人大;雷军的商业操作几乎是理工科体系逻辑的体现;你说张一鸣?清华系的;你说黄铮?浙大、MIT。

他们或许不靠“学历”,但骨子里都有一套强逻辑、高认知、自我进化的系统。这系统的起点,未必在学校,但一定和“学习力”高度相关。而读书,本质上就是训练这种学习力的低成本方式之一。

你再看所谓的自媒体成功者,是不是都不读书?我们讲真话,真正在抖音赚钱的人,每一个背后都有一套极强的策略感、运营能力、选题思维、剪辑判断、市场洞察。这不是靠混日子能搞出来的。这些能力,书里就有,当然生活里也能练,但你要知道,读书是最快、最安全、最系统的模仿方式。

读书不等于学历高,学历高不等于能赚钱。但读书,确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能让你比昨天更聪明一点。而当你积累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赚钱这件事,本质上是认知变现。

另一个巨大漏洞,是它试图用“区域差异”去证明“读书无用”。说什么南方人更有钱,北方人更爱读书,然后南富北穷的局势,就变成了“读书没用”的例证。

你有没有发现,这种对比跳过了所有的变量?南方是沿海,开放早;珠三角、长三角从上世纪开始就融入全球产业链;制造业、出口业、外资企业、港澳台资本,一窝蜂砸到广东福建的时候,东北还在下岗潮里苦熬。

你说这是“读书的问题”?不,这是历史的轨迹,是地理的偶然,是政策的安排,是产业链的天命。你不能因为南方有钱,就说读书没用,就像你不能因为四川火锅好吃,就说川人不需要锅碗瓢盆。

再往下看,它的第三个逻辑漏洞,是把个人失败归因于“赛道选择”,而不是“赛道内的执行力”。

说自己“当初不该读书”,是最舒服的懊悔方式,因为它把问题归咎给过去那个“无知的自己”。它比承认“我读书时没学到有用的东西”“我没形成自己的思维结构”“我学而不思,纸上谈兵”要轻松得多。

如果你读了十几年书,却连基本的思辨能力都没有;如果你看了几百本书,却无法用来解决现实的一个难题;那问题不是读书没用,而是你不会用书。书是工具,不是护身符;书是地图,不是船票。你拿着它不去走,它当然不能送你到终点。

再说自媒体。它的确是商业文明的一部分,但它本质不是生意,而是注意力的战争。想靠它翻身?可以。但你得懂流量的逻辑;你得愿意迭代选题结构;你得有内容生产力;你得建立自己的长期资产。

你以为它门槛低,其实只是开口容易,留下难。真正赚钱的账号背后,是一整套系统工程,是内容规划、数据复盘、用户定位、商业转化、矩阵分发。这些能力,靠什么构建?光靠拍视频能拍出来吗?你还得学,还得看,还得内化成方法。

你越早理解这个真相,就越不会轻易掉进“读书无用”的情绪陷阱。你会明白,所有成功的本质,不是“选对赛道”,而是“在每条赛道上建立复利结构”。

而这结构,需要认知;需要持续输入;需要批判性思维;需要构建自己的信息系统;需要有能力解构问题、设计方案、执行路径。这些东西,有没有发现,其实大多都藏在“书”里。

你看到的商人成功,是结果;你没看到的,是他们在结果之前,吞下多少复杂知识,理解多少行业规则,踩过多少盲区陷阱。只不过他们的“书”,不是课本,而是报表、数据、趋势、用户反馈、商业模型。只是他们读书的姿势,不是在教室里,而是在账本上、在对话中、在推演和迭代里。

如果你真的后悔了自己“当初选择读书”,那么你该做的不是弃书如敝履,而是重新学习怎么“读得对、用得深、转得快”。如果你觉得父母给你的读书观太窄,那你该做的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超越他们,从“读死书”走向“活用书”。

别忘了,自媒体能走红,是因为它抓住了人性的裂缝,而读书能改变命运,是因为它能修复这种裂缝。你想真正赚钱,就得学会在“裂缝”里搭桥,而不是一直在痛里呻吟。

所以,你现在该做的,不是诅咒读书,而是学会赚钱时别丢掉思考;不是迷恋商业,而是不迷失在暴富神话里。你可以成为一个会经商的读书人,也可以做一个读书过的商人,但你别成为一个既不会赚钱,也不愿学习的愤怒者。

你问自己:我的愤怒,是因为现实真的无解,还是因为我还没学会用正确的方式破局?

愿你有能力读破一切幻觉,也有勇气站在真实之上,重新起步。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