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觉察练习——“我在”的构建机制
2025-03-27

一、“我在”并非状态,而是一种持续被唤醒的能力

大多数人其实每天都活在“我不在”的状态里。

他们的嘴在说话,脑子在计划,身体在行动,可意识早已脱节。
他们吃饭的时候刷手机,走路的时候想着工作,工作的时候幻想假期。
他们不断移动,却从未真正停下来问一句:我在这里吗?我真的感受到此刻了吗?

所以,我们第一步不是去追求什么目标,而是回到一个简单而尖锐的问题:

“我现在真的在这里吗?”


二、“我在”的本质,是对当下全然的觉知和允许

你无需改变什么,也不必强迫任何体验变得“更好”。
你只需要允许此刻的自己如其所是,然后把注意力完整地交还给此刻的感知系统。

觉察,不是思考,而是体验。不是评判,而是承认。

你不需要更努力,你需要的是更诚实、更贴近、更有质感地存在于现在。


三、三个维度的“我在”构建练习

1. 身体觉察:把“我在”从思维拉回身体

  • 闭上眼,感受身体的重量,感受双脚与地面的接触

  • 感受你的呼吸,不改变它,只是感觉它的流动

  • 注意你身体的任何紧绷、刺痛、麻木、跳动,哪怕一点点

  • 问自己:“我此刻的身体在说什么?”

练习一:一分钟呼吸觉察
每天设一个时点,做一分钟的深呼吸觉知,只关注吸气和呼气
并在结束后写下:“我刚才是否真的在呼吸里?”

2. 情绪觉察:允许一切情绪来,不评判也不压抑

  • 不再用“我不该这样”的标准来处理情绪

  • 每一种情绪,都是“我”的某种形态显现

  • 真正的存在感,是连“脆弱、羞耻、愤怒、混乱”都可以接得住

练习二:情绪速写
每天抽一次时间,写下此刻情绪,不解释、不分析
句式:“我感受到___,它像___,我愿不愿意让它继续存在?”
然后,不去改变它,只观察它是否改变了你

3. 意图觉察:觉察每一次行动背后的“驱动”

  • 我为什么做这件事?

  • 是因为我真的愿意,还是怕别人失望?

  • 是出于爱与自由,还是出于焦虑与控制?

练习三:行动溯源问句
在你做任何选择前,问:
“我是为了真实表达,还是为了被看见?”
“我现在的行动,是出自恐惧,还是出自创造?”


四、觉察不是“正确”,而是“诚实”

很多人在觉察时容易陷入“我不该这么想”“我怎么又焦虑了”的自我批判。
这本质上又是一种想“成为某种人”的控制。

真正的觉察,是温柔的凝视。是允许一切生起,而不急于管理。

你可以一边混乱,一边觉察;
你可以一边焦虑,一边觉察;
你可以一边逃避,一边觉察。

觉察本身,就是一种“我在”的证明。


五、觉察练习最终指向的,不是完美状态,而是“真实存在感”

当你每天开始练习“我是否在”,你就一点点找回了自己作为“存在”的主权。

你会开始注意到你和别人的对话变得更真诚;
你会在安静中感到一种“我和这个世界在一起”的连接感;
你甚至在痛苦时,也不会那么慌张,因为你在里面“看见了你自己”。

那就是“我在”的种子,正在你心里慢慢发芽。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