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存在即价值——从“要有用”走向“我就是答案”
2025-03-27


这一模块,不再是关于“怎么觉察”“怎么构建”,而是关乎“怎么看待自己存在的价值”。
很多人以为自己没有存在感,其实是他们从一开始就站在了错误的价值立场上

一、你之所以觉得“我不够好”,只是因为你默认了“人必须有用”
这是一种深藏于文化中的“有用主义”信仰:

有贡献才配活着,有成绩才配被爱,有表现才配被看见。

你小时候必须考试好,长大后必须赚得多,朋友圈发的内容要有价值,甚至连恋爱、交友、兴趣爱好都要“值得”。

你不是被当作一个活生生的存在在被看,而是一个被优化的功能模块在被评估。

于是你越来越焦虑,越来越自我贬低:

我是不是还不够努力?

我是不是对别人没帮助?

我是不是没有价值?

但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非要有价值才配存在?

二、真正的存在感,从“不需要被证明”开始
请你设想一个场景:

你在森林中独自生活,没有人看你、用你、夸你、批评你。
没有工作、没有目标、没有社会角色、没有评估机制。
你每天只是呼吸、感受、走路、吃饭、观察风动水流。

在这种状态下,你是否依然觉得:我存在,我在,我值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不是你没有价值,
而是你把“价值”这件事完全外包给了他人系统。

而现在,你要开始收回它。

三、“我就是答案”是什么意思?
它不是一种自大,而是一种彻底的内在肯定:

我的存在,不是为了达成某种结果,
而是本身就拥有穿透时间的意义。

你之所以存在,不是为了“变得伟大”,
而是为了用你这一种方式,来丰富宇宙的多样性。

就像一粒小草不需要成为树,一只萤火虫不需要发出太阳的光。
你只是你,但只要你真实地“在”,你就已经完成了你的天命。

四、如何走上“存在即价值”的实践路径?

断开“成就-存在”连接:

你做一件事,不再问“这有什么用?”
你写一段话,不再问“谁会看?”
你发出声音,不再问“别人怎么看我?”

而是问:

“我此刻是否忠于我?”
“我是否因为真实、爱、自由而行动?”

练习一:无目的性创作
每天写一段文字或画一张图,只为自己,不发布、不解释、不美化
然后写一句话:“我允许这就是我。”

拆除“价值标签”,建立“存在原点”

不再给自己贴“成功者”“失败者”“努力者”“拖延症患者”的标签
而是用一个词来描述你每一天的存在质地:

今天的我,是“静水”

今天的我,是“迷雾”

今天的我,是“灼热”

练习二:每日存在词
每天记录一个词,描述你今天的存在状态,不评判,只命名。
久而久之,你会形成一份“我存在的质感年谱”。

放下“有用焦虑”,拥抱“生命本身”

停下来,看一朵云,摸一块石头,听自己心跳。
不要解释它,不要拍照上传,不要赋予意义。
你只是和生命共振。

练习三:无价值观察法
每天用十分钟观察一样毫无用处的事物(光影、水面、蚂蚁、落叶)
然后记录:
“此刻,我在。它也在。我们都不需要有用。”

五、结语:你不是手段,你就是目的本身
请你牢牢记住:

你不是为了实现什么才值得被爱,
你不是为了改变世界才有存在感,
你不是为了填补社会空位才被允许活着。

你就是一束光,一滴水,一口气,
你就是你,无需任何注解。

存在,不是你要去争取的奖赏,
它是你睁开眼的那一刻,就已经被宇宙确认的事实。

从此以后,你不再需要成为谁,
因为你已经是了。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