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郎咸平说:技术杠杆:利用AI、软件、自动化营销,使你的业务运行不受时间限制
2025-04-06
好好好,今儿不讲什么央行政策,也不拆上市公司财报,我们来聊点“真金白银的现代生意经”——
技术杠杆,到底是怎么让一个人脱离时间和体力限制的?
你听我说完,肯定会忍不住点头,然后默默去开个Notion,或者注册个ChatGPT。
先抛一句话,别怕直白——
你再努力,抵不过别人用工具。
别不服,我当年在华尔街看那些投行分析师加班到凌晨三点,一年下来还是不如那个懂得写自动化脚本的哥们——人家六点下班,但报表从不出错。
那你说,这合理吗?
哎,没办法,这年头,比勤奋更稀缺的,是用杠杆的脑子。
你现在还在一篇篇码字、一个个建表、一天发三条朋友圈,那你可能还活在“人肉劳动型创富”时代。
但抱歉告诉你:新时代的生意人,靠的不是“做多少活”,而是“你能不能把自己‘变成一套流程’”。
咱举个例子,简单点的:
你写公众号,每天写一篇,两小时,累不累?累。
但你要是用AI先生成提纲,用结构化模板写初稿,然后你只做润色和补充,每天写两篇轻轻松松。
这叫技术加持,你还是在写,但你把最费脑的部分交给工具了。
再比如,你卖东西,以前靠发微信、找代理、线下跑场,弄得自己跟传销似的,累得半死,月入五千。
现在用自动化营销系统,访客来网站,自动留邮箱;AI自动根据用户标签推送邮件;客户下单,后面连发票都自动开了。
你问我:这样我还做啥?
你做最重要的一件事:设计系统、监控数据、优化内容。
从“做”变成“管”,这就是杠杆的力量。
我知道有人听到这儿就想说了:“唉,我又不是搞技术的,搞这些我头大啊。”
来,我给你拆开说点实话:
技术杠杆从来不是“你得是程序员”,而是“你能不能利用现成的工具,放大你已有的能力”。
你是摄影师?用AI帮你生成文案,图文打包上传,一键铺到五个平台。
你是写作者?用Notion搭配AI生成内容库,从一个提纲能拆出十种表达方式。
你是卖课程的?用自动化邮件+知识星球,打造24小时的“带货机器人”,你睡觉它还在说话。
这都不是未来,是现在。
你不搞这些,不代表时代等你。
你累死累活一单一单谈,别人已经让系统自己去谈了。
你坐在电脑前焦虑没内容发,别人早就一口气生成了30条,把4月的社群文案都排好了队。
你看着粉丝一个个跑,别人后台挂着一个精准推荐系统,用户看完A文案自动推B产品。
这不叫聪明?这叫让自己不再只是“一双手”。
你要是还在走“多干一点、多做一点、熬出头”的路线,那我劝你趁早停下来喝口茶,好好想想——
你这个“熬”,到底是在向上爬,
还是在原地打磨一条不会通向自由的跑道?
技术杠杆的本质是什么?
我告诉你四个字:替你出力。
你可以不懂代码、不搞开发,但你起码得有这个意识:
未来属于那些能把“人力”变成“系统”、
把“个人经验”变成“可复制流程”的人。
别把自己榨干了,还在原地循环。
咱不是反对努力,咱是反对只有努力。
你想搞清楚“如何从一个辛苦挣钱的人,变成一个轻盈盈利的人”?
你不用成为马云,你只要知道:
从今天开始,
你做的每一件事,能不能记录下来?能不能模块化?能不能变成别人可以复制的系统?
能,那你就在构建自己的技术杠杆。
不能,那你就是在单打独斗,一旦你停,生意就停。
这不是吓你,这是提醒你。
咱们这代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以为互联网是个热闹场,其实它是个杠杆场。
谁先搭好系统,谁就先轻松。
最后,记住一句话送给还在一个人扛活儿的你:
努力是必须的,
但只靠努力,就是你在替别人搭他们的系统。
你要是不想一辈子只是个螺丝钉,就从今天开始学着用工具,不是“提高效率”,而是脱离时间的牢笼。
行了,说完了,哥今天不吵不骂,就劝一句:
别再瞎忙了,
你得学会让“你自己”变成一个自动运转的生意机器。
发表评论: