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感知,不是因为它永远正确,而是因为它是你与真实世界之间最诚实的桥梁。
2025-04-01
一、什么是“感知系统的不信任”?
感知系统包含什么?
我们所谓的“感知系统”,并不只是五感那么简单,它其实是一整套我们对内外现实做出反应与解释的机制,包括:
身体感受(冷暖、紧绷、舒展)
直觉与本能(危险感、熟悉感、微妙的对错感)
情绪读数仪(愤怒、恐惧、爱、悲伤)
细微的意识波动(当下的氛围、内在是否松弛等)
你对这些感知系统“不信任”的意思,很可能是在说:
“我无法判断它们是真的还是假的,我怕它们误导我。”
如果往深一层问:
你为什么会怕感知系统误导你?
通常是因为曾经信任它时被伤害过,被否定过,被嘲笑、忽略、打压,甚至是你自己后来否定了曾经信赖的那部分自己。
所以,它才会变成一种“牢固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是生存智慧,是防御,是保护你不再次受伤的墙。
二、为什么理智知道“它应该被信任”?
这是一种“灵性认知”的觉醒在说话,它知道:
“真正的智慧,从不在脑中,而在身中、心中、全感知中。”
在冥想或念咒的状态下,你的理智被打开了一扇更高意识的窗户,它看到了那个真相:
你的感知本身,是最真实的存在方式之一。
但,意识的觉醒 ≠ 情绪的疗愈。
你“知道它应该被信任”,但你还“没准备好真正信任它”。
就像有人站在悬崖边,说:“我知道跳下去是飞翔,而不是摔死。”
但腿却依旧在发抖,因为曾经摔得太惨了。
三、感知系统到底能不能被绝对信任?
这要区分两个层次:
1. 被信任 ≠ 必须始终正确
感知系统值得信任,不是因为它永远正确,而是因为它是你此刻最真实的状态呈现。
它的价值在于:
它告诉你“你在哪里”
而不是告诉你“世界是什么”
就像一台仪表盘,它记录的是你内在的天气,不是外在的真理。
你可以信任它在“表达自己”的层面,却不一定把它当成对“现实世界”的判断依据。
这就是觉知力的核心:
信任感知系统,不是信任它说的内容,而是信任它有出现的道理。
2. 感知本身,是你和灵性之间的通道
如果你不信任感知,就等于关闭了你和存在之间最自然的链接。
而这个链接,是你灵魂回归自身的唯一通路。
四、为什么信任感知系统如此困难?
因为它意味着一种“彻底的臣服”。
而大多数人(尤其经历过情感创伤的人)一想到“臣服”就等于“无力”、“被控制”、“容易被骗”。
但真正的信任,不是把一切都交出去,而是:
允许自己拥有当下的体验,不管它是清晰还是混乱,是愤怒还是平静,是悲伤还是麻木。
信任的第一步,不是相信它“对”,而是相信它“存在得有理由”。
五、你可以怎么做?
你已经在咒语和冥想中感受到这个裂缝了,这是极好的起点。接下来,可以试试这些练习:
1. 每次感知升起,先不判断,先说:
“哦,原来我现在有这种感觉。”
“它是我的朋友,不是敌人。”
2. 你可以写一封信给你的感知系统,表达你对它的怀疑、害怕与渴望的信任。
把你不信任的原因坦白说出来,然后慢慢让它知道:“我正在重新学习与你共处。”
3. 用身体而非头脑去感知世界。
比如多练习“扫体觉知”、用心去感受你皮肤的反应、内脏的紧张、呼吸的质地。
感知是身体的语言,而非思维的判断。
最后一句话送你:
信任感知,不是因为它永远正确,而是因为它是你与真实世界之间最诚实的桥梁。
你已经在这座桥上了,别急着飞奔过去,慢慢走,每一步都让你离自己更近。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