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易经乾卦第三爻视角下的《矛盾论》
2025-04-04

你有没有注意到,“乾乾”两个字是重复的,意思是不是一动,而是持续的、节奏稳定的动。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热血燃烧的冲刺,而是一种内在发动、外在沉着的持久状态。它像一个人全神贯注地走在崖边小径上,每一步都很稳,但从不僵硬。身体放松,但神经永远在线。

毛主席一生,几乎都处在这种状态里。他是那种看起来不动声色,但全身神经都在探测四周动静的人。他打仗,不靠声势浩大,靠的是那种别人看不到的细微变化。别人的眼里看到“还没打起来”,他已经觉出哪一支队伍的情绪开始松动;别人等敌人露出破绽,他已经看清哪一条山路注定要通。那不是神算,是一种长期锤炼而成的灵敏直觉——不是偶尔灵光一闪,而是时时在线。

这就像《矛盾论》里说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可真正决定你能不能破局的,不是你知道这个道理,而是你有没有那种始终在线的感知力,能从无数日常的细微处觉出:哪里开始变了,什么正悄悄脱轨,谁的立场在悄悄松动。

你得时时在动,但不能乱动。要像个猎人,伏在草丛里时,眼睛盯着草影的抖动,鼻子闻空气的湿度,连皮肤都能感觉到远处风向的轻微变化。

“君子终日乾乾”,就是这个意思。你不能松懈,但也不能过火。你要守在那个刚刚好的警觉里,一旦时机到,就能毫不犹豫地做出反应。而这个动作,刚刚好,直接打在关键点上。

像四渡赤水那次,所有人都以为红军完了,敌军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按常理推演根本无解。但毛主席不急,他没有着急冲出去,也没有硬扛,而是静静地等,看敌军的调动,看他们哪一支队伍出现疲态,哪一处防线最容易动摇。他没有被眼前的困境压垮,而是稳住了自己的节奏,像乾卦第三爻说的那样——“夕惕若”,日夜警醒,随时准备发动。最后等来了破口,一举脱身。你说他赢,是靠什么?靠的不是一时的爆发力,而是那种在最紧的时候,还能把节奏踩准的能力。

所以第二点,毛主席其实一生都在验证:矛盾不是敌人,它反而是你发动的力量源头。你之所以要动,不是因为你想动,而是因为矛盾把你推着往前走。但你什么时候动、往哪动、动多大力气,全看你能不能听懂矛盾在说什么。很多人一急,就提前出招,像有人话还没说完就想接话头,结果打断了节奏。真正能调动矛盾的人,是那种能听全一句话再回答的人,他不慌,他一直在听,在捕捉微小信号。

第三个层面,说得更深一些。

“厉无咎”,看似提醒你危险,其实是说:哪怕你已经站在危险的边缘,只要你没踩错位置,就不会掉下去。

很多人活着,想得最多的是“别出事”,但真正的高手,想的是:我怎么站在最危险的点上,却保持清醒。

那种状态是很难的。你知道事态紧张、知道四面楚歌,但你没被这些外部信息吓住。你还是有余地判断,还能保持冷静。你不动,是因为还没到点,而不是被吓得动不了。

像抗战时期,毛主席那几年在延安,表面上是养兵蓄力,其实内心里的斗争是最激烈的。他面对的不只是外敌,还有复杂的党内路线分歧、军事压力、各方猜疑。但你看他做的那些事:整风、干部培训、写《矛盾论》……没有一件是表面破局的手段,但每一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关键时刻做准备。那是一种无声的节奏,一种积蓄中的力量。

而这也正是我们日常生活里最容易忽略的那种状态——在所有事情都没解的时候,你有没有能力守住自己的节奏,不乱动、不内耗,不被眼前的混乱带跑。

你不需要现在就破局,你只需要撑到那个“转化点”。因为所有矛盾,到了临界点,就会自己打开一个缝。问题是,大多数人不是卡在矛盾太难,而是自己在还没熬到那个点之前就崩了。

有的人太着急,明明事情还没成熟,他就冲出去硬撕一把,结果是正面撞墙,力气全废;有的人怕局面失控,早早找个表面方案盖一下,装作没事,结果真正的问题被埋在底下,过不了多久就翻倍爆发;还有的人压根儿没看清楚问题出在哪儿,就一拍脑袋说“算了”,彻底放弃了主线。看起来方法不同,结果都一样:全都错过了那个真正能破局的点。

最后那一层,才是整篇的“乾乾之魂”。

所有的判断、所有的节奏感、所有的内在发动,最终都是为了干一件事:抓住那个真正关键的点。

一个人之所以能破局,不是因为他什么都看懂了,而是他知道该看哪儿。就像毛主席说:在复杂问题中,最重要的是抓住主要矛盾

你看他每一次战略调整,都不是胡乱出手,而是先看:谁在动?哪一股力量正在聚集?真正会影响整体态势的点在哪里?其他的,他根本不理。

很多人就是死在这一步上。他们眼里看到的全是问题,心里焦虑得像着了火,到处扑、到处踩,结果不是没解决,而是体力先被耗光了。

毛主席在最乱的时刻,也能咬住那一个点。比如建国前后,各路山头、内部路线、外部压迫全都压过来,谁都想知道他下一步怎么走。但他只做一件事:把主要精力用在巩固群众基础和党内整合上,然后其他的问题,一一迎刃而解。

你如果没看清主线,再多努力都是空耗。你如果能像他一样在动荡中咬住关键,哪怕周围全在崩塌,你也能站住。

所以乾卦第三爻,是一爻特别讲节奏感、判断力、感知力的爻。它不像初爻那样只是积蓄,不像五爻那样已经飞龙在天,它正处于“即将进入主动阶段”的前一刻。

你得稳,你得狠,你得清楚你到底在等什么。

它是那个清晨未明、但空气已开始转暖的时刻。

那个时候,只有极少数人,能听到风要换方向的声音。

你要不要,和毛主席一样,做那个听得见青萍之末的人?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